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太的金石良言

 

由爱国青年、记者到教区堂委,80多年的人生阅历如普洱茶般浓香,渗出的人生道理虽然耳熟能详,不会给你很大的脑震荡,却教你一生受用。

文︰黄少芬
图︰受访者提供

战前时期

今年85岁的黄梁学榕,自小在教会长大,在香港循道卫理宗当了几十年的堂区委员,也是最早期加入总议会的女性之一。

黄老太在四五岁时,居住在上环一带,附近必列嗜士街有一座基督教青年会会所,这是她最早接触基督教的地方。青年会干事经常在会所大门外送公仔纸给小朋友,吸引他们上主日学,黄老太也成了乖乖的主日学学生。可想而知,主日学对她的信仰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到了今天,她还不时跟献身为传道人的女儿说︰“你爸爸在临终前,也没有停止教主日学。明天要入医院了,今晚还站在讲台上教导启示录。”

黄老太的金石良言︰
“置之死地而后生,为神献上全部生命, 不会亏待这样的人。”

日治时期

在香港的日治时期(1941-1945),黄老太在半岛酒店做簿记工作,几个月后,决定返内地为祖国做点事情。除非获得日军批准,否则她不能离开,但申请最终顺利通过了,日军正式签纸让她上路。然而她还有点担忧,因为有些人在途中被日军抛出大海,这是偶尔发生的事。

她一人上路,经过盐田的时候,遇上了共产党的部队,他们阻挡她去路,像审犯般盘问她。独行少女最惹人怀疑,因为很多是间谍。黄老太坦白说出原因,但对方不信,她只好说︰“我是基督徒,不会说谎。”军兵仍旧不信,把她关在房间里,有两三小时之久,她不停向神祷告,“若然是时候回天家,就回去吧。”突然外面传来枪声,然后一个人走进内,跟她说︰“我们捉到了,你不是间谍,走吧!”

听黄老太说,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很多热血的青少年因为爱祖国的缘故,毫不犹疑就放下一切返内地服务,这是很平常的,中学女生也是这样。“在那个时代,不爱国的,就是汉奸。”

黄老太的金石良言︰
“虽然经历很多困难,但在神里面存著信心,可以渡过一切难关。倚靠神的力量,什么都不怕了。”

战后时期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黄老太返回香港,先在小学教书,后在新生晚报做记者,跑了四年的新闻。一个女性在四十年代当新闻记者,殊不简单,她何以有这样胆识?“我父亲是开通的人,小时候,我的志愿是做消防员,他也不反对。”

她为晚报写新闻,每日早上10时半截稿。初期她跑法庭新闻,九时开庭后,一边听审词,一边写稿,写好了一段,就立时交给一个跑腿的带回报馆,他走了,另一个跑腿的来接力,站在法庭门口等她写完第二段文字。

记者生涯中,曾有一个重大成就,今日回想起来还引以为傲。战后的香港社会,经济肃条,政府为助贫民解困,实施大米配给措施,价格统一。有一家无良的米铺,把劣等的碎米混在大米中,以大米的价格卖给轮候配给的市民。一个来买大米的女人,察觉到有碎米,于是与店员争执,但店员竟用扫帚打她。黄老太知道这件事,建议她去政府部门投诉,然后她把无良米商的恶行报道出来。新闻登出来后,有高官看见,随即跟进事件,结果那家米铺的牌照给吊销了。

结束记者工作后,她转去女青年会工作,一直到退休才离开工作岗位。有一件工工作她觉得很有意思,就是组织富有的妇女去探访徙置区、保良局,让她们看见别人的缺乏,因而想及怎样帮助别人。她觉得现今的人不懂珍惜拥有的物质,甚至有点浪费。“用清茶代替咖啡,把省下来的钱捐出来。如果你一日吃两个蛋挞,何不改为一日吃一个,把省下的钱捐给别人。”

战后的社会,温饱是优先解决的问题,很多孩子没有上学机会,十一二岁便做童工,替人送货、打扫清洁。黄老太晚上在教会义务教识字班,礼拜天教主日学,希望小朋友有美好的前途。教会里的人也很贫困,奉献能力不强。有一年,教会要筹钱在九龙兴建分堂(即今日的循道卫理会九龙堂),她去探访住床位的会友,问他会否愿意为建堂奉献。对方听了,就从床铺下提出一袋钱,里面有一百多元,他把一百元奉献给教会。“大家当教会是神的家,把全部拿出来,不是把有余的才拿出来奉献。”提起这个会友时,黄老太眼睛不禁泛起泪光。

黄老太的金石良言︰
“不要说社会问题太大,自己帮不了什么。由自己开始,能帮助一个人,就帮助一个人。社会上少一个人挨饿,就多一个有用的人。”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袁幼轩“从毒枭到教授”访港布道会

24/04/2008 – 19 尼散月 5768
【本报讯】配合今年机构的“生命运动”的推行,“真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