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七月节座谈会

 

王武聪牧师︰西洋的万圣鬼节,从怕鬼的祭仪演变至今成了吓鬼、互相戏弄、游行欢乐的儿童节。而台湾每年一到七月鬼节,却出现怕鬼相缠、诸事不宜、敬而远之的心态。其原因何在?乃在西洋人普信基督宗教,认为耶稣的权柄胜于阴间之故。西洋的民俗文化可以圣化,台湾鬼月迷信习俗经由基督教福音的介入,其圣化是可以预期的。因为基督徒不拜神明,更不拜鬼魂,不受“好兄弟”的搅扰,也不怕“好兄弟”,因为我们所拜的神乃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当我们敬拜独一真神,接受耶稣为生命的主,就成为上帝宝贝的儿女, 保守我们平安,更赐我们权柄来斥责邪灵,赶逐恶鬼。“收惊”是教会的专利,当善用这上帝所赋予的权柄。
廖昆田牧师︰七月鬼节的重头戏中元节,旨在普渡众生,这和基督耶稣出生救世的旨意不谋而合,前者出于惧怕敬而远之,后者是白白授予的恩典。因此教会正可借此在中元节时倡导“不免惊有平安”的福音讯息。
刘南芳老师︰在台湾西海岸、以及许多乡镇地区,民间宗教兴盛、家族约束力极大,这些地方都称为传福音的硬土,民间宗教信仰和文化紧密的结合使他们难以改变传统的观念。我们这一代的基督徒应该努力找到福音与文化的接触点,或是向王牧师所说︰传福音要找文化的“切入点”,用百姓听得懂的话讲给他们听,进入他们的思维逻辑,他们就容易接受。
王武聪牧师︰像是九二一大地震,教会在灾区设“收惊”的摊位,以及王牧师现在在教会挂起“收惊”的牌子,都受到民众热烈的回响,因为现代人心中真的没有平安,他们需要安慰、需要有人关心他们,我们用“收惊”的方式为他们祷告、让上帝的爱临到他们,释放他们的恐惧,他们很容易就接受了。
廖昆田牧师︰再举个例子,像民间参加丧事都觉得不吉利,我们在举行追思礼拜之后,用黄色的纸写下圣经的经文让他们代回去,他们心中就得到了安慰,觉得拿着很有平安,又能认识圣经,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刘南芳老师︰所以我们应该联合起来,下次搭台演福音歌仔戏的时候,要在台下瞻@个“收惊”的摊子,再设一个桌子供应“经文”服务乡亲,这样观众就能多多听到福音,并且让我们替他们祷告。

民俗活动也可以福音化
刘南芳老师︰基督教在台湾一直无法广传,福音无法本土化是最大的阻力。以歌仔戏为例,台湾人认为歌仔戏等于民俗信仰,因此唯有把民间宗教与民俗从混淆中厘清,将台湾人的民俗文化观从这种刻板的印象中抽离,且以基督教的福音入替,原本的忠孝节义、或是因果轮回这些宿命思想,我们可以改变、传达“彼此相爱”、“彼此饶恕”…等等圣经的教训,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另一种思维模式、换一种方式来对待生活,福音就很自然的进入他们心中。
廖昆田牧师︰民俗活动其终极目的为“对人的尊重”,中元节当天下午三点全台湾进入千万人祭祀的高潮,教会不能再冷漠坐视,而应积极采取行动,全台如能串联举办行走祈祷或者为枉死者举办基督教式的“平安礼拜”,藉基督教本土化的仪式告慰这些心生惧怕的遗族。并鼓励会友家庭举办“爱宴”邀请非信徒一起“吃平安”。屦 i以分发上书“圣经节”的黄色纸条,以取代民间信仰要“符仔”保平安的习俗。这也是基督徒表明文化立场的好机会。
王武聪牧师︰忠孝路教会大剌剌竖起收惊祈祷的招牌,且大受欢迎,甚至争相走告,证明本土化并不是我们想像中那么难。为福音本土化,教会与其在十二月过圣诞节报平安,到不如在七月鬼节配合台湾民俗活动切入福音,将“上帝爱万人得救,不爱一人沈沦”,提前报耶稣也可以“普渡众生”的佳音。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教会转型赢得基层

28/08/2004 – 11 以禄月 5764
华福会成立廿八年以来,第二届世界华人基层福音会议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