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惠、刘子睿论“从香港处境看亚洲宣教”


刘子睿(左)、江大惠(右)
 

【特约记者陈淑怡报道】“宣教只是履行大使命那么简单?”“中国只有几百年历史?”“我们在向基督教发祥地宣教?”“宣教只有对外、没有对内?”前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教授江大惠博士和圣公会明华神学院教会史讲师刘子睿牧师以上述种种问题,突破信徒对“宣教”、“亚洲”、“中国”等等词汇的既有概念。

基督教文艺出版社、九龙佑宁堂及时代论坛合办的“从香港处境看亚洲宣教”讲座,于11月12日晚上,假九龙佑宁堂举行,请来江大惠及刘子睿牧师主讲。其中江大惠以“从香港处境看亚洲宣教神学的建构”为题,讲解“教会”和“差会”的关系,宣教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本地宣教”和“海外宣教”概念等等。

江大惠首先以“中国这概念只出现在近代史上,连梁启超都仍称中国为支那”,以及大众经常挂在嘴边的“亚洲”版图有多大作为援引,厘清大众对何谓亚洲宣教的模糊概念,然后逐步讲解亚洲宣教神学的发展。

他指出,以往教会和差会分工十分清晰,前者只做本地牧养工作,后者则是对外宣教。时至50年代,“教会开始谦卑下来,两者在‘都是上帝的工作’的共识下,不再划清界线。”

在这情况下,教内出现了“本地宣教”和“海外宣教”的概念,以及传福音是否只是教会的专利。至于传讲的内容,江大惠就“自传”提出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福音由亚洲人传给亚洲人,二是传讲的讯息,是亚洲宣教士自己对信仰的理解,而非把外来讯息在不经处理的情况下传开。江又提到亚洲宣教神学重视的是“启发”受众思考信仰,而非福音的“成果”。

至于未来的发展,江表示︰“以往的宣教模式是西至东、北向南、白种人传给有色人种,而各宣教工场又只会与祖家直接沟通,与其他工场,即使只是毗邻,都没有半点联系。但如今,宣教工场要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交往,并互相扶持。”

刘子睿牧师则将“宣教”的定义和空间作进一步拓展。刘指出,其实香港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本身都有许多宣教对象,以佑宁堂为例,经常有来自不同国籍、种族甚至信仰的人士会到堂会内了解基督信仰。

“香港的教会向他们宣教的时候,要如何面对他们?只是令他们归依基督就了事,抑或宣教本身还有其他更广阔的意义?”刘又指出,信仰本身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例如何谓丰盛的生命,甚至是维护公义等等。他进一步鼓励信徒要“创造空间”,不要把宣教局限于“审判”,而要有多一点包容与接纳,多一点“爱的拥抱”。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台CCMN国际高峰会 在受逼迫地区得人

11/11/2010 – 4 基斯流月 5771
  【台湾国度复兴报记者涂慧美报道】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