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韓的難忘體驗 重新認識趙鏞基 – 謝耀揚(中國基督徒傳道會中心堂牧師)


謝耀揚(中國基督徒傳道會中心堂牧師)
 

(上圖)姚健偉(崇真會救恩堂牧師)及(下圖)張樹強(五旬節會佐敦堂牧師)
 

朱永生(崇真會筲箕灣堂牧師)
 

(上圖)包潔蒂(基督教復興教會牧師)及(下圖)葉沛森(神召會禮拜堂主任牧師)
 

班凱明夫婦(國際神召會主任牧師)
 

「同心愛香港」2005趙鏞基牧師奮興布道大會是超宗派的合一見證,為使教會能走在一起領人歸主。我有份參與籌備,當中感受到一點點困難,是與趙鏞基牧師有關的。故借此分享一下自己對趙牧師的感受。

年少時不接納趙牧師
我成長的母會是一間傳統的福音派教會,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歷史。年少時所受的教導,趙鏞基牧師是靈恩派,與自己教會的信念不同,少接觸為妙。更何況他的一些著作題材比較敏感,不為當時教會接納。在自己的印象中,趙牧師是教會中的異類(甚或異端!)。但在2004年的訪韓聖會當中,我與教會幾位肢體能親身在這位牧者的信仰、神學或實踐上有更多瞭解,卻有另一番的體會。

震撼心靈的崇拜
趙鏞基牧師是韓國首爾「汝矣島純福音教會」的主任牧師。這教會是一間滿有神同在的教會,是被聖靈充滿的群體。參加他們的主日崇拜那天,早上下著細雨,我們數十部旅遊巴士浩浩蕩蕩向汝矣島進發。主日的街道都是冷清清,但交通在教會附近已有點擠塞,原來去崇拜的會眾實在龐大,加上天雨路滑,駛車緩慢,街道便堵塞起來。幾經努力才能擁擠進入建築物內,心靈十分期待快點進到大堂內,參加一個跨文化的崇拜。就在拾級而上之際,大堂內已傳來敬拜的歌頌。一時記不起那一首詩,應是《普天頌讚》詩歌,不期然感動的淚水就掉下來了。心裡只感受到火一般的熾熱,空氣中蕩漾的是韓語詩歌,但內心卻能共鳴和應,一起頌唱起來。第一個感受是這教會的敬拜是神所喜悅的,未進入會場,內裡的敬拜能力(恩膏)已隨著空氣滿溢傾瀉而出,感染每一個朝拜者。

平衡的講道信息
趙牧師的講道都是十分福音派的,是正統的福音信息,信息都是圍繞「人生需要神」、「神是我們在天上的父親」、「要接受耶穌,順服耶穌」、「重拾神子民的身份」等。他指出天父選召 的子民,為要成就 在地上的旨意,是我們信仰群體很重要的身份。他很強調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贖,若不是藉著這救恩,生命委實沒有盼望。他亦強調聖靈在信徒生命中的重要,若果沒有經歷聖靈充滿,生活委實沒有力量。試問這融合三一神信仰的講章,與我們的基要福音信念會否差異太大呢?問題可能是每次宣講的焦點各有不同而矣。無怪乎他們的教會名字是「純福音」了。

認真的崇拜禮儀
純福音教會的主日崇拜禮儀與傳統教會沒有兩樣,唱的是《普天頌讚》,背頌的都是《使徒信經》。在進入禮儀程序以先有一段較活潑的敬拜讚美時段,會眾時有鼓掌打拍子;台上有敬拜舞蹈隊,二、三十人的管絃樂團,二百人穿上整潔詩袍的詩班;清晰專業的特大屏幕,直播主禮講者的實況並詩歌經文;事奉人員都穿著起整齊制服,謙恭有禮地接待每一位肢體;凡此種種,都瞥見教會在崇拜事奉上的認真及重視,全會眾都全情投入於整個個半小時的每一個環節裡,實在使人肅然起敬。

重視中國宣教工場
趙鏞基牧師給我的感覺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家,一位十分謙柔的牧者,一位很有能力的布道家。他建立的教會是全世界最大的教會,在過往五十年建立起七十五萬信眾,是神所重用的教會。他熱切敬拜,專心禱告,努力團契,可說是普世教會的典範。教會最重要的事工是差傳,而他們重點的宣教禾場是中國。純福音教會計劃,在中國每一個省市建立起宣教基地,傳福音與十三億中國人。這樣一間熱心宣教的教會,這樣一位疼愛華人的牧者,實在是值得我們尊敬及學效。

身體裡求同存異
趙鏞基牧師本月來香港祝福我們,為使香港看見神福音的大能,使生命得到盼望,成為我們的福音夥伴,這不都是我們教會的同一異象嗎?我承認彼此之間是有差異的,就好像已討論過好幾百年的浸禮與灑禮一樣。其實,我與我的同工也有差異,但我們仍是基督裡的合一教會,是主耶穌身體中的一個肢體,我們可以彼此祝福,彼此配搭,在社區中建立團隊,為要見證耶穌,使萬人歸主。

主實在喜悅教會進入合一的事奉當中,撇除我們的成見,走在一起敬拜神、見證神的榮美,傳揚天國福音。忘記我們宗派的分歧、背景的不同、信條的差距,只宣告我們是相信同一位救主耶穌基督,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不計較甚麼敬拜方式、禮儀程序,不分高低先後,安靜或嘈吵;為的是擁抱同一位主,使萬民歸向 ,這都是主所喜悅的。當合一實現時,我們便擊破了那惡者的攻擊,說基督教會不能走在一起、不能合作、彼此排斥的謠言。惟願我們在一個共同基礎信仰下,繼續擁抱我們的共通點,暫時放下彼此的差距,為要成就主所交付我們的大使命。希望六月十六、十七日見到大家的參與。

禱告之火更新教會
姚健偉(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牧師)

建堂超過150年的崇真會救恩堂,那座宏偉的灰色教堂建築,是西營盤著名的地標。而在屬靈上,她亦藉著不住的祈禱而經歷更新,成為中西區其中一家復興的屬靈地標。

13年前已有晨禱會
早在1991年,前主任羅祖澄牧師在訪問韓國教會後,便開先河地在教會開始了復興早禱會,逢週一至週五每日早上6時半至7時半舉行,初期反應熱烈,有近70人出席,甚至居於北區的弟兄姊妹都響應,可惜日子一久,無以為繼,經過一年多後便告取消。

週三晚的全教會祈禱會亦成為「雞肋」,參加的會眾不多,經常只有四位傳道人加上幾位會眾,最多亦不過十多人,並不理想。在90年代中更索性取消了,改為在主日崇拜前半小時有祈禱聚會,但焦點卻集中在為崇拜祈禱。

98年週三晚祈禱會恢復,以有號召力講員配合課程如「祈禱訓練」、「經歷聖靈」等去吸引弟兄姊妹參加,之後才有一小時祈禱聚會。初期有近60人參加,但隨著課程完結,參加祈禱會的人數亦下降至廿、卅人左右。

痛定思痛的謙卑
雖然教會事工算有穩定的發展,但牧者卻自覺內裡的生命乏力。事奉只恃才幹及計劃,禱告只流於責任,愛心亦缺乏和流於表面;同工雖努力推動事工,卻少有果效,神並沒有使用,令教會發展原地踏步。

在踏入21世紀的前後幾年,一班同工痛定思痛,在神面前謙卑,而神就帶領他們開始著重禱告。

訪韓燃起禱告火
03及04年,在不經意不是主動的情況下,神讓教牧同工與弟兄姊妹合共參加了四次訪韓聖會,韓國信徒祈禱的迫切與委身大大激勵了弟兄姊妹。回港後,姚健偉主任牧師個人開始每日晨禱的操練,隨後就鼓勵訪韓的肢體在教會祈禱會分享見證,並持續參加祈禱會。弟兄姊妹反應頗佳,週三晚祈禱會人數漸漸增加,在03年10月底為教會事工及方向的通宵祈禱會更「破天荒」有70人參加。姚牧師隨即祈求在同年年底會有超過100人參加,結果在年底12月17日的祈禱會,當晚參加人數達129人!而除夕夜的守歲祈禱會更有超過200人出席。

踏入04年,燃起的禱告火並沒熄滅,週三祈禱會參加人數穩定,而各牧區更紛紛開設了各自的晨禱會,其中少青區在週二早上6時45分開始的禱告會常有70位少年信徒參加,為各自校園的屬靈氣氛禱告,在璁假期間更超過百人。而中西區的教牧,亦從2月起逢週五舉行晨禱會,6月起更移師中環遮打花園禱告。

神祝福的服侍
禱告的更新令弟兄姊妹的靈命和各項事工出現突破,不但人數增加,事奉的心也增強,越來越多會友熱烈回應教會的事工,並主動關懷會友和未信者,努力傳福音。現時的救恩堂,聚會人數已比97年時倍增,且更成為一家走進社區的教會,熱切服侍中西區的居民,成為神所使用的燈台。

敬虔態度深深吸引我
張樹強(九龍五旬節會佐敦堂牧師)

訪韓期間有機會參加純福音教會及小組聚會,對趙鏞基牧師的教會有多一點認識。與其說趙牧師教會是非常靈恩,倒不如說她是非常著重禱告、尊主為大的教會。

我們在純福音教會門外守候了一段時間,就魚貫入場,很有秩序地坐下後,只見到台上有人帶領詩歌,台下一群韓人跟著唱詩、禱告,他們的唱詩與禱告和香港一般教會無異,沒有激昂的情緒,和叫喧的禱告聲,會後也沒有禱告服事的環節。在純福音教會內少聽到人與人交誼的聲音,朝見神是最重要,進入教會就來到神寶座前唱詩、禱告親近神,在神同在的氣氛中完結整個聚會。

參加家庭教會聚會也感受到他們尊主為大的態度。踏進某會友家中,主人稍作待客之道,表示歡迎,打過招呼之後,無論言語是否相通,大家都少有閒談,坐下就默默禱告,等候聚會開始。雖然不知道他們禱告的內容,但見他們敬虔的心,表明要先見神,後見人;先與神相交,然後才與人相交。小組聚會內容並不吸引,卻著重神的話語,或誦讀、解釋、分享,都環繞著神的說話,當中夾雜著唱詩;印象猶新是他們敬虔的態度。

對比港韓兩地教會
朱永生(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筲箕灣堂牧師)

過去兩年曾三訪韓國,每一次雖沒有甚麼超然經驗,卻有觸動心弦的經歷,特別在敬拜中很體會主對教會的愛及 應許的實在。回港後,神祝福我在牧養、待人和處事上,察覺自己有所改變。我和妻子兩人都向聖靈有更深的開放,亦在環境中察驗出神施恩及掌管的實在。這不只是理念及頭腦上的認知,更是像約伯所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當中的喜樂及信心增長,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知情意全人投入的敬拜
「訪韓聖會」的核心教導和信息是讚美、禱告、異象、更新、醫治、能力、合一和見證,講員多是韓國與台灣的牧者及教會領袖。信息中沒有高深的釋經學術研究,但他們對聖經的通透嫻熟及第一身的信仰生活見證,叫人肅然起敬。聚會很著重敬拜讚美與禱告,這些操練與講道占同樣重要的位置,不像一般傳統聚會對神的敬拜只是前菜,祈禱更是少得可憐。完備的崇拜是參與者知、情、意全人的投入,而不是只偏重聽道作理性的思考及分析。最重要是聖靈的啟迪及運行,讓我們在當中得著恩典。有些香港信徒對大聲同心禱告不習慣,但一位韓國牧者提及他們所經歷的苦難,叫他們深深領會到聖經中人向神大聲呼求的信心楷模,這已成為韓國教會文化之一。香港信徒的普遍現象是自覺豐足,卻看不見教會的荒涼,禱告時自覺性太強,沒有放開懷抱向神大聲呼求的推動力。保羅說︰「我們若果癲狂是為神,若果謹守是為你們」(林後5:13)。我個人以往也很不習慣大聲禱告,但在眾人都大聲向神呼求的環境中,反覺能安全地放開懷抱大聲向神呼求。現場的聲浪太大,除了你自己及鑒察人心的主以外,沒有人會留意到你內心真情的呼喊。在祈禱洞穴中的禱告,及深宵在信徒前輩們的墓園中禱告(一點也不陰深恐怖,因整個山頭都滿了禱告的人,人氣多於一切),是很深刻的經歷,叫我體會主耶穌所說一粒種子埋在地裡死了,才可結出許多籽粒來的意境。

置身其中的體會
當然「訪韓聖會」並不是「已經完全了」或「獨一無二、唯我獨尊」的屬靈經驗,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聚會及教導。一個四千多人參與的大會定必有安排不周及改善的空間;我們更不可高舉任何群體或個人,我也為主辦單位及領會者禱告,求主保守他們免受自高自大的試探。我們也不必完全認同講員每一個的教導及經驗(例如某些講員對方言恩賜的過分強調,我們便無須必然地跟隨)。但香港信徒這三年間參與「訪韓聖會」的人數逐年遞增,我想除了「趕潮流」這個表面理由外,更深層的動力應是過來人的第一身份享。他們體會過如何在簡陋的環境中與神相交,甚麼是數千人一起同心讚美的大軍,怎樣禁食禱告及經歷神醫治身心靈的大能,並與各地不同信徒作真誠的生命交流…等,這些都只能是你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得到的。

我的事奉榜樣
葉沛森(神召會禮拜堂主任牧師)

趙鏞基牧師是一個很有信心和異象、刻苦、懂得仰望神、有膽量依靠主事奉神,而又不斷進取的人。他所有的工作都是基於祈禱和神的話語。他是我事奉的榜樣。他最特別之處是每天肯用不少於三小時來祈禱。他不單傳講福音領人歸主,也為人祈禱醫病,神跡奇事跟隨著他,是一個各方面都能接納的布道家。我知道趙牧師近期身體亦有軟弱,已減少出席大型聚會,然而他仍願意來香港服侍。所以我鼓勵香港的教會應珍惜這次奮興布道會的機會,聆聽神僕人的信息,謙卑學習,領人歸主。

神的冒險家
班凱明(基督教國際神召會主任牧師)

我很榮幸認識趙鏞基博士30多年,他最特出之處,是他願意擺上極多的時間禱告,每天單獨尋求主的面。他友善、好客、平易近人、謙卑、品格高尚、目標明確,是一個屬神的人。他的服侍所產生的果效是有目共睹的。他是很多牧者的模範,能夠啟發他們從聖經角度去重新檢視自己在神面前的服侍。他能夠激勵和動員一般的教會會友,特別是婦女,每天願為神大發熱心傳福音和服侍。他注重聖靈充滿、醫治、恩膏的服侍和宣教。他為福音的緣故,自己成為神的冒險家,讓神在他身上成就大事,值得我們學習。

登山禱告的經歷
包潔蒂(基督教復興教會牧師)

任何到過韓國禱告山的人,都會說他們的生命被改變了。在那裡,我經歷到神的同在,以及各地眾聖徒齊來呼求主名所發出的力量。

就如詩篇24:3-5所說,只有「手潔心清」的人能登耶和華的山和站在 的聖所;只有聖靈的火才可以完全潔淨和改變我們。當我決定要去參加訪韓聖會的時候,心中已定意要尋求主。帶著期待去神的聖山,我知道自己將不再一樣。我知道我會面對面見 ,而我會經歷到基督肢體合一禱告的能力。

我的願望滿足了,每一天都是興奮的。在禁食中, 的同在使我的靈魂肉體壯健。我甚至可以在「客西馬尼園」徘徊,那裡充滿著神的同在和大能。當我登上山坡墳地處往山谷眺望,就看見山下建築物生長著很多紅玫瑰,就想起韓國30%人口是基督徒的事實。神已在韓國展示了 的救恩與大能。要親身體驗這點,就必須要被奇妙的主得著。與各國弟兄姊妹一齊祈禱,令我更明白合一禱告,會釋放 醫治萬國的大能。

神說只要我們親近 , 就親近我們。聖靈在我靈魂深處燃點起一朵火苗,就是更深入禱告的呼召。當我們帶著期盼及知道神必與尋求 面的人相見,我們自己、家庭、教會和城市就「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神使他成義。」因為「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是尋求你面的。」假如我們全心尋求 ,我們會尋見 。

第四天下山的時候,我仍然感覺到神與我同在。在市區的每一堂聚會,我亦感受到 的同在,看見 愛的彰顯而觸摸和釋放人。韓國教會確實知道如何藉著敬拜和禱告摸著神的心。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巴柝聲與安提阿宣教

17/06/2005 – 10 西彎月 5765
巴柝聲牧師   前 言︰安提阿事奉團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