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但勇敢的圣经“女配角” 专访《夜光》作者


小说《夜光--耶稣家谱女性的冒险旅程》作者程亦君牧师
 

(左)有份为《夜光》撰写序言的汤清基督教文艺奖文艺创作组评判邓建良;(右)程亦君牧师的忠实读者兼丈夫陈正宏牧师
 

图文◎特约记者 天弦

翻开圣经,理解救恩时,许多时候都不其然会将焦点放在救恩计划的主角--耶稣基督身上,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配角”,更遑论身份卑微、生命满有瑕 的“女旦”? 最近在台湾面世的小说《夜光--耶稣家谱女性的冒险旅程》,正以浓浓的戏剧感,将穿梭于旧约和新约、先后出现于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家谱中的五位关键“花旦”︰他玛、喇合、路得、拔示巴和童贞女马利亚,呈现读者眼前,让人以崭新的角度,去细味这些看似耳熟能详却认识不深的圣经人物。

救恩计划在旧约已开始了

说到成书的目的,来自台北的小说作者程亦君牧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娓娓道来︰“……重要的是,要借着这部小说,让人知道上帝的救恩早在旧约历史中开始,在人的自由意志与上帝的拣选下,逐渐成就出来。而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为人,最后钉身十架,死后三天复活,然后升天,将整个救恩计划推向最高峰……并且告诉世人,基督道成肉身的意义,就是救恩能够接纳每个人的不完美,人的价值和尊严,在上帝眼中看为至宝……”

程亦君牧师在中国文化大学和中国福音神学院毕业后,担任资深杂企划编辑、文字创作人、学生工作者、圣经教师等职位多年,对旧约历史尤为熟悉,而且很有负担。“宏观今日的教会,在讲论救恩时甚少提到旧约,但其实旧约的历史,也是现代人的历史,当中有些元素,无论是旧约时代抑或现今世代,都重复出现。”

她于2002年推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藏书票的秘密》(2009年再版时易名为《旧约会说话》),就是将创世记到玛拉基书整部旧约中的救恩计划展陈出来。该作品荣获香港汤清基督教文艺奖文艺创作组年奖,今年由新加坡远东福音广播改为广播剧。

五位不完美的女性

首部作品诞生后,程牧师再接再厉,开始酝酿创作另一部作品。这次她打算改以马太福音为写作的基础,阐述基督如何道成肉身,成就救恩,讵料一晃眼就是十年。

她本来构思以“马太福音”的作者为故事的主轴,但后来发觉史料不足,实在很“难写”,遂改变初衷,以马太福音第一章记载的耶稣家谱四位女祖先,以及耶稣的生母童贞女马利亚为主要骨干。五位女性在同一卷福音书内出现的情况,是其他福音书没有的。

五位女角在耶稣家谱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如下︰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犹大……犹大从他玛氏生法勒斯……希勒斯是撒门的祖先……撒门从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从路得氏生俄备得……俄备得是大卫王的祖父……大卫王从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生所罗门……是童贞女马利亚丈夫约瑟的祖先。

据程牧师所说,其实马利亚也可能是大卫王的后代,只是圣经没有明言。“旧约提到拔示巴除了生所罗门王外,还有其他孩子,其中一个叫做拿单,是所罗门的哥哥。从一些释经资料推断,马利亚可能是拿单的后裔……由于相隔了许多代,因此不能说她与约瑟的缔结是乱伦。”

在程牧师的笔下,这五位女性虽然来自不同年代,处境亦不尽相同,不过她们某些人性特质,以及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所有的心态,却甚有普世性和正面的启发。例如约书亚记中的妓女喇合,因认识耶和华的作为,便决定鼓起勇气,站在正义的一方,冒险在兵荒马乱中协助约书亚的探子离开耶利哥城。摩押女子路得在丈夫离世后,要决定跟家婆拿俄米返回夫家伯利恒,抑或回到本国的娘家,结果她毅然说出“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她们的生命虽然都不完美,甚至满有瑕疵,但同时也有着上帝的形象和生命的尊严,她们也表现出无比的勇气,去为生命奋斗……我们现在看来,一切已成定局,但她们当时可什么都不知道,要凭勇气去为前面的人生路作出抉择。”

而她们作正确抉择的勇气,主要基于她们对耶和华作为的认识。“比方说,外界很自然地会认为,只有十三四岁的马利亚以童贞女身份,答应天使未婚怀孕,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其实观乎马利亚当时的处境,要许下这种承诺,殊不容易。那是动荡的时代,巴比伦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的统治、圣殿被毁、族群备受欺压,而她的信心来源和盼望,主要源于基督降生前约四百年前,人累积下来的信仰经历。”

为了表扬这五位女性,程牧师以五种植物来形容她们︰“巴勒斯坦常见而多用途的棕树,用来形容他玛的坚定。水仙花比作妓女喇合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玫瑰代表出身名门的拔示巴,生命带刺。蒲公英象征外邦女子路得随风飘到伯利恒落地生根。而百合花就令人联想到马利亚的纯洁。”

酝酿十年才成书

她坦言,在创作过程中曾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为了尽量做到忠于圣经原意,将基督的救恩计划铺排出来,在写作时一直努力刻意抽离,不把个人观感和人生体会加进去,对小说创作人来说,“这的确是一项挑战。”

“在写到喇合的故事时,不禁回想到自己中学时期父亲生意失败,看似再也没有机会翻身的场景,后来我们终于熬过来,而喇合亦凭著奋斗精神,克服困难。”

“又例如写到路得的婆媳关系时,刚好我们正面对转换工作环境的挣扎……”

但更严峻的挑战,就是如何冲破前人的框架,突围而出。“一直以来都有不少著作以这五位女性为题材,尤其当知道美国有一位女作家也已详尽描述过后,我真的很想放弃。幸好当时得到浸信会出版社和朋友的鼓励,最终还是坚持下去……整个构思酝酿了十年,在第四年才开始动笔,完稿前七个月更向事奉机构告假,作终极冲刺……有一刻,真的感到江郎才尽……当时心里嘀咕著,也许这就是有生以来最后一部著作。”

丈夫是忠实读者

坐在一旁静听妻子分享写作心路历程的陈正宏牧师(上图右),是这部小说的忠实读者。他表示,小说对情节的描述和布局的编排,极具吸引力,很有“画面感”和“层次感”,容易牵动读者的情绪,令人津津乐道。“书一翻开,就不想把它合上了”。

而在内容上,他认为对基督徒读者来说理应并不陌生,因为都是平时经常在主日学和崇拜中听到的圣经故事。然而经过程牧师以小说的笔触去描述,却又令人产生“陌生感”。“可以说,是在超越信徒那种习以为常的熟悉感,开拓你的视野,让你更深入去察看这几位圣经人物。”

小说虽然以五位女性为主轴,不过陈正宏牧师坦承,作为男性读者会自然地把焦点放在几位女角身边的“男配角”身上。“小说中的女角都有另一半,一男一女的夫妻关系,自自然然的就把《夜光》当成了爱情小说来看,而且会特别注意小说对女角另一半的描述。原来这就是女性眼中有情有义的汉子,或无情无义的男人。”

至于能否看出作者原来的心意--将救恩早在旧约历史中出现的讯息带出来,陈正宏坦言,最初阅读时,真的看不出,但慢慢的,就能透过五位女角的故事,体会出这种讯息。“这是她成功的地方,毫不渲染,而读者又能自行找出这个讯息来,还备受感动。”

有份为《夜光》撰写序言的汤清基督教文艺奖文艺创作组评判邓建良(上图左)就表示,自己完全没有从女性主义角度去看这部小说,但一开卷,就不禁被小说中的女角努力奋斗、突破命运枷锁的勇气所吸引。“坦白说,我作为男性,都自愧不如。”

──────────────────

作品以“夜光”为题饶富意义。程牧师说︰“选择一个生命、爱与梦想的旅程,向来不简单,只要有着一丝微光照耀,就足以往前行。”程牧师又补充︰“黑夜代表困难和不理想的处境,而透著的光线虽然微弱,但仍带着盼望,指引著五位女角一步步向前迈进。”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基督教青年会公祷周 高举和平谴责暴力

21/11/2012 – 7 基斯流月 5773
  世界女青年会(YWCA)与世界青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