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那不曾被觸動的

 

婦人病了,三天也沒有吃飯
 

孩子為自己及年幼的孩子洗衣
 

晨曦學校的孩子
 

在印度教社區開布道會後,為村民祝福禱告
 
 
 

印度鄉間泥路上有兩雙足印,一雙是印度貧民的腳印,另一雙是我的鞋印。

文、圖◎鄭如書
禧福學院四年級學生

我們只要一口飯

我們跟著村民,逐家探訪,眼前是用椰子葉搭成的茅屋,室內陳設簡陋,村民就睡在泥地上,假如當天不用挨餓,就已經值得感恩。

在另一條村裡,所有村民四出尋捕老鼠、蛇及青蛙,預備拿來做當天的晚餐。小屋門前躺著一位年青婦女,還有個一絲不掛的孩子臥在身邊。原本強壯的她病倒了,已三天無法動彈,眼中盛著淚水,強忍關節的痛楚。

以上只是印度每天都出現數百萬次的場景當中的兩幕。天父帶領我與同學及導師身歷其境,在為期兩星期於印度東岸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的短宣探訪中,進入另一個世界。

我們沒有父母,但我們有家

當我們的車子徐徐駛近晨曦兒童之家,傳入耳中的是強勁的節拍和歡迎的吶喊之聲。104個孩子展露著笑容,似是告訴我們天父的愛可以彌補他們在人間失去父母的遺憾。這裡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我四歲已經來到這裡,現在準備考護士了,請為我禱告。」眼前這個清秀的女孩和其他幾位年紀相若的青年人,正熟練地照顧其他較年幼的孩子。小孩子也沒閒著,有的用盡自己的體重壓下水泵打水,然後蹲在旁邊搓洗大家的衣服。旁邊幾個小朋友,抬著一捆捆比自己身型還要大的枯柴經過,趕著預備燒飯。他們工作雖然吃力,臉上卻滿是笑容,或許早已習慣彼此合作,分工服侍的生活。

這裡沒有電玩,也沒有陀螺,小朋友卻可享有香港小朋友沒有的特權,赤腳在宿舍前院的泥地盡情嬉戲!他們創意迸發,用最簡單的規則及材料自創各式遊戲,從中找到極大的滿足。因為,這就是他們的家。

恩典使我們脫離貧窮的咒詛

屋外下著微雨。亞當牧師指著晨曦學校破損的屋頂,心裡感歎無奈。若要說無奈,這所學校設備的簡陋,會令香港人感到更多的無奈──沒有足夠的桌椅,部分學生要席地而坐,甚至連基本的電燈也欠奉,更別說雨天,不同班別的學生,只能擠在僅有的幾個屋頂沒有破洞的課室裡上課。但是,他們的學習,可一點也不比香港遜色!他們在此有正統的英語訓練,這樣他們才有機會脫離弱勢的社會地位,突破身份標籤的桎梏。每一次我們進到教室,他們都以雄壯的聲線喊著︰「Good morning, Sir!」彷彿都在告訴我們,他們正在享受和珍惜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並向著光明的未來進發。

因為他也受過我們的苦難

孤兒院創辦人亞當牧師自幼貧窮,曾因無力支付學費,要中途輟學改當雜工;又為著堅守信仰,甘願放棄印度教學校提供的各項資助。結果神高舉他,並呼召他服侍被遺棄的一群。

我們進入別人的苦難,就能進入他們的生命。「我曾經鼓起勇氣去到印度教徒中間,希望可以領回一個婦人的遺體,用基督教儀式安葬她。」結果他如願以償,因為眾人都認得出他是寡婦在生時在社區中惟一曾接濟她的人。也因著他的生命見證,我們才能進入抗拒基督徒的印度教社區探訪,應邀為他們祝福禱告。我們甚至能在印度教社區裡開布道會,帶領人決志歸主。

竟有人派米給那群Shudra!

傳揚基督的名聲,不一定要辦布道會或大事鋪張。只要有信徒憐憫孤苦貧窮的人,其他人便都看在眼內。有一次我們送了些白米給一群靠行乞為生,住在河邊帳篷中的居民,略為解救他們燃眉之急。消息此後不脛而走,不但在社區中廣泛流傳,連賣米的也加倍落力地宣揚,最後還是一位印度教徒將此事傳回亞當牧師耳中的。

「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那完全是一次意外,我們原來只希望居民能吃一餐飽飯,誰料因為接觸了他們眼中不可接觸的「賤民」,竟然具體地讓他們經歷到耶穌的愛,在教會與社區之間建立了橋樑,成為我們在社區中傳揚福音的契機。在印度期間,我們大部分時間都穿梭在不同的貧窮人中間──探訪了一個寡婦,她帶著染有腦疾的孩子過活,還要隨時抵禦同村印度教徒的騷擾;探訪了被大火燒燬家園的災民,他們長期棲身在臨時搭起的茅屋裡;探訪了一個瞎眼的婦人,她住在河邊,餓得只顧伸手在我們袋中找食物;還有一群住在河邊帳篷中的居民,他們以行乞為生。每接觸一個人,我們就代表耶穌進入這個人的困境,與他一同哀哭。

我的生命只值60盧比

短宣途中有同學發生了一次小意外,我便陪這位同學去看醫生。醫院裡空空的只坐著寥寥數人,於是我想起自己在探訪中遇見過許許多多患病的面孔,為何這裡就不見他們的蹤影?牧師說︰「印度每月折合港幣十多元的社會援助,給他們過活都不夠,哪裡還有錢來看病?」

因此,他們不是沒有藥物,不是缺乏設備,只是人命太賤,到了危急關頭,人們才會勉強拼湊60盧比(約港幣十元)去醫院求診,這也是許多女人要守寡的原因。有孩子的寡婦,成功改嫁的機會更近乎零,於是便陷入連環悲劇。我們也懂得「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更不若授之魚 」的道理,問題是在這個根深柢固的社會制度下,我們只能選擇做或不做。

「你好白啊!」

這是朋友在Facebook中的留言,但出現在我檔案照片中的另一位印度小朋友,於昏暗的燈光下卻幾乎看不見臉容。其實去印度之前,我對他們的需要豈非同樣視而不見?在香港勞碌的生活中,我們可曾駐下腳,聆聽一下遠方的呼喚,細想一下他們的處境,然後送上一杯涼水?

有時候,埋首於許多的神學鑽研,所得啟發可能及不上一次短宣。有時候,我們在最無助者的眼神中,反而看到耶穌基督。有時候,我們渴慕聖靈的同在,而聖靈卻早在貧窮人當中等待著虔誠的信徒︰「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

————————————

「晨曦兒童之家」(Dayspring Children』s Home, www.dayspring.org.in )成立於1990年,由亞當與以利雅.桑德普迪牧師(Adam and Eliah Sandepudi)收容火車站約廿位街童開始。1992年他們有機會認識一位在香港服侍的美國宣教士,才開始得到海外的資助。香港「印度之友」(Friends of India, www.foi.org.hk )於1997年成立,現為他們的主力支援單位。

————————————

印度的種姓制度(Caste System)將人分成四種階級,還有不入流的賤民(Shudra)。傳統上不同階級的人不能互相往來通婚,社會地位、語言、信仰等行為也受這種世襲的階級規範。雖然印度獨立後已立法廢除這制度,但觀念仍深植人心。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男人興起系列(十)男士宣教︰從跨越到超越

27/11/2010 – 20 基斯流月 5771
(美術圖片)   文◎紀治興全港教會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