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那不曾被触动的

 

妇人病了,三天也没有吃饭
 

孩子为自己及年幼的孩子洗衣
 

晨曦学校的孩子
 

在印度教社区开布道会后,为村民祝福祷告
 
 
 

印度乡间泥路上有两双足印,一双是印度贫民的脚印,另一双是我的鞋印。

文、图◎郑如书
禧福学院四年级学生

我们只要一口饭

我们跟着村民,逐家探访,眼前是用椰子叶搭成的茅屋,室内陈设简陋,村民就睡在泥地上,假如当天不用挨饿,就已经值得感恩。

在另一条村里,所有村民四出寻捕老鼠、蛇及青蛙,预备拿来做当天的晚餐。小屋门前躺着一位年青妇女,还有个一丝不挂的孩子卧在身边。原本强壮的她病倒了,已三天无法动弹,眼中盛着泪水,强忍关节的痛楚。

以上只是印度每天都出现数百万次的场景当中的两幕。天父带领我与同学及导师身历其境,在为期两星期于印度东岸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的短宣探访中,进入另一个世界。

我们没有父母,但我们有家

当我们的车子徐徐驶近晨曦儿童之家,传入耳中的是强劲的节拍和欢迎的呐喊之声。104个孩子展露著笑容,似是告诉我们天父的爱可以弥补他们在人间失去父母的遗憾。这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我四岁已经来到这里,现在准备考护士了,请为我祷告。”眼前这个清秀的女孩和其他几位年纪相若的青年人,正熟练地照顾其他较年幼的孩子。小孩子也没闲著,有的用尽自己的体重压下水泵打水,然后蹲在旁边搓洗大家的衣服。旁边几个小朋友,抬着一捆捆比自己身型还要大的枯柴经过,赶着预备烧饭。他们工作虽然吃力,脸上却满是笑容,或许早已习惯彼此合作,分工服侍的生活。

这里没有电玩,也没有陀螺,小朋友却可享有香港小朋友没有的特权,赤脚在宿舍前院的泥地尽情嬉戏!他们创意迸发,用最简单的规则及材料自创各式游戏,从中找到极大的满足。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家。

恩典使我们脱离贫穷的咒诅

屋外下著微雨。亚当牧师指著晨曦学校破损的屋顶,心里感叹无奈。若要说无奈,这所学校设备的简陋,会令香港人感到更多的无奈──没有足够的桌椅,部分学生要席地而坐,甚至连基本的电灯也欠奉,更别说雨天,不同班别的学生,只能挤在仅有的几个屋顶没有破洞的课室里上课。但是,他们的学习,可一点也不比香港逊色!他们在此有正统的英语训练,这样他们才有机会脱离弱势的社会地位,突破身份标签的桎梏。每一次我们进到教室,他们都以雄壮的声线喊著︰“Good morning, Sir!”仿佛都在告诉我们,他们正在享受和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并向着光明的未来进发。

因为他也受过我们的苦难

孤儿院创办人亚当牧师自幼贫穷,曾因无力支付学费,要中途辍学改当杂工;又为著坚守信仰,甘愿放弃印度教学校提供的各项资助。结果神高举他,并呼召他服侍被遗弃的一群。

我们进入别人的苦难,就能进入他们的生命。“我曾经鼓起勇气去到印度教徒中间,希望可以领回一个妇人的遗体,用基督教仪式安葬她。”结果他如愿以偿,因为众人都认得出他是寡妇在生时在社区中惟一曾接济她的人。也因着他的生命见证,我们才能进入抗拒基督徒的印度教社区探访,应邀为他们祝福祷告。我们甚至能在印度教社区里开布道会,带领人决志归主。

竟有人派米给那群Shudra!

传扬基督的名声,不一定要办布道会或大事铺张。只要有信徒怜悯孤苦贫穷的人,其他人便都看在眼内。有一次我们送了些白米给一群靠行乞为生,住在河边帐篷中的居民,略为解救他们燃眉之急。消息此后不胫而走,不但在社区中广泛流传,连卖米的也加倍落力地宣扬,最后还是一位印度教徒将此事传回亚当牧师耳中的。

“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那完全是一次意外,我们原来只希望居民能吃一餐饱饭,谁料因为接触了他们眼中不可接触的“贱民”,竟然具体地让他们经历到耶稣的爱,在教会与社区之间建立了桥梁,成为我们在社区中传扬福音的契机。在印度期间,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穿梭在不同的贫穷人中间──探访了一个寡妇,她带着染有脑疾的孩子过活,还要随时抵御同村印度教徒的骚扰;探访了被大火烧毁家园的灾民,他们长期栖身在临时搭起的茅屋里;探访了一个瞎眼的妇人,她住在河边,饿得只顾伸手在我们袋中找食物;还有一群住在河边帐篷中的居民,他们以行乞为生。每接触一个人,我们就代表耶稣进入这个人的困境,与他一同哀哭。

我的生命只值60卢比

短宣途中有同学发生了一次小意外,我便陪这位同学去看医生。医院里空空的只坐着寥寥数人,于是我想起自己在探访中遇见过许许多多患病的面孔,为何这里就不见他们的踪影?牧师说︰“印度每月折合港币十多元的社会援助,给他们过活都不够,哪里还有钱来看病?”

因此,他们不是没有药物,不是缺乏设备,只是人命太贱,到了危急关头,人们才会勉强拼凑60卢比(约港币十元)去医院求诊,这也是许多女人要守寡的原因。有孩子的寡妇,成功改嫁的机会更近乎零,于是便陷入连环悲剧。我们也懂得“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更不若授之鱼 ”的道理,问题是在这个根深柢固的社会制度下,我们只能选择做或不做。

“你好白啊!”

这是朋友在Facebook中的留言,但出现在我档案照片中的另一位印度小朋友,于昏暗的灯光下却几乎看不见脸容。其实去印度之前,我对他们的需要岂非同样视而不见?在香港劳碌的生活中,我们可曾驻下脚,聆听一下远方的呼唤,细想一下他们的处境,然后送上一杯凉水?

有时候,埋首于许多的神学钻研,所得启发可能及不上一次短宣。有时候,我们在最无助者的眼神中,反而看到耶稣基督。有时候,我们渴慕圣灵的同在,而圣灵却早在贫穷人当中等待着虔诚的信徒︰“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

————————————

“晨曦儿童之家”(Dayspring Children’s Home, www.dayspring.org.in )成立于1990年,由亚当与以利雅.桑德普迪牧师(Adam and Eliah Sandepudi)收容火车站约廿位街童开始。1992年他们有机会认识一位在香港服侍的美国宣教士,才开始得到海外的资助。香港“印度之友”(Friends of India, www.foi.org.hk )于1997年成立,现为他们的主力支援单位。

————————————

印度的种姓制度(Caste System)将人分成四种阶级,还有不入流的贱民(Shudra)。传统上不同阶级的人不能互相往来通婚,社会地位、语言、信仰等行为也受这种世袭的阶级规范。虽然印度独立后已立法废除这制度,但观念仍深植人心。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男人兴起系列(十)男士宣教︰从跨越到超越

27/11/2010 – 20 基斯流月 5771
(美术图片)   文◎纪治兴全港教会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