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希米记看如何为香港求平安

 

讲述◎吴宗文 播道会港福堂主任牧师

尼希米记之启示

《尼希米记》第五章1-5节的经文,谈到在城市重建过程中,出现了经济悬殊及贫富差距的问题。贫困者他们的儿女众多,要辛苦劳动才能得粮活命;有些要典当度日,才得温饱;甚至有些要用土地、房屋抵押来缴税,并贫困至要借高利贷来还债。他们埋怨同人唔同命,大家一样是人,为何你们的子女做富二代,而自己的子女便要帮人打工,沦为仆婢,甚至连物业都因负债而抵押给别人。这里所描述的,与香港金融风暴期间的情况十分相似,不少人在通货膨涨、百物腾贵的情况下,苦无出路;而且因为负资产缘故,物业收归银行所有。

同章第六至十节,记载尼希米这位行政长官颁布了几项抒解民困的施政方针︰第一,责承贵胄(富商、社会知名人士)和官长(司局级官员),指令他们营商和制订政策时,不能在这种非常时期,仍要在市民的腰包里掏钱。第二,贵胄做生意的手法或官长的政策,应以市民能幸福自由地生活为依归,帮助他们从百上加斤,为餬口而奔波的生活中释放出来。第三,他指令官长和贵胄们当以低息,甚至免息贷款,帮助在经济危机中的市民渡过难关。当我们这样重读《尼希米记》时,发觉此书的信息,对香港当前的情境非常贴切。

在第十一至十九节还记述了尼希米实施的几项具体政策。第一,还富于民。他将住宅用地(房屋)及工商用地(田地、葡萄园、橄榄园),所收的税项、利息并各类抵押品,都归还给市民。而且要官长们发誓,务必使这项措施落实执行。第二,在建设城市过程中,尼希米率先作榜样,作为行政长官和他的团队,他们不收人工达12年之久(不像以前的长官苛收杂捐);也不为自己退休购置物业,加入炒楼战团。第三,他还出钱出力,每日供应超过150人的饭食(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行政长官便好了!)但这里的精义是指作公仆的,不应以个人私利为前题。当他不为薪金,甚至无私地贴钱,仍愿意担任公职的话,我们相信这个人一定是有一颗真正服务社会的良心。

资本主义之问题

资本主义的问题不是在现今“占领华尔街运动”才揭示出来,其实上次金融海啸后,学界已有不少人提出要反省“放任式资本主义”(Laissez Faire Capitalism)存在的问题。有人这样说,社会主义令人懒,因此生产动力低,但大家都穷,故无仇富之心;但资本主义令人贪,大家都贫,像孟子所言︰“上下交征利”,但财富只集中于少数人身上,因此便有“憎人富贵嫌人贫”之现象。从圣经角度来看,世间没有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是完美无瑕疵的。但尼希米因时制宜的政策却抒解了民困,并获得市民和官商的支持。

因此,第一,我们要祈祷政府能施行一些“抒解民困、还富于民”的政策;第二,我们祈祷在香港谋利的财团,能以“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方针来营商;第三,我们祈祷政府的紧急援助基金能扩大并发挥功效,不单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有一种简捷的方法获得应急钱,亦帮助创业的中小企和社企在危机中有出路。例如像尼希米一样,提供开办地方及免息贷款,这是一项相当创新的措施。第四,我们祈祷未来的行政长官和他的团队,能够像尼希米一样,以身作则,不单义务服侍社会,不求报酬,而且是无私地解囊,为的是更宏大和更长远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和谐、公义及合神心意的城市。

今天香港社会的问题,不是单靠特首一个人,甚至只是他的团队,便可解决。其实还要加上行政、立法、司法等部门和区议会等更大的团队,甚至要得到社会中市民的支持及政商界人士的配合,才能彻底地解决所谓深层矛盾的问题。今日香港的问题,是要香港每一个市民,无论是那个阶层、地域,特别是基督徒,都为香港社会求平安并尽上一分力。当神动工时,香港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贫富悬殊之矛盾

贫富悬殊问题,古今中外,任何历史阶段,任何社会制度,任何经济模式底下,都是一个千古悬迷,解决不了的问题。贫富差距按《尼希米记》的建议,是要在官长政策并贵胄营商手法配合底下,才能拉近或抒缓。今天的香港是一个“憎人富贵嫌人贫”的社会。但其实仇富心态不能帮助我们脱贫;同样“笑贫不笑娼”亦不能叫我们真正致富。中国人的哲理说得好︰“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做人必须站于道德的中位。

中国有一畅销作家在报刊专栏如此说︰“而‘穷人’,毫无疑问,应该获得尊重、同情、帮助,政府应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改善他们的处境。由于‘穷人’与‘贫穷’永远联系在一起,很容易把‘贫穷’看成是‘穷人’的道德属性,所以,夸奖‘穷人’,连‘贫穷’也一并欣赏。‘贫穷’并不是‘穷人’的勋章与花环,而是枷锁和羞辱;赞美‘贫穷’,是在恶心‘穷人’,就像你夸一个人的秃头灿烂辉煌一样。”

他续说︰“人总愿意站在弱势那一边,在情感上,更容易把更多的美德赋予穷人,这当作一种田园抒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在进行理性判断时,不应该相信财富的多寡可以与美德划等号。仇穷的人,相信美德与财富成正比;仇富的人,相信美德与财富成反比,这两类人,都只爱用脚后跟思考而已,一样乏味,并无高下之分。”

他引用哲学家罗素作出“无情而真实的判断︰‘贫穷最可怕的后果是让贫穷扭曲了自己的思维。’而长期贫穷,这个后果发生的概率很高。甚至,可以发现,有些人在经济上脱离贫穷相对容易,而要改变扭曲的思维方式却非常困难,这是‘贫穷’之罪的惯性。要拯救‘穷人’,也要扑灭‘贫困’。”

最后,他引用圣经来评论︰“我们是以公正为出发点推理、判断,正如《圣经·旧约》所说︰‘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著公义审判你的邻居’(利未记19:15)。只要有公义,穷人、富人才都不会受伤害;穷人才可能得到财富,富人也才可能享受财富。需要赞美的,是‘公义’,而非‘贫穷’。”

你的邻舍在那里

香港贫富悬殊问题虽是世界之冠,但其实比起其他落后地区(菲律宾、埃及、印度等),甚至先进国家(美国),并不是想像中那般差劲。无奈在通货膨胀,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基层地区的新移民好像苦无出路一样;而且在路途遥远、车费不菲的情况下,出到香港或九龙市区找工作,实在有一定的困难。

要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的问题,除非是走回集体主义和计划经济之路,不然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然而社会主义亦不是没有其自身的问题。若然走福利主义及宏观调控的经济模式,仍是有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贫穷问题,任何社会都解决不了,也不是单凭政府的力量便可解决,只能综合全社会的力量,才可将差距拉近。否则便只有走上革命之路,即将现时制度全然否定,剥夺操控者之资产,重新分配。但历史告诉我们,这条路不是人人所愿看见的。

《尼希米记》描述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贫富悬殊问题,其实这亦是香港建设中要注意的。相信谁当特首,这个问题都须列在政纲上;而且这亦是任何政党参选时所要清楚说明的。除了政府施政,信仰能动员建制外的力量,让政团、财团并各类群组,以行动来回馈社会。信仰亦能改变我们对钱财之看法,鼓励财团奉献,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不单基督徒)有行善的习惯(不可小看这股力量,香港的捐输数额竟达社会生产总值百分之二十)。这都是有助制度中弱势社群渡过难关的措施。

在此呼吁为富的不要不仁,赚到尽,要照顾贫穷弱小的,不可漠视他们的需要;而政府要行公义、好怜悯,建立扶贫及综援的网络。在困难中,社会不应鼓吹仇富的嫉妒心态。我们所要强调的,不是贫富差距的矛盾,乃是公义和怜悯是否公平及公正地被实施出来。

圣经记载︰“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那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么?”(创4:9)求主帮助我们这群仍未向巴力屈膝的祷告勇士,借着祷告和行动,像将一块大石投进水中一样,让祷告影响力的涟漪不断荡漾出去,影响全港的教会,亦影响整个香港。当社会所有人都愿意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寻求神面,并与神同行时,我们相信无论穷人、富人才不会彼此伤害。穷人才能均享社会的财富,而富人亦能平安地享受他们劳心劳力所赚取得来的。

(本文为吴宗文牧师在2011年10月23日“同心同行、主国降临--为香港守望祈祷会”上传讲的讯息)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意大利记者︰英国基督教成反犹黑手

05/01/2012 – 10 提别月 5772
  意大利记者Giulio Meot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