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13周年研讨会 关注如何与同性恋者同行


(左起)康贵华医生、程翠云、郑金城牧师、何志涤牧师及蔡志森
 

【记者王丽媚报道】明光社7月23日举办13周年研讨会“合乎中道——如何与同性恋者同行”,邀请到程翠云、康贵华医生、郑金城牧师及何志涤牧师任讲员,众位讲员都表示,人没有资格审判同性恋者,审判权在神手中。

明光社总干事蔡志森关注同性恋者能否在教会生存及成长,有见现场只有约莫150人出席,他认为教会对回应同性恋者的意识不足,对此略感失望。他指出,到教会聚会的基督徒占香港人口5%,而有统计指同性恋人口占香港人口约2-4%,他认为同性恋议题是教会不能回避的话题,别误以为教会没有同性恋者。

程翠云︰以正常角度看待同性恋者

青少年爱滋教育中心创办人兼总干事程翠云小姐分享“如何与同性恋者做朋友”。她认为同性恋者与普遍异性恋者无异,在交朋结友上都是考虑性格、兴趣、人品、价值观等条件。同性恋者会有对伴侣贞忠的,也有滥交的,亦有能与同性朋友建立纯洁友谊的,于异性恋者相同,提醒参加者不要被传媒的不正确讯息误导。她指出现时同性恋话题对大专生及中学生已不陌生,反而只是上一代成人未了解实况,学生的社交圈子不乏同性恋者,“身边总有一两位”;而年轻同性恋者亦较易受到外界接纳。

程翠云认为,当与同性恋者提及性倾向时要谨慎一点,以免冒犯或触怒他们。当同性恋者要表明性倾向时仍有忌讳及很多隐忧,同性朋友可能会因此刻意保持距离,以免表错情。但是,与同性恋者相处时,要先验察内心是否尊重对方,亦要以正常方式接触他们,视他们为正常人,毋须额外慇勤讨好;亦要法理情兼备,不要因为他们性倾向便执意支持或反对他们。

有次她辅导一位刚失恋的男同性恋青少年,使当时腹大便便的她觉醒到,作父母的也得面对一个情况,就是难以避免子女陷入同性挣扎,这促使她关注当下一代面对挣扎时,有没有爱他们、能令他们信任的人同行。她发现大部分同性恋者极渴望得到家人的支持,而有宗教信仰的更加渴望得到他人接纳。

康贵华︰不要单强调真理审判

新造的人协会主席及精神科执业医生康贵华认为,同性恋者家属是备受压力及被歧视的一群,所以要了解他们的哀伤及失望。他建议公众在接触同性恋者及其家属时,不要妄下判断,以为作父母的在教养或灵性上有问题,令下一代产生同性恋倾向;不过,他亦指出小孩的状况,有时确是父母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反映。

在面对同性恋者时,康医生认为不要只强调真理的审判,要从关爱出发。他认为同性恋行为按圣经标准属于罪,但是,也要将罪行与罪人分开,好比人会爱有赌博问题的人,但不会喜爱或认同赌博的行为。

他鼓励教会可给予真心愿意从同性恋悔改的弟兄姊妹服侍机会,接触他们时不要放大他们的性倾向,而是关心他们的全人。他谓他们的改变是一个过程,不要期望他们的同性吸引会迅速地完全消失,也不要催促他们与异性拍拖结婚,现实只有15%同性恋者能成功被异性吸引。当他们的同性吸引降低,愿意持守圣洁的时候,已是改变的成功明证。他引述曾是同性恋者、基督徒后代的袁幼轩的一番话︰“同性恋者的改变目标不是要变成异性恋者,而是持守圣洁,跟随神的心意。”

因为自卑心理缘故,同性恋者更加需要别人主动关怀,当他们表露性倾向后,切忌反应错愕。而教牧及协助同性恋者的人要小心注意如何跟进,因为通常在下次见面时,他们都会非常紧张别人的反应态度。

他澄清同性恋不是先天、正常及不能逆转的。而同性恋者通常在童年期已有迹可寻,例如喜欢异性的玩意及游戏,男孩子喜爱织毛衣,如家长能及早发现,有效预防子女的性别及性倾向混乱。但是,不要随便标签任何人有“性别角色不协调”,因为这是需要特定的评估工具分辨。他认为父母有责任肯定下一代的性别角色,即使发现自己的儿子爱织毛衣,不是否定甚至打骂,而是协助他们建立男性的嗜好及兴趣。

染爱滋同性恋者︰悔改不要太迟

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恩福堂的郑金城牧师播放一名染上爱滋病的同性恋者会友的录影片段。片中男主角少时曾遭性侵犯,初中时发现被同性吸引,但不懂求助,因羞耻感不敢告知别人。他本来不是“绝对的”同性恋者,对两性都有倾慕,但因愈来愈多接触同性恋者,特别进入社会工作后,更易接触到同性恋者圈子及性伴侣,其同性倾向愈来愈严重,常陷于同性情欲关系,不能自拔,但欢愉过后却极为空虚,想改变自己却没有能力。直至发现自己患有爱滋,他曾想过放弃生命,他建议人不要到了最后一步(染上爱滋病)才悔改。最后,他认为互联网色情资讯泛滥,应受到更多管制。

郑牧师过去曾为同性恋者举行安息礼拜,牧养同性恋者时,他抱持同生、同死、同埋葬、同复活的态度,不要以审判者的身份与他们相处,而是与他们同行。亦不宜以单一方法处理不同个案,以免让他们认为教会欠缺人性,更遑论神性。他认为在同性恋的话题上,个别人士的看法,或是某个宗派教会的立场,都不等于绝对的真理及上帝的看法。

何志涤︰牧养同性恋者成败经验

中国基督教播道会同福堂何志涤牧师表示,他过去在服侍同性恋群体时各有成败经验。他自愧过去未有好好协助表明同性恋倾向的同工,而教会未有帮助表明同性恋倾向的会友,两者最后都暗暗离开教会。不过,教会亦有成功经验,有弟兄姊妹曾愿意公开承认其过去的同性恋倾向,更愿意在浸礼上分享见证;亦有同性恋者在参加教会期间,自然回复原来的性别角色及性倾向,继续在教会聚会及服侍。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宣明会展开巴基斯坦水灾救援

25/07/2010 – 14 埃波月 5770
  【香港宣明会新闻稿】巴基斯坦上周遭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