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牧者分享 政治纷争下的证道

 

去年在香港发生的占中事件,对香港的教会,尤其是对牧养青少年的牧者带来极大的冲击。中大崇基神学院教牧事工部于本月中举办之周年牧养研讨会,其中一节论坛以“政治纷争下的证道”为题,邀得何志涤牧师、吴宗文牧师、陈恩明牧师主讲,刘进图先生作回应。

何谈到,去年是他在牧会多年以来,面对最大挣扎的一年。占中期间,他曾到“缓冲区”7至10日,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谈。虽然他和他的教会没有就事件公开表态,但他并非无知或冷感。何表示,由于他的教会在年初时已定下讲道主题及圣经章节,故当时没有就占中事件改变讲道内容。

他以三点来回应社会上的争拗︰合一、委身、大使命。首先,合一并不等于统一,对不同意见应该求同存异;第二,信徒要委身在这个时代的香港,认清神的召命;第三,要回应大使命,造就及训练门徒,传递生命,传承下一代。他深信只有神的话才可真正转化香港,并非靠政制或政治力量来改变社会。

吴引用著名神学家格鲁登对系统神学的定义,指出系统神学尝试以整本圣经,对任何问题也提供一个答案。谈到证道与政治的关系,可从教导形式及教导信息两方面讨论。教导形式方面,他认为在主日崇拜的讲坛上,应该较少直接以具体的政治问题作为宣讲的核心,因为眼于时事事件的细节,容易流于表面。当判断一件事是否公义时,若缺乏横面和立体的比较,例如与外国的例子,很容易找错重点。人们应用在占中的圣经和理论,他完全同意,但如何把原则应用在实际情况及为何运用该种手段,他则称有所保留。当遇上社会的议题,要从圣经出发,别要随波俗流,人云亦云。讲坛信息要按时序、生活和社会节奏作为规范。至于教导信息方面,可以多读报章及参考外国例子。他鼓励同工对社会抱有长远负担,认为民主从来不会即时发生,必须循序渐进。

陈以退潮后的海滩来比喻占中过后所曝露的情境,所看到的可能是美丽的宝贝,又可能是一堆垃圾──原来香港人是充满爱国心和正义感。他同时反思到,反对某种权力的同时,会否代表自己正在追求另一种权力?取得权力后会否腐化?他很感恩,在占中近一周年时,有机会让不同意见的人一同来到这讲座,彼此聆听和重整,认为若到今天仍然只是互相对骂和对抗,只会造成更深的撕裂。

他亦指出,若政治的议题涉及一些不能妥协的底线,就像触及沦理和道德的原则,我们便不能轻易地为求息事宁人,说句包容便算。他强调,不能单单因为对事情的了解不深,便拒绝发声,而“应该依照当时自己有限的知识、当时的良知或读经后所得出的立场,作为不能随便妥协的立场。”华人教会有明哲保身的习性,但他会反思自己的信仰与追求更好的社会和国家是否有关系,更期望能感动人而非煽动人去持守真正合乎天国的价值观。

前明报总编辑刘进图在回应时说,虽然三位牧者各有自己的意见和立场,但三人愿意同场交流,他从三人的分享中,看到像家人般的连系,例如吴和全教会曾跪下为香港流泪祷告,又如陈希望大家要谦卑。他看到信望爱比各人的政治分歧更加重要。他提到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七章中,曾五次提出合一,对象是不同背景的门徒,包括政治激进的奋锐党人。期望在今天的香港,基督徒也能以祷告踏出合一的第一步,为相反立场的人祈祷。(记者陈芝华报道)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国度角度] 千里寻孤:新加坡,回家吧!

29/09/2015 – 16 提斯利月 5776
  文@何宝生 我哭了!这些年来,很少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