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会对犹太事工的反思

 

文◎吴献章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专任教师

华人教会近来关心宣教,尤其是对犹太人宣教,这是好事,更是美事。从几个角度来看,基督徒确实该关心犹太事工︰

从神学角度看关心犹太人

从启示论角度看,旧约乃犹太文士所誊录、传承,旧约正典乃从犹太人而来,没有犹太人就没有旧约正典。由此看来,圣经无误论不是基督教无中生有的自我宣告,事实上是建立在人证(文士的忠心传承)和物证(死海经卷的以赛亚书,与马索拉文本所载完全一致),这千年历史客观的双重证据上。犹太人因为从小浸淫在这特殊启示中,因此特别聪明,单单箴言的导论(箴一1-7),就足以启发教育当局如何建构栽培更为聪明智慧的下一代的方法。从新约来看更是叫人称奇,耶稣的学生绝大部分连加利利小学都没能毕业,但他们所写下的新约圣经书卷,却是两千年以来的学者还研究不透的丰富!从人类族群角度看,确实没有犹太人就没有圣经,人类也就得不到真智慧!

从救恩论角度看,人类亏欠了犹太人,因为救恩确实是从“犹太人出来的”(约四22)︰

(一)耶稣和初代使徒是犹太人,犹太的历史乃人类的救恩历史。华人必要谦卑一点,不能因为种族庞大,就一厢情愿地抱持民族主义的情怀,认为中国文化中已印证了特殊的启示。(宣称约一1所宣告的太初有“道”,就是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神一直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而非孔子、孟子、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的神,因此外邦人“不可向旧枝子(犹太人)夸口”(罗十一18)。

(二)保罗在以弗所书二章11-12节中已有清楚的陈述︰犹太人之外的其他各种族,没有神、没有盼望,是应许的局外人。自由派所提倡的“故事神学”宣称各民族都有救恩,否定基督乃人类得救惟一的管道,乃至试图推销“五教共和”,这些观点完全不合圣经真理。“救恩单单从犹太人出来”的绝对真理,不可能被“本色化与处境化”所相对化或冲淡、淹没、解构。

(三)Hans Kung和Karl Rahner两位天主教学者,无条件地肯定别教的文化,称异教徒为“匿名基督徒”(Anonymous Christians)或“准基督徒”(Pre-Christians)。他们借着对异教文化的实质认同,试图在形式上消除基督教名号的对立,这种方式不仅基督徒不敢苟同,连异教徒也觉得太过霸气──他们焉肯在毫不知情下被基督教“吃掉”,并被冠以“基督徒”的称号?彼得的宣告“除 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12)不可能被“打折”贱卖的!救恩只有“从犹太人中出来的”一条路,圣经绝对没有普救论“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讨价还价空间!

从神的属性看教会应有态度

从神的属性角度看,犹太人身上可以看到神丰盛的属性,因此教会该以还债的态度来回应犹太事工︰

(一)爱︰犹太人的历史,就是神如何爱罪人的真实写照。犹太人从出了埃及、进到迦南之后,无论神如何差派先知劝诫,他们却总是刚硬,直到被掳;但是神仍然一再地给机会,包括以色列的复国。历史上从没有任何一个邦国,可以在亡国二千五百年后重新复国的。犹太人的历史突显了神爱的属性。

(二)全能︰1948年以色列复国,不仅说明了犹太人是一个奇特的民族,更说明了犹太人的神乃奇特的真神, 主宰人间历史(history is His story),正如同 应许并应验犹太人从被掳到归回一样(赛四十九22-23;徒一6)。人间没有任何权柄可以借着杀害犹太人,而妄想因此废去神的应许,那屠杀以色列人的希特勒终究败亡,就是第二千禧年的历史明证!

(三)怜悯︰神不仅全能、独行奇事、主权在握,更是慈爱无比, 容许外邦人成为 的子民,本来是野橄榄的,却可以成为橄榄树的一部分,而且在犹太人信主之前,先尝主恩(罗十一)!神乐意叫外邦人知道,在基督里荣耀的盼望,即使外邦人也有分(西一27)。

(四)信实︰保罗书信中,清楚地呈现了神的救赎计划,乃经过三千多年前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犹大、大卫,一直到耶稣才显明出来(加三16);之后福音传给远处的人和近处的人(弗二17),并不分犹太人或外邦人(加三28),一如 在三千年前的应许(创十五5、十七1-7)。信实的神果然说话算话。

(五)全智︰保罗从神的启示和自己多次旅行布道的经验,体会了神乃借着外邦人归主,来激动犹太人得救(罗十一25-28)。行笔至此,保罗不禁用赞美结束罗马书的前半部︰“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罗十一33-36);接着保罗将这赞美转为呼召︰“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罗十二1)。神儿女能蒙恩且被感动奉献,完全出于全智、全善、全能神的救赎杰作,而这种种都与犹太人有关。

历史中的极端与当代反思

然而,两千年来教会是否参与了犹太事工?这问题与犹太人在末世的地位息息相关。从末世论的解经史看,教会其实走在两个极端。一派主张在耶稣的两次降临之间,犹太人的地位已经式微了(如安息日会的LaRondelle,和初代教父Marcion),这一派发展出来的末世论,就是主张“神在旧约的应许已经完全被教会所取代”的无千禧年派,他们强调犹太人在救恩历史中的地位已经“功成身退”,不会再有一席之地。另一派主张“以色列在末世的地位不能被取代”、“神为了犹太子民将在地上建立千禧年国度”,这论点后来发展出千禧年前派,其中从弟兄会发展出来的时代派更强烈支持犹太复国与圣殿重建。因此1948年以色列复国时,时代派就认定耶稣再次降临的时机快到了(参太廿32-33)。

这两个极端的观点,仍然左右著教会是否该参与犹太事工。无千禧年派对犹太事工倾向于不闻不问,早期美国教会历史甚至还出现“美国乃领受盟约的新以色列民,神的应许已经完全转给美国”的论调,这“盟约”论调的根虽被爱德华滋所拆毁,但是影响所及,让美国的一些立国元老们仍认定,自己是在建造神的新盟约子民。另一方面,千禧年前派对于犹太人的一切“情有独钟”,主张必须不顾一切保护神的选民,某些教派(灵恩派和基要派都有)甚至还认为“任何支持犹太人的教会必然兴旺”,“教会不兴旺乃因为忽略了犹太人、犹太事工、甚至犹太国”!

教会该如何看待犹太人?这是个千古问题。一方面,多少因着使徒们的教导(如彼前二13-14、罗十三1-7),犹太人误以为早期教会对犹太人受罗马的逼迫,以及犹太“复国”的计划,完全漠不关心,不论是主后70年圣殿被毁(希伯来书主张,圣殿的地位已经被真正的大祭司耶稣所取代,因此基督徒不那么“在乎”圣殿是否被毁),或主后132至135年之间Bar Kohba的反动(基督徒有清楚的“两国论”视野,因此宁可背起“十字架”,而不愿兴起“十字军”),因此犹太人对教会心存芥蒂(遂自行将旧约圣经翻译为希腊文,免得犹太子女被基督徒所用的经典“同化”了),一直到今天。

此外,中古世纪还存在另一个极端,就是教会关心地上过于天上,因此被有心人士所主导而引爆了十字军东征,教会也被牵扯进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间,那几千年来剪不断的“以撒、以实玛利”历史仇恨中,导致穆斯林长期以来对福音的反感和反动。如今,离开神已经很远的欧洲国家,都怕那些“借着殉道以得阿拉奖赏”的伊斯兰教徒报复,纷纷主动切断他们祖宗信仰的脐带,并与美国保持距离,免得自己也代替犹太国,吃了冤枉的子弹,成为伊斯兰教徒报复犹太人的“替死鬼”。从这些历史极端中,我们可以看出,教会对于犹太人的观点,牵动着整个教会的“命运”。

从罗马书九至十一章来看,犹太人在末世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可能被抹灭。那么,教会这“野橄榄”该如何关心犹太人这“旧枝子”呢?首先,最根本的问题必须厘清︰神儿女最该感恩的对象不是犹太人,而是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后裔的弥赛亚耶稣。神赐福的主要管道,并不是犹太人,而是亚伯拉罕后裔的君王耶稣(创十七6),就是那位摩利亚山上的羊羔所预表的耶稣(创廿二)。在救赎的历史中,犹太人只能算是配角,他们的真正角色,是要成为万国的祝福(创十二1-3),而不是静待万国向他们称谢。该称谢、屈膝的对象是耶稣(腓二10),不是犹太人!

诚然,罗马书因信称义的高潮(罗九至十一),乃以犹太人为例证。圣经的救恩舞台上,确实演着犹太人的剧情,因此教会对犹太人不闻不问,实不相宜;但是另一方面,任何参与犹太事工的人,不必借着与犹太人的血缘关系,刻意标榜犹太人如何特别,免得陷入帮犹太人邀功的人本主义和相对主义窠臼中,其结果可能激发反闪思潮!此外,教会更不可对犹太人“情有独钟”,乃至对于当今犹太政权隔离、压制巴勒斯坦人的作为全盘认同,甚至“纵容”(当然,双方都有责任,且都卡在“以牙还牙”的心态中),因而导致穆斯林对教会更大的反感,阻碍了福音事工。

教会应否关心犹太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著名哲学家Martin Buber和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犹太异议分子,他们都强调犹太人居住的地方,不应该有人因此得被迫离开家园。曾被希特勒逼迫而逃亡的爱因斯坦,体会到“受害者”的苦境,不希望因为犹太人的建国而产生“受害者”,他还主张︰“我更乐意见到与阿拉伯国家和平共存,甚于创建一个犹太国家。”这些观点对于中东当今局势虽然于事无补,但是却具有省思作用︰教会是否因单单想帮助犹太人,而失去更广大的穆斯林族群?教会是在帮助犹太人复国、建国,还是帮助犹太人信耶稣?教会是否因为信仰上有“血缘”关系,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支持神的“选民”政治上的一切作为?教会是否认真执行“神爱世人”的普世宣教任务?

不要误会,教会当然得关心犹太人。但从圣经来看,教会对犹太人所该关心的,应当完全在于福音(罗十1)。对以色列当局,教会不一定要感到亏欠,就如同对于伊斯兰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国家,教会不一定要感到亏欠一样;但为了福音的缘故,我们对犹太人、穆斯林、佛教徒等都要同样背负亏欠(罗十三8)。教会不该成为“排犹主义者”,但也不要成为“排伊主义者”;教会宣教的立场必须是超文化、超区域和超种族,不该选择站在任何族群的一边,教会只选择站在神这一边!教会要更关心神要我们关心的,过于人间任何政权和种族。

从经济角度看,保罗确曾帮助过犹太同胞,且鼓励外邦教会帮助他们︰“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罗十五27)这里保罗所指的“他们”,并非不顺从主的犹太人(罗十五31),而是耶路撒冷的教会(参徒十一29、加二1);因此,宁可将钱奉献给犹太、巴勒斯坦的教会,乃至伊斯兰地区的教会,也不需要奉献给以色列当局。从这角度来看,教会不需要毫无条件地帮以色列政府背书,更不该被以色列政府“收买”。教会该关心的是犹太人归主,远过于犹太人的建国。

从祷告来看,教会该为神所爱的犹太人祷告,并积极投入犹太宣教,正如同为神所爱的世人祷告和投入宣教。但要留心,不因为了犹太宣教,而牺牲了对其他族群的宣教。保罗说︰“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罗一14-15)并不是过去一些基要派所主张的“情愿尽我的力量来帮助犹太复国。”

从启示论角度看,神确实用犹太人写圣经,但是神也用外邦人写圣经,路加就是一个明证,可见并不因为是犹太人,所以才有资格写圣经,箴言中也有外邦人的名字被放进经文中(箴三十、三十一)。犹太人并没有比别的民族更尊贵、更该被爱。教会不要走入Bultmann将“神学”扁化、简化为人类学的覆辙,把超越种族时空的信仰给种族化、族群化、区域化了。

更广大的穆斯林族群宣教

教会当然更不必为了更广大的穆斯林族群,而一味讨好这族群的一切所做所为。英裔中东杰出历史学者Bernard Lewis在《哪里出了错?》一书中曾提醒,穆斯林世界该从诘问“是谁陷我们于此困境?”的归咎别人观点,转化为“我们如何矫正?”的自我反省,这位知名的普林斯顿大学中东研究教授,从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宗教体系和改革等角度分析,帮助读者(尤其是穆斯林读者)从自己的禁锢中释放出来,免得用恐怖主义来对待西方世界,以仇恨来舒解长期的屈辱。其实,华人信徒早就可以从中国五四运动学到这功课︰人类会因为自卑于受欺压而“恼羞成怒”,遂走上“义和团”式愚蠢、自杀的反动。穆斯林国家其实就是处于这种心态,而兴起自杀式的报复行动。

然而,西方世界似乎仍未能被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所唤醒,并没有记取过去曾欺压穆斯林而付出惨痛代价的教训︰“摇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样,激动怒气必起争端。”(箴三十33)那珍惜自己生存权的犹太人,更没有从二次大战,特别是旧约时代三次被掳巴比伦的历史中学到功课,继续“以恶报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事实是,在这个犹伊间的冲突过程中,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等同于引发了第二次“十字军”(至少对穆斯林而言,特别是严格教义派的人),西方人往穆斯林世界宣教的事工大受挫折,伊斯兰事工的重责大任确实该由亚洲(特别是华人)来承接。华人教会在承接伊斯兰事工时,千万不可重蹈过去人类历史的覆辙。

九一一事件后,西方宣教士对穆斯林的事工被迫进入停摆和交棒状态时,承接的华人教会不要因为偏颇犹太人,错失了神给地上万族的福音任务,乃至引起伊斯兰教对基督教国家的仇恨,妨碍了福音的广传。华人教会必须认知的是,往伊斯兰国家宣教的路,不应局限于单单一条“丝路”,需要开辟其他多样化的管道,一棒接一棒、长期祷告并在各行各业多方投入。华人领袖更不可抱着速成的观念,以为从“丝路”通往伊斯兰教最松动的土耳其,再推进到耶路撒冷,即所谓的“将福音传回耶路撒冷”,就可以“迎接耶稣第二次降临”。

犹宣、伊宣、与普世宣教

要让穆斯林和犹太人归主,绝非一条丝路可以克竟全功。华人宣教事工(包括透过丝路往耶路撒冷者)都必须留心︰

宣教的目标当然是万民,包括了犹太人和穆斯林(实际上,已经有这样委身于穆斯林作宣教事奉的,很值得华人信徒参考),千万不要有意无意地绕过任何种族(例如穆斯林族群)。没有将“福音传遍天下”(太二十四14),单单偏执于将“福音传回耶路撒冷”,是不可能“强逼”耶稣第二次降临的。

不要将所有宣教的“蛋”,统统放在犹太人这“篮子”里,免得“回归耶路撒冷”这么美的末世论盼望,沦为有心人士挪用为募钱的口号。宣教事工当然是“细水长流”,特别是专业人士的投入,不能单以业绩来决定策略,然而教会领袖仍须留心的是,信徒的奉献是否真正用于各样宣教需要的刀口上?

从罗马书十一章来看,世上所有族群中最刚硬、最后才信耶稣的,不是华人,不是穆斯林,而是犹太人。宣教需要有策略,不能单有热心,免得所有的焦点单单对准犹太事工,而白费了功夫(反过来说,华人教会投身宣教的信徒比例仍然太少,包括犹太事工)。其实这样的挫折,保罗早已经历并且提醒过我们(罗九1-3),教会不需要一味地浪费时间和人力,迳自朝着这一条冤枉的单行道上奔走。

单单注目犹太事工,除了浪费了人力、财力之外,可能还会在“使万民作主门徒”的大使命上交了白卷,那才是宣教事工最大的悲剧!瞧,保罗虽然经历同胞拒绝福音的挫折,但他从来不曾因犹太人的心硬,而停止向外邦宣教的脚步(例如徒十七)。

归根究底,宣教的基础不是民族主义,华人教会不要让犹太事工建立在犹太民族主义上(若然,必会引生出相对主义、人本主义,导致宣教的视野变得狭窄、偏激),而是建立在三一真神的神学上。华人教会所熟悉的戴德生,他到中国来事奉的名言,或可作为华人教会宝贵的箴言︰“假如我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假使我有千条性命,绝不留一条不给中国。”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常被忽略的这一句,它才是宣教的核心神学︰“Not China, but Christ!”(不是为中国,而是为了基督!)犹太事工的基本理由,不为犹太,乃为基督!

(转载自台湾国度复兴报)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土耳其恐怖分子潜入教会 阴谋被揭破

04/02/2013 – 24 细罢特月 5773
  “巴拿巴基金”的消息指,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