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音傳給窮人

歐亦沛

兩年前我自神學院畢業,便到屯門的教會牧會。在這兩年裡,我有幸遇見為教會合一侍奉,為弱勢社群出力的教牧同工。他們為神的國度,為人的捨己精神,深深觸動我。他們的生命和工作,成了我這「傳道新丁」在牧養和神學上的反省和激勵。謹以這膚淺的反省,作為我對這群忠心同工的敬意。

歷史的回溯
西方社會在1750-1850年之間起了重大的變化,因著理性與科技的興起,就觸發了廣泛的工業革命。在工業革命的勢頭下,大批住在鄉郊的人湧進城 。於是,在擁有資本的中產階級以外,社會又新增加了另一階層,就是工人階級。工人階級的出現,帶來極大的社會影響。以荷蘭為例,工人生活困難-工作時間極長,兒童為補家計被迫工作。當時並沒有社會保障或支援,失業的人要倚賴家庭或教會的幫助。酒精成為很多人隨時的避難所。當經濟下滑,大規模的失業導致窮人階層出現。在十九世紀的中葉,荷蘭約有60-7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下。貧窮不再是個人慇勤工作或品格良好與否所導致的個別問題,而是社會問題了。 當時教會如何回應貧窮人?在鹿特丹的情況是,於1804-1909年間,城 的窮人被要求在專為他們而設的教會中敬拜-窮人的教會。那些來到窮人教會敬拜的人,會收到一張字條,上面寫著︰禮拜日。憑這字條,他們可以得到這一星期的生活供應。這教會成立於1804年,第一堂的崇拜講道是馬太福音11章5節下。講題︰有福音傳給窮人。

今日的回應
亞伯拉罕.古柏(Abraham Kuyper)在1891年第一次的基督徒社會工作者的大會上發言,說當富者與窮人對立時, (耶穌)從不站在富者那方,卻站在窮人的一面。 我會這樣理解古柏的言論,他無意用貧富為分野去分化教會及社會。我只想指出,在耶穌的年代,窮人並無世俗的權力可依可傍;可仰仗者,是福音及福音的主。耶穌對窮人的立場,表達著 對無世俗權力蔭庇的窮人的遮說C如果我們宣認福音及福音的主歷久常真,而教會為耶穌基督的代表,那麼,我們對窮人的立場,亦應作如是觀。

除了應作如是觀之餘,又有甚麼是我們應當如此行呢?毫無疑問,福音派的信仰留給我們重大寶貴的資產之一,是對福音宣講的執著。我們宣講十字架的救恩,耶穌基督的受死和復活及再來,這都是合乎基督教正統信仰的教義(orthodoxy)。我曾在崇拜講道中論到多加 濟窮人的行為時指出,我們在注重宣講正統信仰的教義的同時,不可忽略合乎我們正統信仰的行動(orthodopraxis)。那麼,讓我們再自我追問,面對貧窮人,甚麼是我們合乎正統信仰的行動呢?在我的教會04-05年度的異象分享中,教牧同工提到馬太福音9章35-38節︰「耶穌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人一般。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若憐憫是對困苦人的情感觸動,那麼,出去就是應當如此行的行動。

落實的行動
我們出去既是因憐憫所帶動,我們出去亦是為了憐憫。讓我們走出教會,走進社區,為困境中的人祝福,有福音傳給他們,為他們代求,也為他們真實的需要出一點力。我近日聽回來的見證叫我極受感動。有基督徒在屋村家訪時,遇到有人在狹小的家中,用拾回來的紙皮箱,鋪在水泥地上當作床來睡覺,結果有弟兄為他鋪地板。有中風的初信長者洗澡時因一時錯手,被熱水燙個正著,結果入了醫院,同工見他久不回來教會,兩次走去公園找了他,不果。感謝主有肢體走上門去找他,才知到他受了傷。這長者大受感動,就繼續返教會敬拜讀聖經。這就是有福音傳給窮人。

這些事件令我深切反省的是,不單是窮人的需要,亦是回應者的心腸和行動。這些人的需要不是經傳媒報導才為人知的,而是因著肢體同工經年累月地堅持關心窮困人的心態和行動下被發現出來;亦是低調地用心地回應。沒有傳媒的鎂光燈報導他們如何幫助這些人,他們也沒有在別人面前,在會友面前誇誇其談他們的善行,或藉此增加他們的屬靈身份的份量。善之所以為善,是因為是絕對的善。絕對的善,就是純為對方,沒有私利私心。在主耶穌眼中,一杯涼水的重要,在於對那口渴的小子適時供應,而不在遞杯者想得的稱讚或利益。這也是我們出去憐憫人時要學習的心腸。

弟兄姊妹,讓我們一起記住,有福音傳給窮人,不單在宣講合乎基督教正統信仰的教義,也合乎基督教正統信仰的行動。憐憫,出去;出去憐憫。這就是耶穌基督對窮人的立場.

附記
十二月十日,城 睦福團契會為屯門區的窮乏街坊舉行聖誕宴會,讓他們感受聖誕的意義︰,主耶穌為愛降生。我邀請你考慮認購懦O,使更多不明白,未經歷聖誕意義的困乏人,在這專為他們而設的聖誕宴會中,能遇到主耶穌。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婚姻家庭︰香港教會要正視同性戀運動

27/11/2004 – 14 基斯流月 5765
緒言這幾十年的同志運動在西方風起雲湧,近十年也劇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