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全心灵医治年会探讨心灵空虚

 

【记者王丽媚报道】拉法基金会在10月下旬主办整全心灵医治年会,三晚公开讲座均围绕心灵空虚问题,焦点在沈溺行为及互累关系。

整全心灵医治年会的特色是结合心理学与信仰的角度,讲员除了有精神科医生、心理辅导专家外,今年受邀的还有灵修学者蔡贵恒牧师和推动祷告运动的以勒基金总干事陈欧阳桂芬。

拉法基金会义务总干事葛琳卡博士表示,将心理学与圣经信仰结合的心灵医治,让人得到更快的复原及医治。心理学能对人的心理问题提供深入的分析及了解,但实际医治历程却要靠神的爱及医治,才能有更深入的工作。她补充说,面对及克服内心痛苦并不容易,否则人就不会沈溺,而克服的能力要从神而来。她希望透过年会的讲座及工作坊,集结不同的治疗经验,让教牧及从事辅导者等得到更多启发。

何谓沈溺行为?葛博士表示,沈溺行为就是当心灵遇上痛苦时,当他做一些事情,发现能纾缓痛苦,便会不停重复行为,令自己感觉舒服一点,一旦停止便觉得很痛苦,形成欲罢不能的情况,所以,沈溺行为往往有上瘾的特质,这解释为何明知赌博会输钱,滥交会有染病风险,但是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一般人认为沈溺行为有赌博、性沈溺、酗酒或吸毒,其实有时普通的兴趣也可演变成沈溺行为,如购物、进食、上网、不断进修学习。

她又说,沈溺行为也可以是人对人的倚赖,寻找旁人成为自己的帮助及慰藉,久而久之变成倚赖对方,一旦失去对方便非常失落;另一面就是以帮助别人去建立自我价值,当受助者离开时便感到空虚失落,这情况在教会颇为普遍,信徒以为只是出于爱心而助人,不察觉其实在纵容对方,没有让对方成长起来,形成“互累关系”。助人者不清晰自己处事的动机及力量的源头,长远会出现疲倦乏力,甚至耗尽。互累关系亦常见于家长与子女之间。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英语网上学校培训青少年作门徒

01/11/2009 – 14 玛西班月 5770
  【记者黄少芬报道】一所加拿大基督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