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来华百年前后


John Mott
 

黄濠光

本期排版之日是九月四日,是马礼逊来华二百周年的正日。本栏回顾基督教在华的二百年历史,已经过了一半。1907年百年纪念,上海举行了第四次宣教士全国会议,前三次分别是1843年在香港、1877年及1890年在上海。

香港于1842年成为英国殖民地,翌年举行第一次宣教士会议,当时在华宣教士及信徒不多,但决定组成“委办译本委员会”,重译圣经。同年,宣教工作在上海开始。第二至第四次全国会议提供了一些数字,足见福音工作在华大幅拓展。

年份,宣教团体,西教士,华人同工,宣教总站,宣教分站,信主人数
1877,29,473,750,91,511,13,035
1890,41,1296,1657,不详,不详,37,287
1907,63,3445,9904,632,4470,178,251
资料来源︰台雅各CD《基督教来华史》,月历《莫忘中华2007》

《国语和合译本》问世
头一百年,一些主要差会各自翻译圣经,出现不同的版本。1890年的第三次宣教士会议决定出版一本全国通用的中文圣经,由英国圣经公会、苏格兰圣经公会和美国圣经公会牵头,选派英国、美国和德国宣教士等,和衷合作译出获多方接受的译本。这三个委员会,各自负责翻译《官话和合本》、《浅文理和合译本》及《文理和合译本》。

《浅文理和合译本》于1904年出版新约。《文理和合译本》于1907年出版新约,于1919年出版旧约。1906年,官话和合本的翻译工作完成了新约;1919年,旧约的翻译工作完成。在1919年正式出版时,圣经译本名为《国语和合译本》,从此就成了现今大多数华人教会采用的《和合本圣经》。

和合本的问世刚好赶上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同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翻译著作,对中国白话文的普及和发展都起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根据许正林的《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几乎所有的现代著名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如鲁迅、郑振铎、茅盾、许地山、王统照、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冰心、闻一多、徐志摩、巴金、老舍、曹禺等,都在自己的著作中引证、评述或介绍过圣经文学。”

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
在二十世纪初,美国有一名重要的教会领袖,名叫穆德(John Mott),他带领着普世教会的学生、宣教和合一等运动。穆德为了中国学生与教会,先后九次访华,每一次都安排与学生见面互动,十分了解中国学生的变化与需要。为了唤起全世界对中国学生的重视,穆德支持在中国举行第十一届的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大会。他当时已体认到中国“五四运动”所引起的反帝国主义和反教氛围正在加温,希望借此大会为中国教会打气。会议从1922年四日四日开幕至八日闭幕,穆德亲自来华主持大会,参加者有来自卅二个国家的146名代表,加上中国的五百五十余名代表,共有七百多人。大会的标语是“天下一家”,主题是“基督教与世界改造”,分六个专题讨论︰国际与种族问题、基督教与社会及实业之改造、如何向现代学生宣传基督教、学校生活之基督教化、学生在教会中的责任、怎样强化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结果弄巧成拙,这次大会成了点燃非基督教运动的导火线,非基督教很快从清华、上海的学生运动演变成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延续达六年。

虽然反教浪潮汹涌,中国社会动荡,但福音继续传开,以下是1922年及1949年的一些数字比较︰

年份,外籍宣教士,中国基督徒人口
1922,6,204,366,524
1949,4,091,八十万
资料来源︰月历《莫忘中华2007》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学会发笑

07/09/2007 – 24 以禄月 5767
  文/华理克(Rick War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