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恩神学的观点思考客家宣教策略

钟妃美

廿世纪初,五旬节/灵恩运动教派教会大幅度增长,其情况与传统教派的衰退成对比,引起教会界对五旬节/灵恩运动教派的神学思想作一番研究。因此带动整个教会界灵恩运动的风潮,五旬节更新运动就如野火般四处蔓延,遍及全球五大洲各大宗派间,甚至包括天主教在内。
台湾也有些教会模仿或学习五旬节/灵恩运动教派的神学思想或经验,试图将教会转型。 有的转型成央A为教会带来复兴和生气,使教会成倍数增长;但也有的非但未转型成央A反而造成分裂,使弟兄姊妹闻“灵恩”色变。
到底一个教会在追求增长时,是否必须与“灵恩”沾上边,还是应远远避开呢?本文就从“灵恩神学”的角度来探讨,并为著2005年开始起跑的客家10年倍加运动,思考何种宣教策略最适合客家族群,使主全备的福音能被述说得清楚,将一个人完全带领至主面前成为主的门徒,共同为普世宣教大使命努力,更能带领教会在质与量上都得着增长,使主名得荣耀。
客家宣教策略之思考
在台湾宣教史中,客家宣教一直是长久以来被忽略的一环,以致客家人信主的比率极低。 但感谢主的是,这几年来,主兴起不少爱主且爱客家的客家或非客家牧者、传道人和弟兄姊妹,投入这艰辛又深具挑战的工场。二○○五年起跑的客家10年倍加运动,就是起源于客家宣教神学院温院长所领受的异象,结合各宗派的力量,为得着客家这未得之地而做的努力。
我们常听说“客庄是块福音的硬土”,一般人常不加思索就全盘接受这个观念,但根据教会界夏忠坚牧师1983年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意“基督教是外国人的宗教,不适合中国人”的有65.7%;同意“基督教是相当文雅高尚的宗教”的有60.2%;更有16.7% 的人明白表示如果有选择的机会将考虑要信基督教。这些统计资料显示︰客家人虽然伦理观念、社会观念上倾向保守,但在宗教信仰上,却有更开明的倾向。虽然是20年前做的调查,由于客家族群生性保守,在许多事上通常不易呈现大幅度的变化,夏牧师的问卷调查仍有参考价值。
从“灵洗”的角度来思考
客家人有相当强烈的权威性性格,根据夏忠坚牧师的问卷调查,对“父亲是一家之主家里的事应由他来决定”有72.0%的人同意;对“丈夫应该劝太太听从婆婆”有77.1%的人同意;对“和年长的人讨论事情应该多听少说”有84.7%的人同意。这可看出,客家人较易向长辈、父母、族长折服。客家人的这种性格,使客家人对在上掌权者和各项要求规定,通常会遵守顺服,所以不论是二次恩典论或重生与灵洗同时论,对客家人来说,较不会造成冲击。反而是客家人的这种性格,在客家宣教上是一大利器,假若能先得着族长、家长,就有可能在群体归主的原则下,得着全家全族归主,也就可以期盼教会得着快速增长。
从“方言”的角度来思考
第一波认为“说方言”是灵洗的证明,此点过份高抬灵洗经验,贬低了重生的角色,并且缩小圣灵恩赐的范围,以致引起许多争议。 至第二波、第三波时就不再刻意强调方言,而将方言视为诸多恩赐中之一种,认为方言是敬拜赞美及祷告的语言,并且鼓励信徒追求拥有这种恩赐。
若将这种理念应用至客家宣教,我们是否可将客家话视为一种“方言”,也就是一种恩赐,并鼓励信徒追求呢?这在无形中提升母语客家话的地位,但势必引起神学上诸多讨论,尤其是那些认为“方言”仅只于使徒时代的学者们。但若宣教的目的是“将福音传到地极”,就该用诸般的智慧来传扬(西一28)。假若一个人的母语能帮助他更容易明白真理,更能得到他对教会的认同和归属感,不论“方言”的定义为何,使用宣教对像或宣教地区的语言来传福音,是宣教士刻不容缓该努力的目标,更何况我们所讨论的是属于自己族群的母语。传承客语的责任不首先落在投身客家宣教事工的牧者传道人身上,应该落在谁身上? 
从“神迹奇事”的角度来思考
从对客家文化的研究中,可了解客家人对宗教神明的敬奉相当复杂,既崇拜祖先也敬拜鬼神,其他族群供奉的神明凡被认为好的可拜的也被列在其中。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客家人是“敬天”的民族,他们的观念是天地中必有神明存在,只是他们拜错了神。
因着客家人敬天的态度,要从“神迹奇事”的角度来向客家人传福音,其实是很好的切入点;但也正因如此,向客家人传福音所必须面对的异端和属灵争战的挑战远超过预期,大多数投入客家宣教事工者都深有同感。客家宣教士对全备真理的教导就更显得重要,必须带领信徒在至圣真道上得造就,更应教导他们如何倚靠圣灵过圣洁得胜的生活,随时穿上属灵军装准备好抵挡那恶者。
因为台湾客家宣教远远落后其他族群,在思考宣教策略时必须具有全面性和国度性的观念,都市和乡村客家宣教都同等重要,客家老中青三代,甚至包括儿童都是急需福音的宣教对象,我们只有加紧脚步努力,才能将福音广传,遍及每个有客家人居住的角落。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在台湾众教会中,这几年来,增长最快者要算是台北灵粮堂。探其原因,这一切都是神的作为,因在 没有难成的事。我们若从教会历史的角度来探讨,纵观过去二千年教会历史中,举凡教会大幅度增长几乎都与“灵恩”有关,台北灵粮堂也是当今在台湾教会界被视为走“灵恩派”路线或近似“灵恩派”的教会。 灵粮堂在敬拜赞美上强调有活力的敬拜,与“灵恩派”模式十分接近;在祷告上鼓励信徒以方言祷告,甚至教导信徒如何用方言祷告,但并未主张方言是灵洗的证明;在神迹奇事上十分重视权能事奉,常举办权能布道与权能医治,因此,信徒经历神迹奇事是常有的事。
客家宣教是否要因台北灵粮堂迅速而又可观的成长,就采取“灵恩”的模式呢?假若要在此深入探讨“灵恩”之正负面影响,这问题又回到三波灵恩运动中,诸子百家众说纷纭的局面。
从台北灵粮堂的海内外植堂原则和植堂步骤,我们可以了解灵粮堂在植堂前必定先确定异象并追求圣灵的带领,实际开拓时亦十分注重团队事奉,后援力量十分雄厚。 植堂的模式是由以都市为中央再拓展至地方,由国内先发展再至国外,由同文化开始再渐次至近文化与跨文化事工,对当地资源也充分运用。
我们可以说灵粮堂的植堂是有计画、有条理地进行,非只一味强调圣灵感动或圣灵带领毫无头绪进展。
依我个人目前在台北灵粮堂实习观察所得,灵粮堂对个人内在灵命的成长十分重视,常针对信徒各种不同的需要提供不同的造就课程。 如果“灵恩”没有正确的真理知识作基础,会使“灵恩”只不过流于表面的火热,信徒若不追求个人灵命的成长,没有分辨诸灵的智慧,反而会给魔鬼留地步,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教会分裂。 灵粮堂在祷告上也常带领信徒做各种祷告操练,使人人深知祷告的重要性,更在背后的代祷上付上极大的代价,全教会就设有廿四小时祷告中心,祷告祭坛的火一直持续在燃烧。
华神周学信牧师在《灵恩神学与历史探讨》一书中所说︰“从别人的成奶冗□ 晶 ㄛO错事,危险乃在于仅仅学习成市G丽的外表,却没有学到真正的实质,而这实质本来就是在成奶妨e的。”
结语
“灵恩”至今仍是备受争议的话题,灵恩运动所强调的“灵恩现象”好坏仍然见仁见智,在客家宣教策略的拟定上也只是个参考,“谨慎行之”才是必须有的态度。 宣教仍应以圣经为依归,以教导“全备的真理”为目的,追求“灵恩”应以基督的爱为出发点,反对者不应一味排斥,赞成者也不应照单全收,若行得对讨主喜悦,必定得着圣灵的启示和带领,教会自然增长。
愿主带领所有客家宣教同工在这“客家10年倍加运动”起跑之际,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更以谦卑的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盼“第四波”灵恩的浪潮来临时,“客家”不再被忽略,“客家复兴”也必在其中。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澳门第二届教师培灵会

16/04/2005 – 7 尼散月 5765
陈瑞汉长老     澳门第二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