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内地留守儿童

 
 
 

全中国的留守儿童,正合奏一阙以“贫富悬殊”为底蕴的人生哀歌!2011年17期《亚洲周刊》以〈中国失踪的故乡︰六千万留守儿童悲歌〉为封面专题,记者张洁平形容,“几千万家庭长期处于撕裂……二点五亿民工在两个世界的夹缝间生存”。面对大灾大难,当编辑邀请笔者撰写本文,说说留守儿童事工是怎样开始、服侍范围、对此社会问题的见解等,我心想︰无可夸言,没有专家,有的只是敲击心灵的真实故事。

文◎陈丽莉
图◎作者提供

故事从香港开始

事情要追溯到十几年前,从九龙城社区的街童开始。由于大量新来港同胞涌入,本区街童明显增多,若不及时帮助他们,预计会迅速演变成为社区之瘤。孩子的父母(不少是单亲家庭)白天都上班,工时长,孩子乏人照管,整天浪荡街头。当时,堂会总动员,藉探访、个案跟进、功课辅导、兴趣班……,使尽浑身法宝,誓以“消弭街童”为目标,要改变社区风貌。

阿英就在那时加入慈光群体,当时她带着孩子,刚定居此城,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她回忆说,“若没有功辅班导师帮忙,那段日子真不知怎样过”。有次寒流突袭,她家中无保暖被子,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夜晚冻到哭,她加班未返,只能干着急。后来是透过知情导师,联系住附近的肢体,搬一被子过来。“我才真知道什么叫雪中送炭…。”阿英后来成为义工,有时间就去帮人。

寻找他乡的故事

从九龙城开始,这种“藉满足紧急需要,帮助弱势社群;再藉持续关怀,建立关系,转化社区”的做法,透过天梯使团,很快扩及全港十八个行政区,义工网络逐渐成形。网络动员力很强,当其他地区有需要,核心义工就像机动部队,能迅速回应。他乡的故事,就这样以“四川地震”为开端,向香港以外漫延。

当年,阿英和阿兰响应号召,报名参加“赴四川小队”。到了灾区,所做的也只不过像在香港社区当义工一样︰陪当地妇女唱歌跳舞、聊聊天,她们觉得很简单,唯一挂心︰离港十多天,家中孩子没人照顾,“不过,反正孩子惯了独立,放璁假,无所谓啦”。没想到,参与救灾行动,如此简单付出,不单只让像阿英、阿兰这样的义工重拾自信,更为灾区重建开创局面,义工一棒接一棒,至今已在当地建立六个工作站,全部以留守儿童为服务重点──“爸妈出外打工,孩子独留在家怎么办?”这是唯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发出的锥心呐喊!

叔叔,请过来帮助我们!

故事是以香港义工服务社区为起点,以帮助四川地震灾民为延展,这群“有头无面”的无名服事者,当初并不清楚将会主力服事留守儿童。直到2009年8月底,慈光群体在每年例行的“集体聆听”领袖营中,最后一节敬拜,一位弟兄在祷告中见异象︰有个擦鞋童对他的顾客说普通话,“叔叔,请过来帮助我们”,后来印证此乃指“全中国留守儿童”。聚会结束,一位姊妹的手机随即响起,是某知名运动鞋品牌的大陆经理打来,央求协助举办“留守儿童夏令营”。印证如此清晰,慈光群体蒙父神赠此一句──大陆留守儿童说,“叔叔,请过来帮助我们”,全群重新抖擞精神,朝目标迈进。

抑郁症患者的童年阴影

然而,覆蓋如此大范围的服事对象,不能只是一间地方堂会的事。天梯使团再次发挥网络力量,与理念相同的伙伴机构携手,动员社工义工加入伙伴机构的“社工专家组”,以四川山区一个偏远县城为关注重点。该县有超过六万名留守儿童,占儿童人口七成以上。据首次进入县城的服务小队成员描述,“走在路上,随便找一群孩子聊两句,四个当中就有三个是留守儿童”。问题显而易见,当地一群有心人的心弦也被拨动,他们渴望学习成为“有效有能的志愿者(即义工)”,能倾力协助留守儿童及其家庭。

2011年农历新年期间,“社工专家组”携同服务小队赴县城办儿童营会和培训义工,当地群体负责人回忆第一场培训时演出的话剧,“我记得台上那位老师说,社会上的抑郁症患者,有九成小时候是留守儿童,这问题有点像定时炸弹……”,他立志要当拆弹专家,为留守儿童抹除心头的阴影。

从四川到广东厂区

数不尽的美好故事,确实激动人心;然而,一间地方堂会竟斗胆以“服事全中国留守儿童”为异象,是否不自量力?老实说,委身其中的人,根本无暇评估自身力量!故事不断演化,且有神迹奇事相随,例子随手可摘。2010年冬天,在四川一个工作站为居民举办的按摩服务中,义工服侍一位单眼失明的居民,边按摩边在心里为他祷告;突然,那人站起来跑掉了。义工心里正沮丧;过不多久,那人又快步跑回来。原来,他在接受按摩时,眼睛一下子复明,他既惊讶又感激,乡下人的质朴木讷,使他二话不说便跑回家煮饭,想请义工回家吃顿饭。入户探访,是协助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四川工作站一个个建立起来,义工来自四面八方,来源包括领受相同异象的群体、热衷社会实践的各地大学生,以及职场人士。那位致电姊妹手机的大陆经理,正因为参加过赴川活动,留下深刻印象,才提出邀请,希望团队能将这套做法推展到广东厂区。在沿海这类社区型产业区,工人来自全中国各省,数以万计,他们留在家乡的孩子,全都是没爹娘照顾的留守儿童!

2010年璁假,第一届厂区留守儿童夏令营正式开办,连续五周,动员近400位义工,服务约700个孩子。筹办过程原本滞碍不通,但富士康事件新闻曝光之后,产生连锁效应,事情有了突破性进展。厂方拨出资源,将工人留守家乡的孩子接来与父母共度璁假,提供住宿和膳食;志愿机构负责招募、培训义工、设计课程,营会结束后又设立奖助学金、配对“一对一关怀”等跟进方案。这项以有限资源写成的“无限可能”篇章,成就了一件“不可能的事”,令人动容,也引爆持续不断的后续反应,奇妙地扩展了“服事全中国留守儿童”的幅度。

新丝绸之路

2011年璁假,在四川各工作站、广东厂区,十来个服务小队将陆续组成,均是以“儿童营会”形式,动员外来义工,带动当地义工,找出待援助的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做可持续的关怀,预计将接触超过二千名留守儿童,其中约六百名是可跟进的。当然,与全中国六千万名留守儿童相比较,这数字仍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不过,它足以定出策略方向︰从香港,经广东、贵州,到四川,往青海、新疆,箭头指向“西北线”;人才与资源,应当直往西北方向输送──从富裕之地输往贫穷之地。这恰是与形成留守儿童相反的方向,但愿它能激发起一股“消弭留守儿童”的正向力量!

留守儿童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了生计,贫穷地区的人力流往富裕城市。在西北线出口,“丝路”的大门之外,许多小山村一代代演绎贫富悬殊的悲剧。古今中外,丝路不只一条,千年不变的道理却只有一个︰饱受重创的童心,需要有爱去填补。我相信,来自神的召唤,必会调动许多“心系西北线”、“关怀留守儿童”的美好力量。可参与的途径很多︰代祷、认领奖助学金、参加服务小队、培训当地义工…。就算不赴远地,近在所居住的香港,也必有你我可尽上的一份力量!

备注︰
1. 为保护隐私,本文真实个案全用化名代称。
2. 如欲参与西北线服务小队,或关怀留守儿童事工,可电邮 [email protected] 洽询余小姐。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奥巴马要求以色列国界撤回至1967年前

18/05/2011 – 14 以珥月 5771
  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言表示,巴勒斯坦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