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徒灵性状况 培训成熟信徒作领袖

伯特利神学院柏祺城市转化中心及福音证主协会于12月7日起,一连两周举行“香港基督徒灵性状况”研究发布会。7日由吕庆雄博士(福音证主协会副总干事)主持,以及郑佑中牧师(观潮浸信会堂主仼)回应,并以牧者身分现身说法。聚会采双线形式进行,与会者大多为牧者同工。

是次研究以网上问卷形式进行,共收集到2,000多份回应。目的是要了解信徒灵性状况及成长因素。受访者大部份为有学识的女性,年龄介乎18至60歳。大部份人有超过15年的教会生活,几乎每周都会参与教会崇拜。吕表示,研究结果不代表全香港教会,因未顾及没有稳定教会生活的信徒。郑补充指,神赋予人自由意志,灵性状况属个人观感,教牧却很想从中找出线索,帮助信徒成长。

关于“最能形容自己灵性生活”,认为“我和耶稣有实在的关系,让我生命有所不同”的人占四成;认为“我和耶稣有亲密的关系,每天都让我的生命有所不同”只占一成半,这个落差值得深思。成长进度方面,近四成受访者认为成长步伐合适,大多每天与耶稣有亲密关系。另有近四成是成长稳定和缓慢,而当中部份是年轻人。

吕分析指出,年轻人自觉成长缓慢原因是生命周期进入职场,加上社会事件冲击,便对教会及灵命体认到不满足。研究结果显示灵命成长与个人立志有关。郑表示自己还未能完全掌握到年轻人的思维,“有超过四成18-29岁的人认为自己成长缓慢但稳定,数据正面。我们要反思教会支持是否足够?现今大部份年轻人不再以为有形有体建筑物才是信仰群体,自觉成长不足会不会是敎会灵命标准偏高?年轻人灵命还幼嫩,教会所安排的活动未必符合实际需要。郑强烈感觉到年轻人不被满足。

按数据分析,吕发现教会崇拜对灵命程度和信心成熟程度至关重要。超过八成受访者崇拜结束后,经常或有时会感到与神连结。除圣经外,参与崇拜及团契生活,最能帮助灵性成长。郑表示数字令人鼓舞,“本以为社会动荡、移民潮等因素会影响灵命,参加崇拜只是一份责任。”疫情后,教会大多改为线上崇拜,要操练肢体预备自己,所以特别强调线上同步崇拜,分别时间给神。重要的是,与神连结之后要有回馈行动,生命得建造后,再去建立别人生命(build in and build out)。个人操练永不会只属个人,必须到群体展现出来。

研查又发现受访者每月常见面的人是教会弟兄姊妹,包括所属教会或教会以外的牧者。郑表示,传道牧者要反思自己的位分和角色。按比例,1位牧者要面对100名会众。教会高度组织化,牧者未必有时间与每位会友同行,弟兄姊妹互相建立作领袖,所以牧养工作不再是传道人专责,成熟信徒会成为将来的柱石。何况现今香港缺乏同工,培养教会成熟信徒,效果更为显著。

有与会者问到,调查发现“崇拜”是关键元素,当如何安排崇拜,才让人经历神的同在?吕博士回应,“崇拜主席是关键人物,事奉人员训练及崇拜排练都非常重要,问题不在于信息内容,而是信息传递方式。”陈敏斯博士(柏棋城巿转化中心总监)补充,有些教会快速增长,是因为会细心思考台上讲的每句说话,崇拜环节的点点滴滴也会检讨,事奉人员就像导演,又像园丁,去发掘、栽种,得出的方向是事奉团队与会众互动的结果。吕总结这次研究,不同宗派有不同的期望;问题不在于活动多少,而是分享内容;不一定要分龄牧养,善用外面资源值得考量;关键是调整优先次序。

(台湾国度复兴报记者赵锦汉报导)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重建大卫帐幕”列国汇聚  预备亚洲复兴 从合一开始

26/12/2021 – 22 提别月 5782
12月12日,“重建大卫帐幕”列国汇聚,邀请了灵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