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版影片:
耶路撒冷回归50年
“明年在耶路撒冷。”
犹太人在每年的逾越节及赎罪日会彼此说:“明年在耶路撒冷。”,为表达对重建耶路撒冷和圣殿,恢复祭坛仪式的渴想。
耶路撒冷希伯来字义
耶路撒冷Yerushalayim
由 Ir 和 Shalem 两个希伯来字组成,意思是“平安之城”。
锡安是否耶路撒冷的别称?
地理位置 | 圣经地理位置上:锡安是指大卫城,后来范围延伸至圣殿山。 |
今天的以色列:锡安山是指位于旧城之南的一座山,不包括大卫城。 | |
文学用语 | 在圣经里,锡安比喻为神的居所,或代表耶路撒冷。 |
(资料来源:http://www.biblestudytools.com/dictionary/jerusalem/) | |
![]() |
耶路撒冷近代史
年份 | 事件 |
1517-1917 | 鄂图曼帝国占领 |
1800-1900 | 俄国及欧洲出现反犹主义,两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居至巴勒斯坦地。 |
1896 | 犹太復国主义之父赫尔茨出版《犹太国:解决当前犹太人问题的一项尝试》主张拥有属于犹太人的国家,否则民族不能长存。 |
1897 | 第一届犹太復国主义者大会在瑞士巴瑟尔(Basel)召开,同时成立“世界犹太復国主义组织”。 |
1917
|
鄂图曼帝国在一次世界大战大败,英国攻入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同年11月英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表示英国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 |
1920
|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基于《贝尔福宣言》,国际聯盟委任英国托管巴勒斯坦地。 |
1920-1948 | 英国托管 |
1947 |
|
1948 |
|
1949 |
|
1967 | 六日战争:在埃及威胁下,以色列在6月5日先发制人发动战争,其他阿拉伯国也加入。以色列在六日之内战胜,并成功夺回旧城及其他地区,自此拥有东西耶路撒冷的主权。 |
1980 | 以色列政府订立“耶路撒冷基本法”,正式确认耶路撒冷为“永远不可分割的首都”。联合国表示反对。 |
1988 |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其首都。 |
以色列立场:
- 犹太人与耶路撒冷的历史渊源,早于伊斯兰教的出现。
- 巴勒斯坦自治组织在1964年成立时,当时宪章没有提到耶路撒冷,到以色列夺回耶路撒冷后,才在1968年的宪章上补加耶路撒冷。
- 1948年以色列和约旦在耶路撒冷停火后,双方军官在耶路撒冷地图上用铅笔画出不准确的停火线,成为1949年两国停火协议。
(资料来源:以色列外交部 Israel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
巴勒斯坦立场:
- 要求以色列恢复1967年6月前的边界,退出东耶路撒冷,将要成立的巴勒斯坦国定都在耶路撒冷。
- 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 在以色列独立前,穆斯林已世居于耶路撒冷。
- 以色列“强占”耶路撒冷是不合法的。
国际社会立场:
联合国 | 反对“耶路撒冷基本法”,不接纳以色列在1967年划出的国家边界,主张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 |
欧盟组织 | 支持联合国方案 | |
天主教 | 倾向支持联合国方案
早于联合国的分治方案,1948年,教宗庇护十二世呼吁世界各地信众促使政府支持国际社会管治耶路撒冷的方案,。(资料来源: H. Eugene Bovis, The Jerusalem Question, Hoover 1971) |
|
反对耶路撒冷分割:
|
2017年十个联合国成员国反对联合国分割耶路撒冷的决议: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德国、希腊、乌克兰、立陶宛、巴拉圭、多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