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了Facebook

 

假如没有了Facebook,你会……

神学生Shelley︰“没有问题,我在FB只是看别人的内容,假如没有了,不过是少了一个渠道了解大众的声音。”

中年姊妹Mabel︰“有些旧朋友是在FB重新联系上的,到现在也没有他们的其他联络方式,假如FB突然没有了,我会后悔以前没有要他们的电话。”

八十后Zoe︰“我主要使用FB做福音工作,和联系国外的弟兄姊妹,对FB确实有点依赖。所以我早为FB突然消失作了心理准备,还想过要抄下联络资料,将文章和照片都存盘,但到现在还没这样做。因此,假如FB突然消失,我只能祈祷。”

社交网络已成为港人的生活一部分,有没有想过我们对FB的依赖程度有多深?怎能既善用FB,又不会被FB主导我们的生活?

中年牧者为群羊学用FB

五十多岁的五旬节圣洁会屯门堂主任牧师陈玉珍,本身对FB没兴趣,但为牧养群羊,每天都会在乘车的空闲时间上FB,希望能多了解会友的生活。

“平日大家都忙,牧者忙,会友又忙,FB可以让我常常留意他们平日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前必须通电话才知道。”

她很欣赏教会的一个老人家,为了与家人沟通,努力学用智能手机,又善用FB说些鼓励别人的说话,自己的生活也很丰富。

为与时并进,一年前开设FB帐户,到现在她都是静态的使用者,很少发布资讯,大部分时间都是看别人的资讯。“他们喜欢张贴饮食的照片,街上看见什么有趣,就拍照片,放上FB。我却不太爱吃东西,没什么可放上去。如果想分享深入的内心想法,FB不是最适合我的渠道。”

如果没有FB,她不会知道一些会友的内心想法,“平时见他们不太开口说话,但在FB会有激烈的语句宣 情绪。”但她也发现有些人在FB更自然地表达对家人的爱。FB帮助她加深对会友的认识,懂得如何为他们的需要祈祷。

假如没有了FB,对她有重大的影响吗?她立时说︰“其实Whatsapp更好,又快又直接。”那么假如没有了网络呢?她说,可能开始时不习惯,毕竟曾花时间才适应这个新媒体,但FB一直没有取替面对面接触的牧养方式,所以对她不会有大的影响。

有过千FB“朋友”的牧者

四十多岁的林家贤(Nelson),在中华基督教会沙田堂担任传道人、区牧,牧养百多人,包括职青和年轻夫妇。

对Nelson而言,FB是一个可随时随地使用的社交工具。好处是就算别人发表了东西,你可以有空间思考、研究一番才回复,所以这种不用即时互动的沟通,完全可以迁就自己的时间,却能同时了解多人近况,这种方便非过往的即时通讯软件能提供。

FB对Nelson的教会服待和牧养都有不少的帮助。每周他会发表一篇“牧讯”,透过综合信仰和生活的一些反省,用文字牧养弟兄姊妹。另外他又不时回应弟兄姊妹的发表。事奉繁重,Nelson要带领十多个小组,每个星期只能参与一、两个小组,故未能贴身接触所有人,但透过FB他们就可以互相联系。早前,有一姊妹在FB上表达生活上某些不愉快,Nelson就回应自己也曾有相似经历,姊妹看后感到大家有所共鸣,顿时开心起来,关系拉近不少。Nelson也会运用FB的不同功能,例如︰建立一个事件(event)来邀请弟兄姊妹参加教会祈祷会、发表问题来收集对教会的意见、建立牧区和小组专页来发放不同消息等等。

当被问到,如果FB突然消失,会否影响其教会生活和服待时,Nelson坦然承认︰“的确需要时间适应,始终大家都习惯这种沟通模式。但还原基本步也并无不可。”他更提出,没有FB或许更好,可让人重拾更多真实的沟通。“FB看似很容易将人连结,但当你在教会再遇上那位‘朋友’时,莫名的陌生感一涌而至,令一声“嗨”都变得难以开口。”

原来FB上有多少的沟通,其实都不算什么。Nelson忆述最近的一个经历︰“我在咖啡室重遇一个从小牧养但多年不见的青年小羊。之前从FB得知他刚从国外毕业回港,也有跟他通讯几句;但那刻四目交投,其实都认出彼此,却连招呼都没有,就此擦身而过。那刻我才醒觉,本以为网上的数句鼓励可重新拉近距离,但回到现实,却是另一世界。”在FB有一千多位“朋友”的Nelson,回想那刻自己并没有主动问好,认为需要好好思考自己是否都已被这种虚无的社交风气影响人际关系。

Nelson知道有些牧者为了避免面对公开讨论和批评,而拒绝使用社交平台,但他认为作为牧者,可藉FB聆听更多人的看法和意见。Nelson又认为牧者可多利用FB协助服侍,但它只能帮助牧者在紧拙的时间内关心更多的人,绝不能取替面对面的牧养工作。所以他仍争取和弟兄姊妹有更多直接的交流,因为牧养涉及辅导和祷告,这在FB较难进行。所以他认为牧者要更多的“道成肉身”在群羊中间,利用社交平台时要点到即止,莫成为“虚拟牧者”。

FB反映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中大社会系讲师刘绍麟博士几年前开设FB帐户,当时纯粹为观看朋友和教会活动的照片,直至两年前城中就某个政治话题闹得热烘烘,为了解人们的想法,才多上FB。“Blog或discussion forum将话题分门别类,Facebook却不是这样的,而从Facebook我可以很快掌握到人对事件的反应,是一般性的,不深入。”

虽然在FB可以自由地高谈阔论,但他不认为FB提供讨论空间,促使人们对彼此观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于意见与自己不同的人,我不会出声,如果出声,就是踩场,摆出开战的姿态。但对于意见与自己相同的人,我不会出声,没什么可说。”他的学生甚至以“搏斗”来形容自己在FB表达意见的行为。

他发现身边的人对FB有过度的倚赖,将生活大小事都在FB公开。“很有趣,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与坐在附近的同学什么都聊,但都不是内心的东西。”他推想可能因为生活苦闷之故,而内心又有强烈的沟通渴望。他认为一些人对FB的依赖,显示渴求别人关注他,同时又不想让别人走进他的内心,这反映现代城市人模 两可的精神状况。

比不上天父的天罗地网

八十后Zoe在访问后补充说︰“FB是一个很强的网络,让人与人的连系很方便,可是我相信天父的天罗地网是更强的,就算没有了FB,我也不怕跟人联络不上,因为天父的天罗地网比任何的网络更强,而且覆蓋更广!真需要联络的人, 自然会把我们联系上。”

(记者王希雨、谭镇浩报道)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从比喻捆绑,到语言更新,至教会复兴

28/01/2013 – 17 细罢特月 5773
  虽然不同的信仰群体会有共通的常用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