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厦

 
 

星期六举行儿童活动和主日学
 

提供职业培训烹饪班
 

ICM全职同工
 
 
 
 
 

少数族裔的集体回忆
内城事工的宣教基地

说起重庆大厦,你会想起王家卫的电影还是印度餐馆呢?时移势易,昔日给非洲裔和南亚裔占据的领土,今日随处可见东方人的脸孔,他们都是自由行的内地旅客。位于E座四楼的ICM 内城事工 (Inner City Ministries),这个本地宣教机构可能不为香港华人所熟悉,但在重庆大厦有十多年的历史了,给许多飘泊的心灵尝到温暖,有的是尼泊尔移民,有的是寻求政治庇护的非洲人,还有其他贫穷的少数族裔。

ICM的未来方向是专注于服侍南亚裔居民,所以计划将服务中心迁移到油麻地一带。其实办公室已经搬走了,重庆大厦的服务中心或许有一天会关闭。趁一切还没消失前,就赶紧抓住此时此刻,好让他日回味这份美好的集体回忆。

ICM事工

每天中午十二时至一时有崇拜,同工领唱诗,并且分享简短信息。之后有免费午餐派发贫穷人。

星期六举行儿童活动和主日学。

中心其中一个房间是诊疗室,每星期有医生来一次提供义诊服务。

为解决南亚裔青少年的失业问题,ICM提供职业培训。烹饪班是广受欢迎的服务,为期三个月,每学期招收七八个学生。ICM希望今年内可以开餐馆,为学员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和就业机会。

有关ICM的二三事

1994年开始,圣安德烈堂(St. Andrew’s Church)看见本地少数族裔的需要,于是在重庆大厦开始外展事工,当时参与的全是教会的义工。后来发展为独立机构“内城事工”(Inner City Ministries),不再是附属圣安德烈堂的。

全职同工只有七人,另半职一人,其中只有一个是香港华人,其他是英国人、印度人和尼泊尔人等。除了本地同工外,也有来自外地的宣教士。

ICM的董事Ian Ashby,十多年前从英国来香港旅游,就是住在重庆大厦。那时认识了现时的妻子,之后在香港落地生根。妻子是ICM创会时期的义工。

外展同工Kaushic Biswas(图中间)是印度人,他是职业培训课程的烹饪班导师,既擅长烹调印度菜,又懂得炮制中国菜和西式菜肴。原本在酒店当厨师,后来蒙召就放弃工作,加入ICM成为全职外展同工。

另一个烹饪班导师是尼泊尔移民,是ICM的福音果子,现在又是ICM的全职同工。

飘泊的异乡人

穿上整齐西装来参加崇拜,还以为是牧师,原来是来港寻求政治庇护的乌干达人,他说自己曾著书写政治难民在香港的生活。

乍暖还寒的中午,一个尼泊尔人来参加崇拜,穿厚身大衣,披围巾,戴帽子,旁人无法看穿他的心事,也猜不透大衣里藏着什么的故事。

独坐一角吃饭的索马里人,寻求政治庇护的申请获批准,将会去美国开始新生活。虽然那里一个亲友也没有,但不怕孤单上路。他睁大眼睛说︰“还惧怕什么?”

在郊野公园做园艺工作的尼泊尔人(图右),不用开工,就来中心跟老朋友见面。

图中派饭盒的尼泊尔妇人,家庭问题曾令她十分沮丧,以前向许多神明寻求过帮助,甚至把火水淋在自己身上企图自杀。在梦中,神触摸她被火烧伤的皮肤,向她说,只要奉 的名祷告, 就会应允她。后来,她在香港遇见ICM的同工,认识了真神,就相信了。

一点迷茫,一丝希望,天国已经在心里,谁还介意香港是不是暂借的天堂!

少数族裔的禾场

香港政府在2001年发布有关本地少数族裔的人口调查,总人口有28万,百分之七十一为菲律宾人和印尼人,大部份是任职家务助理的女性。南亚裔居民超过四万,包括印度人、尼泊尔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等。向少数族裔提供服务的业内人士估计,每年南亚裔平均人口增长平均达一万人,现时大概超过八万人了。由于语言障碍和歧视问题,南亚裔的失业问题相当严重,令他们陷入贫穷。至于在香港的政治难民大概有二千人,大多是因宗教、族种和政治原因受迫害而逃离家园,香港只是暂留地方,目的地是收容政治难民的西方国家。

少数族裔普遍有宗教信仰,因为他们都认识灵界的真实,跟他们谈属灵的事,其实很容易便分享到福音。他们也乐于跟你讨论宗教,欢迎非哲学式的“宗教对谈”。ICM同工说,他们一旦相信耶稣,就会很认真看待信仰,对神特别有敬畏的心。

ICM是重庆大厦唯一的宣教机构,极需要义工和教会的支持。义工可参与的工作有关怀探访、职业培训、英语教导、儿童主日学、课余补习等。香港已经有很大的菲律宾人和印尼人教会,但南亚裔的禾场仍然有待神差派更多播种和收割的工人。(ICM 网站︰ www.innercityministries.org 电话︰ 27216944)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伊朗伊斯兰教教长从卫星电视接受基督后逃亡国外

02/04/2007 – 14 尼散月 5767
【编译陈志扬/ANS三月九日报道】根据美国一位伊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