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篇看悲喜交集的人生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傅筱 台北報道】由環球聖經公會主辦,黃朱倫博士(見圖,傅筱 攝)主講詩篇聖經講座於11月12日在雙連長老教會舉行。黃博士說,每到歲末年終,回顧過往雖然歷經風雨,結論卻是「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如同詩篇中的各卷,詩人有喜樂與流淚的時刻,但總結都在讚美耶和華,因為神的恩典從未離開。

環球聖經公會國際總幹事黃朱倫博士從詩篇的結構、個人哀歌與基督的關係3個面向看詩篇。詩篇的文體類別可分為︰讚美詩、哀歌、感恩詩、信靠詩、君王詩、智慧詩、其他共7類。其中哀歌與讚美詩最多,哀歌集中在第一、二卷,讚美詩則集中在第四、五卷。由此看來,人生上半段都充滿著哀歌(一~二卷),下半段(四~五卷)則以讚美為多。黃博士說,詩篇編者有其目的,雖然人生充滿悲哀,但仍以讚美神結束。他說,詩篇的希伯來聖經名稱是tehillim,意涵為頌歌與讚美。

最後黃博士表示,詩篇指向基督。他從詩篇中哀歌的特色對比福音書中受苦的基督為例︰「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新譯本詩廿二1)與「他們彼此分了我的外衣,又為我的內衣抽籤。…」(新譯本詩廿二18)都應驗在耶穌的身上。黃博士說,新約引用舊約的一句話代表引用通篇,例如,「他們在我的食物中加上苦膽,我渴了,他們把醋給我喝。」(新譯本詩六十九21)新約中提到「我渴了」(新譯本約十九28),清楚描繪在耶穌身上發生的事。

最後黃博士表示,耶穌的愛突破了哀歌的瓶頸,成為最美的見證,這是神所賜最大的抗逆力,能徹底除掉人世間一切的仇恨。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香港醞釀建立宣教村 讓退休宣教士住有所居

15/11/2011 – 18 瑪西班月 5772
宣教村第二次公開祈禱會(宣教村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