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籐教会伸展至湾仔 转化红灯区成白灯区


Vine Centre 2的设计图
 

原址是旧京都戏院
 

在装修前有敬拜祷告
 

施力高牧师(中间)特别找来不同族裔会友拍照
 

文◎黄少芬
图◎黄少芬、葡萄籐教会提供

表面看来是扩堂计划,但其实是神国临在一个社区的具体呈现。

湾仔的旧京都戏院有悠久历史,建于1965年,7年前关门。几年前,葡萄籐教会(The Vine)已看中这片美地,开始祷告寻求主的带领。18个月前,他们正式向业主表达兴趣,但对方却表示不行,物业将租给别人做桑拿浴室生意。他们以为没希望了,谁知3个月后,对方打电话来说,那个桑拿浴室生意,政府不予批准,因为附近一所基督教学校有九百名父母提出反对。于是业主转过来向他们招手,提出很好的租约条件,以及优惠租金。他们感到这是神的美意,是神打开了门。

“戏院是封闭的密室,没有光,我们感到神的心意是要我们把光带进去,光要照向社区。”主任牧师施力高(John Henry Snelgrove)向本报记者说,今次的扩展有重大属灵意义,湾仔以前是红灯区,但神要转化它为白光照耀的白灯区,是由内至外的转化。

拥抱社区

施力高牧师强调,教会是一所社区教会,不只是一座建筑物,更是向社区开放的地方。新址的名称是Vine Centre 2,除了有食物援助服务外,还有培养品格的儿童装备中心,将来也会有文化表演。他说,福音的服侍要用两苹手,一苹手传讲福音,另一苹手以服侍别人的需要见证神的爱。

为什么是湾仔呢?施力高牧师说,湾仔正在重建中,过去10多年来经历许多变化,兴建了许多新楼宇,今日区内有贫穷人也有中产人士,以及其他族群,所以有国际化的面貌,刚巧在这方面,湾仔与教会有相似之处,看来很配合,所以葡萄籐教会已预备好服侍这个区。

教会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只是一座建筑物,去教会是指去一个有崇拜的地方,好像教会必须是在四堵墙之内,但施力高牧师相信人的聚集就是教会,教会不等同建筑物,他要作的是建立神的家,对社区有影响力。

国际都会的国际教会

在香港人的心目中,葡萄籐教会似乎是西方人聚集的英语教会,施力高牧师澄清说︰“我们不是英语教会,而是国际教会。”教会有各个族群,他估计可能有30种语言群体,启发课程也有8至10个不同语言的小组。而且,约莫7成的会众,他们的母语不是英语,但英语确实是沟通的主要语言。很特别的是,他们是一千人会众的教会,但每周服侍的难民有三百多人,来自非洲、东南亚等地,而教会的支出有3成是用在难民服侍上。

很有趣的是,香港本身已是很独特的国际城市,葡萄籐教会是这个国际城 里面的国际教会。施力高牧师相信香港是接通国际和中国的门户,他甚至认为香港是全世界最具策略性的福音据点,没有其他城 比得上。

《1040》展现亚洲教会的新面貌和新动力,施力高牧师认为Vine Centre 2将是这部纪录片呈现的活生生例子,“亚洲教会的样式接近使徒行传里的教会。”

新堂配合教会增长

葡萄籐教会前称The Vine Christian Fellowship,1997年成立,最初在学校举行聚会,当时约有80人。1998年开始借用铜锣湾一家酒店的场地举行崇拜,原由长老们带领,后来开始有全职牧者。5年后,到了2004年,迁入中环现址,开始社区教会的新阶段,教会一星期七天都打开门,每日都有人聚集,又开展难民服侍。几年以来,人数不断增长,现时每星期有5堂崇拜,超过800人聚会,每次都挤满人,所以现有地方不足够应付需要,Vine Centre 2将会带来更好的发展。但施力高牧师说︰“我不会看见坐满人就兴奋,因为教会外仍然有人未认识耶稣就死去,神想我们多做些工作。”

Vine Centre 2有15年租期,但戏院室内只余残壁,需要大规模的装修,教会需筹得5千万元,4.2千万元作装修,8百万作首3年的租金。在5月4日举行《1040》筹款首映,就是为了扩堂,他们也向其他教会、基金募捐。(如有查询,可致电葡萄籐教会罗姊妹,电话︰2573-0793,网址︰www.thevine.org.hk )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希伯来传统与教会生活的关系

18/05/2010 – 5 西弯月 5770
  基督教信仰的根深深扎在希伯来土壤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