伤残人士进入天国 复康宣教新挑战


(左至右)邝伟衡、郭鸿标、洪雪良、陈玉麟
 

六个教会团体4月6日假沙田路德会梁钜 小学联合举办“关怀伤残人士研讨会暨布道会”,题为“他们也是进天国的人──复康宣教的新挑战”。在研讨会上,三名讲员分别从神学、差传及社会的角度看复康宣教的挑战。

从神学角度看

建道神学院讲师郭鸿标牧师坦言,过去甚少人注意伤残人士神学,一般认为伤残是神对人犯罪的惩罚,或是试炼、学习的功课;也有人认为伤残是不完美的,及一种障碍。

郭牧师列举没有双臂的施密特牧师及没有四肢的力克.胡哲为例,首先说,施密特牧师相信身心残障或健全的人基本上都一样,有其限制及天赋才能;而力克则认为人生并不因生理障碍而有所限制,若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就是限制神在人身上的作为。二人冲破身体的障碍,投身宣教,这是复康宣教的好例子。

他认为,基督徒不应随便推论伤残与罪恶报应有关,应尊重伤残人士,让他们参与教会。虽然伤残未必有复原的机会,但伤残人士仍然有得救的 望,因此教会应关心伤残人士灵魂的需要,了解和体谅他们内心的矛盾,让神的爱医治心灵创伤。

从差传角度看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总干事洪雪良博士从差传角度剖析复康宣教的挑战。他说,宣教是神交托教会的使命,为要传扬福音、培育门徒、建立教会。而差传则是超越自身的文化范围(跨文化),到未闻福音的群体中宣教。他提出,手语亦属跨文化的平台,习惯以口语为沟通媒介的基督徒需要学习手语这新的方式,向有需要人士传福音。

虽然香港社会现存福利制度照顾伤残人士,但依然奉行怜悯、同情等人道主义理念,在激发或赋予残障者自助方面未能达标。他批评,香港教会并未注目于有关方面,全港仅有一两间教会设有手语翻译;而根据2008年的统计,香港有一项或多项残疾的人士却有30多万。洪博士认为,复康宣教的新挑战在于对伤残人士的生活、文化认知不足,需要福音的伤残人士众多,投身复康宣教的人却很少。虽然身体上的残障未必能够复原,但可借着耶稣基督得救,转化生命,使人明白人生意义方。

他认为,不但要向伤残人士传福音,更盼望伤残人士经转化后成为福音使者,向他人传福音。教会的使命是要完成基督的托付,向全人类传扬整全的福音,故此福音的对象不应有所偏好或选择,信徒要学习跨文化宣教。

从社会现象看

精神科医生陈玉麟详细解释复康的定义,包括接受疾病带来的障碍,因应障碍调整或修改梦想及抱负,并对挫折失败有所准备。除了病情上希望达至最佳的康复外,复康的目标还包括达至最大的社区融合、最高的生活质素等。

社会对残障的定义日渐广泛,不但有生理方面,陈医生指近年心理或精神残障问题亦日渐增多,例如抑郁症、上网或赌博成瘾等。由于部分精神或心理病征不明显,导致隐蔽残障人士的出现。在治疗专门化下,每项专业的团队只照顾其中一小部分,容易忽略病者的整体健康。坊间另类疗法越来越多,当中不乏异端以此吸引病者加入,教会应警醒以防异端借此抢羊。

陈医生表示,对病者的身、心、社、灵四者皆兼顾,才能达至全人复康,这便是复康宣教的挑战。

六个教会团体联合举行

在三名讲员的分享之后,灵实协会社区福音事工主任周家成牧师在研讨会上简介“笑疗法”,而路德会启聋学校许加恩主任简述手语的发展,最后由香港聋人基督教会邵沛荣牧师分享见证。伤健布道会及才艺表演于当日下午同场举行。

是次活动由多个单位联合举行,主办单位包括基督教爱协团契、基督教灵实协会、香港路德会九龙聋哑堂、回声谷伤健福音协会、爱加倍国际爱聋协会及基督教牧邻教会等。

(特约记者许丽仪报道)

数据资料︰
本港残疾人口︰361,300人(来源︰香港统计月刊2009年出版) ,占全港人口5.2%

统计报告涵盖的残疾类别︰(一)身体活动能力受限制;(二)视觉有困难;(三)听觉有困难;(四)言语能力有困难;(五)精神病/情绪病;(六)自闭症;(七)特殊学习困难;及(八)注意力不足/过度活跃症。

本港首届伤残福音事工研讨会于2008年5月举行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一个牧师如何走进支持“同性婚姻”的阵营

07/04/2013 – 27 尼散月 5773
  他宣扬慈爱与恩典,受人爱戴,但一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