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福增回顾文革时期 促反思当今政治形势下牧养工作

 

【记者陈淑安报道】8月底,全国人大推出政改方案,交代下届特首普选办法,引起香港社会各界强烈的回响。在当今的政治环境之下,香港前景仍存在迷糊的因素,教会内部亦有不同政见的弟兄姊妹,牧者将如何针对现况提供有效的牧养?

由中大崇基学院神学院主办的第八届周年牧养研讨会,主题为“政治生态转型下的牧养”。研讨会第二天,新任院长刑福增以历史角度分析政治转型下的牧养,列举文革时期中国内地教会领袖回应时政的取向,供与会者思考及参照。

回顾文革时期

他引述一份机密档案称,在文革前期,中国内地有牧者“告发”弟兄姊妹“受宗教毒素很深”、“反动”等等。“我们一般理解的‘牧养’绝不是这样,但在60年代,政治对宗教生活的扭曲到一个地步,牧者竟要将教会内弟兄姊妹的思想、行动‘汇报’给有关单位。”当时的政治转型是民族主义高涨,反西方帝国主义,并且高举共产理想,对全国人民推动全方位的思想控制,宗教界必须在群众运动中表态支持政府。

1948年至1950年期间,中国著名神学家赵紫宸在文章中表示,当基督徒身份与国民身份有张力,需要面对伦理抉择时,若要委曲求全,亦不要灰心丧志,必须留在教会这个“人还可是算为人”的群体。同时,他勉励信徒当把信仰这“宝贝”,藏在“瓦器”之中,存盼望等待时机来到再发挥作用。可惜,赵紫宸后来被批判之时,身边弟兄姊妹却不敢接触他,令他最后连可依傍的小小教会群体都没有。

刑院长又提到另一位当代教会领袖王明道,他以批判态度评论其时的牧者,指他们不信靠神而惧怕人,因而眼目昏迷,甚至犯罪。“他走了一条‘不顺从’的路,结果被判成为‘反革命份子’。”第三位文革前的教会领袖贾玉铭,所写的文章则顺应当时的时势,强调用圣经角度表达政治认为是政治正确的立场,希望妥协能为教会带来一点空间。

“这是中国教会历史上最坏的时候……我们现在的情况肯定不比文革差,却要承认现在是香港最坏的时候。”他认为,无论面对什么历史洪流,教会怎样去守住自我、自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外在环境是恶劣的,教会是否能如赵紫宸所说,仍然是个‘人还可是算为人’的地方?即使人们在外面被伤害,或伤害别人,教会是否仍可以是让人在当中认罪、面对生命的群体?”

“活在不容易做选择的地方,有些东西并不是黑与白的问题,而是有些灰色的地带。”因此刑院长认为当时牧者做判断,面对很多不同的限制,本于对形势理解、良知、信仰而做选择。“历史可能证明某些牧者做错了判断,但我不会否定他们做判断那一刻是真诚的,亦不会因他们所做的判断而否定其价值、人格、信仰。”

总结研讨会︰尊重多元中的合一

刑院长总结两天的研讨会,指出香港教会此时正经历全方位的挑战及冲击,可能是迫使教会作出反省的契机。“的确,客观的形势、政治的生态、大家的看法,那种压迫性是悲观的。”研讨会讲者的共通点,是试图尊重多元中的合一,也肯定张力是必然及必须的。“在悲观中,我们仍然有盼望……”

讲者都表示愿意坚持探索,聆听不同的声音。“这些共识不代表我们有标准答案,但最少大家都愿意反省。”刑院长继续说;“我们都不知道政治形势将如何发展,但教会都明白仍需守护信仰群体的底线。”

纵然对政改及抗争活动的不同看法仍然存在,香港教会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是要去选择生命。“我们要为香港选择怎样的生命,如何定义香港,什么是这地方要守护的价值,是否追求经济至上呢?我们需要更多坦承的分享及交流。50年之后,香港会变成怎样,没有人知道。会成为拥有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还是背靠祖国跟内地同化的直辖市?香港的前途不一定要由教会承担,这也是夸大了教会的责任,但我们却有责任反思,如何在这时代向上主尽忠。”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先寻求神的公义 放弃敌挡以色列的心

18/09/2014 – 23 以禄月 5774
  罢课、和平占中、公民抗命等为的是争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