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校与学校教会

 
 
 
 

教会学校与学校教会
专访汇基书院(东九龙)校长杜枝生博士
文/澍雯 图/澍雯、部分由汇基书院(东九龙)提供

实践堂校一家

基督教在香港办学,常见的是同时借用学校地方办教会,教友不但有校内学生,也有学校以外的人士。基督教汇基堂在2004年成立,虽然是位于汇基书院(东九龙)里的教会,但特别之处是这家教会的使命是纯粹支援学校的福音工作,并不不会向外发展,学校才是他们倾尽全力收割的福音禾场。教牧同工、堂委和教友主要是学校的教职员、学生和家长,教会的教牧同工在学校担任圣经科老师,学校老师又会在教会里承担事奉岗位,这就是学校所标榜的“堂校一家”。

汇基堂现时有一个主任牧师、两个传道人,会众约有二百人,其中七八十人是学生,其余是家长。学生迟早会毕业离校,他们若然留在教会不走,毕业生人数就会愈来愈多,甚至会超过学生人数,教会岂不是渐渐失去学校教会的特质?杜枝生校长回答说︰“不会的,我们会推动毕业生走出外面植堂,他们的父母也会同去。”这真是别具特色的宣教策略。

教会学校培育灵命

杜校长有超过廿九年的教学经验。神呼召他1984年从加拿大回港从事教育工作,之后在堂荫街的汇基书院当校长,到了2003年汇基书院(东九龙)成立时,他才转职到新校。这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思考教会办学的目的。“如果教会学校最关注的事情也是学业,为什么教会要办学呢?”

他解释说,香港的早期社会,政府没能力发展平民教育,于是教会开学校帮助贫穷子弟。今日政府已有能力推行普及教育了,教会又为什么仍然参与教育工作呢?他引述兴学证基协会总干事彭孝廉的一番话道出原因︰“教会办学的目的是结合信仰和教育,最终目的是荣耀神。”既然是这个目的,谁能承担教学工作呢?必然是基督徒。外国的教会学校,教师全是基督徒,但香港的情况却不同。杜校长为建立一所结合信仰和教育的教会学校,聘请的教师全都是基督徒。

“我的心愿是发展重视灵命培育的学校。有些人以为学校重视灵命,学生的成绩就不会出色,我们真的要打破这种偏差的观念。”虽然入读学生的成绩有参差,但学校努力把学生的成绩提升至中上水平。杜校长深信,有好的学习环境,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自然地喜欢读书。

学生和家长福音工作双管齐下

学校有传福音的使命,收生不分宗教信仰,但杜校长在家长简介会上会先坦白交待传福音的托付。如果家长抗拒子女听福音,他们还可以趁早找另一所学校。然而,每年入学的学生只有一半来自基督教家庭,那么就有一半是未信主的。学校为迁就两类学生的宗教知识程度,圣经科分成两班。在基督徒家庭长大的学生自小上教会,学校会让他们在信仰上接受更大的挑战。

在学生福音工作方面,学校每年筹办福音周、布道会、读经营,每个星期五在课堂时间有四十五分钟的团契活动,可不是自由参加的,但未信主的学生不会反感,因为气氛相当轻松。为什么不在课余时间呢?杜校长考虑到基督徒学生在课余时间未必能参与学校团契,因为大都有自己的教会生活。学校有这个特别的构想,是想增加学生的凝聚力,同时鼓励基督徒学生向同学传福音。

学校很重视跟家长建立紧密关系。杜校长尽量增加学校的透明度,令家长对学校有信任。家长可以在网上跟教师直接沟通,也可以在网上查看子女上学和放学的时间。学校一个月有一次家长会,让家长与教师有轻松交谈的机会。由于教师有很多机会接触家长,所以也缔造了不少传福音的契机。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班,除了学习处理家庭和子女问题,还有查经,这也是认识基督教信仰的机会。

一个家长对学校的观感

郑太的女儿和大儿子也是汇基书院(东九龙)的学生,她觉得杜校长和学校教师很亲切,对学生很有爱心。“杜校长和一两位老师每天早上会在门口迎接学生,给人很亲切的感觉。杜校长还会邀请学生到他家中吃饭,又会跟家长开早餐会。”学校最令她感动的一件事是︰“有一年,中四级学生的成绩不好,老师竟然在那年璁假牺牲自己的假期,返回学校替学生补课。”

她说,女儿入读这学校后,说话的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改善,看事物的角度更阔,相信是因为她参加了许多课余活动,多了接触人群。女儿的课余活动的确很精采,她曾采访高官,在电台接受访问,去老人院陪伴老人外出购物,参加辩论比赛,去柬埔寨短宣。但郑太觉得更重要的是,老师很会发掘学生的天分,也经常赞赏学生。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缅甸暴政惹民愤 基督徒危机四伏

13/10/2007 – 1 玛西班月 5768
Pray for Burma   CS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