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但勇敢的聖經「女配角」 專訪《夜光》作者


小說《夜光--耶穌家譜女性的冒險旅程》作者程亦君牧師
 

(左)有份為《夜光》撰寫序言的湯清基督教文藝獎文藝創作組評判鄧建良;(右)程亦君牧師的忠實讀者兼丈夫陳正宏牧師
 

圖文◎特約記者 天弦

翻開聖經,理解救恩時,許多時候都不其然會將焦點放在救恩計劃的主角--耶穌基督身上,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配角」,更遑論身份卑微、生命滿有瑕 的「女旦」? 最近在台灣面世的小說《夜光--耶穌家譜女性的冒險旅程》,正以濃濃的戲劇感,將穿梭於舊約和新約、先後出現於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家譜中的五位關鍵「花旦」︰他瑪、喇合、路得、拔示巴和童貞女馬利亞,呈現讀者眼前,讓人以嶄新的角度,去細味這些看似耳熟能詳卻認識不深的聖經人物。

救恩計劃在舊約已開始了

說到成書的目的,來自台北的小說作者程亦君牧師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娓娓道來︰「……重要的是,要藉著這部小說,讓人知道上帝的救恩早在舊約歷史中開始,在人的自由意志與上帝的揀選下,逐漸成就出來。而基督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最後釘身十架,死後三天復活,然後升天,將整個救恩計劃推向最高峰……並且告訴世人,基督道成肉身的意義,就是救恩能夠接納每個人的不完美,人的價值和尊嚴,在上帝眼中看為至寶……」

程亦君牧師在中國文化大學和中國福音神學院畢業後,擔任資深雜企劃編輯、文字創作人、學生工作者、聖經教師等職位多年,對舊約歷史尤為熟悉,而且很有負擔。「宏觀今日的教會,在講論救恩時甚少提到舊約,但其實舊約的歷史,也是現代人的歷史,當中有些元素,無論是舊約時代抑或現今世代,都重覆出現。」

她於2002年推出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作品《藏書票的秘密》(2009年再版時易名為《舊約會說話》),就是將創世記到瑪拉基書整部舊約中的救恩計劃展陳出來。該作品榮獲香港湯清基督教文藝獎文藝創作組年獎,今年由新加坡遠東福音廣播改為廣播劇。

五位不完美的女性

首部作品誕生後,程牧師再接再厲,開始醞釀創作另一部作品。這次她打算改以馬太福音為寫作的基礎,闡述基督如何道成肉身,成就救恩,詎料一晃眼就是十年。

她本來構思以「馬太福音」的作者為故事的主軸,但後來發覺史料不足,實在很「難寫」,遂改變初衷,以馬太福音第一章記載的耶穌家譜四位女祖先,以及耶穌的生母童貞女馬利亞為主要骨幹。五位女性在同一卷福音書內出現的情況,是其他福音書沒有的。

五位女角在耶穌家譜中出現的先後次序如下︰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希勒斯是撒門的祖先……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是大衛王的祖父……大衛王從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生所羅門……是童貞女馬利亞丈夫約瑟的祖先。

據程牧師所說,其實馬利亞也可能是大衛王的後代,只是聖經沒有明言。「舊約提到拔示巴除了生所羅門王外,還有其他孩子,其中一個叫做拿單,是所羅門的哥哥。從一些釋經資料推斷,馬利亞可能是拿單的後裔……由於相隔了許多代,因此不能說她與約瑟的締結是亂倫。」

在程牧師的筆下,這五位女性雖然來自不同年代,處境亦不盡相同,不過她們某些人性特質,以及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時所有的心態,卻甚有普世性和正面的啟發。例如約書亞記中的妓女喇合,因認識耶和華的作為,便決定鼓起勇氣,站在正義的一方,冒險在兵荒馬亂中協助約書亞的探子離開耶利哥城。摩押女子路得在丈夫離世後,要決定跟家婆拿俄米返回夫家伯利恆,抑或回到本國的娘家,結果她毅然說出「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她們的生命雖然都不完美,甚至滿有瑕疵,但同時也有著上帝的形象和生命的尊嚴,她們也表現出無比的勇氣,去為生命奮鬥……我們現在看來,一切已成定局,但她們當時可甚麼都不知道,要憑勇氣去為前面的人生路作出抉擇。」

而她們作正確抉擇的勇氣,主要基於她們對耶和華作為的認識。「比方說,外界很自然地會認為,只有十三四歲的馬利亞以童貞女身份,答應天使未婚懷孕,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其實觀乎馬利亞當時的處境,要許下這種承諾,殊不容易。那是動盪的時代,巴比倫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後的統治、聖殿被毀、族群備受欺壓,而她的信心來源和盼望,主要源於基督降生前約四百年前,人累積下來的信仰經歷。」

為了表揚這五位女性,程牧師以五種植物來形容她們︰「巴勒斯坦常見而多用途的棕樹,用來形容他瑪的堅定。水仙花比作妓女喇合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質。玫瑰代表出身名門的拔示巴,生命帶刺。蒲公英象徵外邦女子路得隨風飄到伯利恆落地生根。而百合花就令人聯想到馬利亞的純潔。」

醞釀十年才成書

她坦言,在創作過程中曾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為了盡量做到忠於聖經原意,將基督的救恩計劃鋪排出來,在寫作時一直努力刻意抽離,不把個人觀感和人生體會加進去,對小說創作人來說,「這的確是一項挑戰。」

「在寫到喇合的故事時,不禁回想到自己中學時期父親生意失敗,看似再也沒有機會翻身的場景,後來我們終於熬過來,而喇合亦憑著奮鬥精神,克服困難。」

「又例如寫到路得的婆媳關係時,剛好我們正面對轉換工作環境的掙扎……」

但更嚴峻的挑戰,就是如何衝破前人的框架,突圍而出。「一直以來都有不少著作以這五位女性為題材,尤其當知道美國有一位女作家也已詳盡描述過後,我真的很想放棄。幸好當時得到浸信會出版社和朋友的鼓勵,最終還是堅持下去……整個構思醞釀了十年,在第四年才開始動筆,完稿前七個月更向事奉機構告假,作終極衝刺……有一刻,真的感到江郎才盡……當時心裡嘀咕著,也許這就是有生以來最後一部著作。」

丈夫是忠實讀者

坐在一旁靜聽妻子分享寫作心路歷程的陳正宏牧師(上圖右),是這部小說的忠實讀者。他表示,小說對情節的描述和佈局的編排,極具吸引力,很有「畫面感」和「層次感」,容易牽動讀者的情緒,令人津津樂道。「書一翻開,就不想把它合上了」。

而在內容上,他認為對基督徒讀者來說理應並不陌生,因為都是平時經常在主日學和崇拜中聽到的聖經故事。然而經過程牧師以小說的筆觸去描述,卻又令人產生「陌生感」。「可以說,是在超越信徒那種習以為常的熟悉感,開拓你的視野,讓你更深入去察看這幾位聖經人物。」

小說雖然以五位女性為主軸,不過陳正宏牧師坦承,作為男性讀者會自然地把焦點放在幾位女角身邊的「男配角」身上。「小說中的女角都有另一半,一男一女的夫妻關係,自自然然的就把《夜光》當成了愛情小說來看,而且會特別注意小說對女角另一半的描述。原來這就是女性眼中有情有義的漢子,或無情無義的男人。」

至於能否看出作者原來的心意--將救恩早在舊約歷史中出現的訊息帶出來,陳正宏坦言,最初閱讀時,真的看不出,但慢慢的,就能透過五位女角的故事,體會出這種訊息。「這是她成功的地方,毫不渲染,而讀者又能自行找出這個訊息來,還備受感動。」

有份為《夜光》撰寫序言的湯清基督教文藝獎文藝創作組評判鄧建良(上圖左)就表示,自己完全沒有從女性主義角度去看這部小說,但一開卷,就不禁被小說中的女角努力奮鬥、突破命運枷鎖的勇氣所吸引。「坦白說,我作為男性,都自愧不如。」

──────────────────

作品以「夜光」為題饒富意義。程牧師說︰「選擇一個生命、愛與夢想的旅程,向來不簡單,只要有著一絲微光照耀,就足以往前行。」程牧師又補充︰「黑夜代表困難和不理想的處境,而透著的光線雖然微弱,但仍帶著盼望,指引著五位女角一步步向前邁進。」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基督教青年會公禱周 高舉和平譴責暴力

21/11/2012 – 7 基斯流月 5773
  世界女青年會(YWCA)與世界青年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