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虔下一代系列(一) 宣明会创办人女儿赴鼓浪屿寻根


玛利莲(Marilee Pierce Dunker)
 

玛利莲参观白玉当年在鼓浪屿就读的红砖学校(宣明会提供)
 

年轻时的玛利莲(左一)与家人合照,中间为卜皮尔博士(宣明会提供)
 

宣明会创办人卜皮尔拥有伟大的异象,女儿玛利莲受其父的感染,也继承遗志投身宣明会的工作,但父亲对家庭的亏欠使她对事奉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文◎黄少芬
图◎黄少芬、宣明会

今年1月,玛利莲(Marilee Pierce Dunker)带同女儿来到中国厦门,寻访父亲生前常常提起的“白玉”,若然健在的话,她已是七旬的婆婆了。

鼓浪屿播下儿童助养计划的种子

卜皮尔博士(Dr. Bob Pierce)在创办世界宣明会前是美国青年归主协会的传教士,热心宣教。他在1947年抵达厦门,当时33岁。鼓浪屿一所女子中学的校长韩家宝(Tena Holkeboer)邀请他到学校演讲,在告别的时候,韩家宝把一个叫白玉的女孩带到他面前,说她因为信了耶稣就挨打,被赶出家门,无家可归,可能还会被迫辍学,然后问卜皮尔博士︰“你可以为她做什么呢?”卜皮尔博士望着楚楚可怜的白玉,心里很难过,就掏出身上仅有的五元给了韩家宝,承诺返回美国后会汇钱来,叮嘱她好好照顾白玉。

后来,卜皮尔博士果然遵守承诺,但不止助养一个女孩,日后还开始庞大的儿童助养计划。他四处奔波向教会报告东南亚的贫穷情况,声泪俱下,真情感动许多基督徒捐款喂养饥饿的儿童。1950年,他正式成立宣明会,同年女儿玛丽莉出世。他一直认为,在鼓浪屿遇见白玉的一刻,同时播下宣明会儿童助养计划的种子。

现时玛丽莉以世界宣明会的顾问身份,在世界各地呼吁人关注贫穷问题,她在演讲时经常提及白玉的故事,但从没跟她见过面。然而,她总是希望有一日可以亲访爸爸当年遇见白玉的场地,这个梦想在今年1月实现了。她当场感动得流涕,当年爸爸助养一个叫白玉的女孩,今日有四百万个“白玉”得到别人的帮助。她和女儿还在岛上度过三天,又探访过白玉当年入读的红砖学校,那个年代的学生已是白发老人了,可惜至终寻找不到白玉的下落。

卜皮尔博士在1976年逝世。他在圣经内页上写了这个传颂后世的名句︰“让那使神心碎的事情也破碎我的心。”他的一生实践了这个志向,全力救助世界各地的贫穷孩子,可是他的心总是留给外面的世界,对家人他是缺席的丈夫和父亲。他曾说道︰“我和神定下了协议,我照顾 的无助小羊群, 也会照顾我的家人。”玛利莲提笔写爸爸的传记,却没有隐瞒爸爸的缺席曾让家人陷入痛苦里。

玛利莲在厦门之旅后途经香港时,接受传媒采访,重提起爸爸的往事。

平衡事奉和家庭

照玛利莲的记忆所及,童年时,一年有十个月爸爸都不在家,但她从小已习惯了,所以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家里没有爸爸看来是正常的事,反而大她九年的姊姊很想念不在家的爸爸。但她没有恨怨,或感到伤害,因为有一个很好的妈妈照顾家庭。

“但妈妈绝不好受,爸爸在外面帮助没有丈夫的寡妇,而妈妈却是孤独在家里,犹如单亲妈妈。”她说,卜皮尔博士在63岁因病过身,当时身体因长期缺乏休息而严重透支,但妻子还健在,今年93岁。

“在爸爸身上,我学习了这个艰难的功课,如果不花时间与家人相处,不可能有健康的关系。不管爱得多么深,有多么的投入,或是忙于做许多善事、神的工作,若然不将婚姻放在首位,不花时间相处,不沟通,不彼此了解,这样的话,关系就会疏远。”她又说,家庭是妈妈的全部,但爸爸的世界被工作占据,有中国、菲律宾的事工,但妈妈不明白那些事情,爸爸回家后,两个人没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她不想别人重复爸爸的过错,所以常常向教牧、教会领袖分享她的领悟。“很重要的是分辨,神呼召我们做什么呢,我们选择去做什么呢,这是两样不同的事情。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很兴奋,做这些,做那些,但神说,不需要做这些,只要做那些便可以,要花时间跟家人相处。圣经教导我们,神是首位的,家庭第二,事工第三。家庭是我们的服侍对象,配偶、儿女是我们的服侍对象,我们要培育儿女将来事奉主。”

她看见今日许多牧者非常忙碌,忙于教会大大小小的工作,但教会工作和神的工作可以是有分别的。她说,教会工作使人忙碌,但神的工作有焦点,也不含糊,“神要我们照顾家庭。”她的语气很坚定。

圣经也有照顾家庭的原则,她提起旧约的故事,说摩西从耶和华领受了很伟大的使命,要向法老要求释放以色列民,在前往埃及的途中,耶和华的使者遇见他,想要杀他,他的妻子西坡拉拿起一块火石割下儿子的阳皮,丢在摩西面前,耶和华的使者才不杀他。“摩西没有好好照顾自己的家,没做应该做的事情,为儿子行割礼,所以使者要来杀他。我们先要照顾家庭,然后才做神要我们做的伟大工作。”她又说,卜皮尔博士对自己的任命感到很雀跃,要喂饱许多孩子,但更重要的是“平衡”。

那么她如何平衡自己的事奉和家庭?她说自己有一个好丈夫,他在适当时候会提醒她留在家里,多些休息,“我回到家里,就是回到家里了。”她说宣明会也从卜皮尔博士身上学会工作和休息要平衡的功课。

跟随爸爸的足迹

虽然卜皮尔博士对家庭有亏欠,但在玛利莲心中他仍然是大有信心的神仆,坦言爸爸的言行激励她行出信心跟随神,也认为爸爸的模范启发了许多许多人。“他相信只要做神要他做的事情,神就会有祝福,顺服产生果子。”

玛利莲今日跟随爸爸的足迹,致力扶贫工作。旧事已过,她说每当想念爸爸时,也不会想到昔日家庭的创伤,因为过去的创伤已得医治,现在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在服侍神,因为爸爸对神的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为世界带来改变。“每人做一小部分,我们就能够改变世界!”她经常到世界各地激励人们参与扶贫工作。

她提及卜皮尔博士临终前在病床上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我服侍每一个孤儿、寡妇和饥饿的人,只有一个原因,不只是为了今生今世可以继续活着,而是希望他们知道借着耶稣可以有永生的喜乐。”她相信卜皮尔博士假如今日活着,看见宣明会的工作,一定会感到骄傲,他的信念仍然不变,就是相信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认识耶稣的爱。

今日扶贫工作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她说,几十年前,卜皮尔博士将东南亚的贫穷情况告诉美国教会,当时人们感到很震惊和难过,但今日媒体发达,现代人对贫穷不再陌生了,反而不想多看。她说,宣明会的工作是要世界知道贫穷问题仍然存在,推动人们参与、关心,不管全球贫穷问题看来多么钜大,或许变成了一个统计数字。

“如果你在家门口发现一个小孩躺在地上,你一定会帮忙。”她又说,神祇会要我们做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这样我们就能成为别人的祝福。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2010年普珥节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当主角

10/03/2010 – 24 亚达月 5770
  【编译黄兆伟/cbn.com/2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