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是否对基督教存有偏见?

 

文/黄少芬

这几年,经常听见基督徒抱怨传媒忽略基督教的声音,反对基督教价值观的言论却不时见报。几个人去政府大楼示威,记者也会报道,但我们几千人上街和平游行高呼“耶稣爱你”,几十万人参加葛福临布道大会,报纸几乎一字不提。传媒是否对基督教存有偏见?

摩维斯神父(Fr. Jonathan Morris)曾为米路吉逊(Mel Gibson)担当电影《受难曲》的神学顾问,经常在国际媒体发表新闻评论,对文化及道德议题甚为关注。他最近在霍士新闻网站讨论区发表一篇文章,正是剖析上文提出的问题。美国也出现类同情况,今年1月有20万人到华盛顿示威抗议1973年最高法院的裁决案,因为该判决导致过去36年内美国有超过五千万个胎儿合法被打掉。20万人示威,不是小数目吧,但主流媒体不报道,于是有些人感到愤怒,斥责传媒受自由思想影响,屡次拒绝报道一年一度反堕胎行动的大事。

摩维斯神父也认同,传媒的确对维护生命的议题带有偏见,认为言论与宗教教义无异,同样陈旧、可笑、肤浅,不值一提。但我们得注意,偏见的形成往往与金钱有关,编辑考虑的是事件能吸引多少注意力,即是 场的问题。

我认为摩维斯神父的见解一语道破金钱迷惑人心的古老道理,说到底,传媒也是向钱看的生意。文人办报的年代,讲求新闻价值,事件的意义有多大?今日也讲价值,但讲的是 场价值,吸引多少个读者?一面斥生果报没道德,一面买生果报的忠实读者大有人在。若是诚心求主改变传媒生态,自己也得在消费方面约束自己,消费也关乎道德责任,你付出的十元可能为传媒提供散播病毒的能力。

摩维斯神父对抱不平的基督徒有些提醒。首先,要记住传媒不爱周年纪念活动,纪念的是过去的事,那就不是什么新闻,每年一度的盛事没吸引力。即使是“堕胎”这么具争议性的话题,传媒也会不感兴趣,因为他们的读者认为自己对双方的论点一清二楚了,提不起兴趣阅读。摩维斯神父建议,何不如想出绝妙的媒体策略,例如由一大群黑人牧师要求会面奥巴马谈论黑色胎儿大屠杀的社会问题;另外,可否用科学角度探讨胎儿的生理状况?生命到底从何开始呢?

在最近《淫管》和《家暴》条例的争论事件中,我深深感到基督徒的声音应该是多元化的,不是价值和立场的多元,而是形式的多元。基督徒律师、资讯科技专才、社工、教育家、艺术家、商人、广告创意人、文字工作者等等,每人在自己的领域里都有自己的独特声音。问题大概仍旧是回到“合一”、“协调”、“职场神学”等仍有待省思的问题上。

文章《The Media vs. the Pro-Life》登于霍斯新闻网站︰
http://foxforum.blogs.foxnews.com/2009/01/23/frj_abortion/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无神论者在巴士登广告说“或许没有神”

07/02/2009 – 13 细罢特月 5769
  【编译潘秉泰/assist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