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吩咐我们使万民作主的门徒,所指的不只是传福音使个人得着救恩,更是要将天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带进社会各个领域,使未信者也遵行。教会不只在教会的建筑物内治理,更要在全地治理,在社会各层面中彰显神的国。

关于转化的特质 |
§ 耶稣在世上所做的,是要将天父的属性与本质转化为具体的、与地上有关的事物;将天父的爱转化为行动,使天父为世人所认识。
§ 教会要完成大使命,就需要将无形的属灵体验和品格转化为地上有形的行动,为地上国度带来改变。 § 圣经里共有132处记载耶稣在公众场合露面,当中有122处在市集;而所记载40件使徒所行的神蹟中,有39件发生在公众场合。从耶稣与门徒的服事我们可以看见,神的国度跨出教会,进入社会,转化文化。 |
教会转化文化的步骤 |
1. 有系统地训练天国儿女
天国儿女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父亲的心愿,学习像父亲那样去爱人,言行有父亲的样式,并顺服权柄,能够将父亲的形象和特质呈现出来,并吸引世界去认识我们的神。 当信徒的生命仍处于孩童阶段,他们虽是承受产业的儿女,却与仆人无分别。(加4:1-2)教会要有系统和策略地建造和装备信徒,长大成熟,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受呼召的领域,效法耶稣,带着圣灵的能力和天国的价值观进入社会,同时在属灵和自然领域发挥双重治理功用,成为得着社会的得胜者和历史创造者。 |
2. 在社会树立制度
神呼召教会为万民施洗,就是让整个社会“沉浸”在天国的价值观与原则,以致开始认同父、子与圣灵的工作,并且与神立约。 教会需要将社会不公义的系统和奴役人的制度连根拔除,以属神的公义系统取而代之。根据圣经的道德与价值观,教会在社区和国家中树立制度与典范,同时斩除当地的邪恶思想。若社会中有需要,不只在讲台上谈论,更要成立小组去解决特定的问题,在社会实践价值、制度与方案,或有策略地将领袖放在政府,影响立法。 |
3. 差派儿女渗透文化
耶稣教导我们,拣选少数极为忠心的人来影响整个文化,透过一小群关键的人能翻转整个世界。教会的一小群若能同时在教会与社会上发起运动,并且持续地专注与投入,文化会随着时间逐渐改变。 耶稣将天国比喻为芥菜种(太13:31),教会应运用耶稣基督的模式来渗透文化,差派儿女像种子一样,占领具影响力的位置,创办能带来影响力的组织与企业,将天国的价值观有系统地加诸于社会。 |
4. 持续发展和影响
教会发起的潮流必须继续发展,使会众持续增长至最大化,并以此方式向社会推广这些潮流,进而成为当地或国家的运动。 例子:乌克兰基辅教会中特定数目的会众,在他们的车子漆上耶稣在十架受死的图样,以传扬耶稣之爱的工具。当他们在社区中这样做,未信者开始认为这是一种新流行,也开始在车子漆上同样的图样,有许多人也因此信了主。 |
参考资料:《天国转化训练手册I》,德瑞克.施奈徳著,林文英、秦蕴璞译,台北国度使徒性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