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基讲座︰基督教与中国的冲突与融合

 

【记者王希雨报道】中大崇基学院神学院教牧事工部6月27日举行讲座,由该院副教授邢福增博士以“基督教与中国︰相遇、冲突与融合”为题,对基督教来华后与中国社会发生的冲突作简单的描述。

历史学者吕实强说︰“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吵架了一百多年,却从来没有见过面。”邢博士以此为引言,指出历史上基督教与中国在文化和政治上出现颇多冲突,部分出于误会,但也有实在的矛盾,其间不乏学者希望调和两者的关系。

曾几何时,中国人认为基督徒和中国人这两种身份不可能并存,“多一个基督徒,就少一个中国人”,这个观念在二十世纪初期很普遍。邢博士指,当时在中国人眼中,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是分不开的,在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背景下,基督教是乘着西方浪潮来华的,惹人反感,加上中国文化中的确有与基督教价值观不合之处,因此冲突是无可避免的。然而,中国人同时羡慕西方的强盛和先进,实质上对西方有复杂的情意结,既“迎”又“拒”。

邢博士指出近代历史上中国人反对基督教的3种层次︰

(一),文化主义
在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文主义下,中国人对人性有乐观的看法,虽然承认人性有不完美的地方,但相信人可靠己力救自己,达到自我完善成为圣人。因此,中国人很难明白为何需要耶稣的帮助。在民间,善恶皆有报应的观念十分流行,中国人很难明白为何恶人做尽坏事后,信了耶稣,罪就一笔勾消。总的来说,在中国人看来,有高尚德行的人若不信耶稣,就没价值可言,这等于否定中国人对道德的追求,造成对基督教有不可理喻的观感。虽然今日中国人不多奉行儒家,但自我完善的意识相当普遍,在这方面与基督教仍有冲突。

(二),秩序意识
基督教来华后对中国社会的秩序带来各方面的冲击,特别是禁止拜祖先、娶妾等教导,除惹起反感外,更影响一些人的利益,曾经有人为此造谣中伤西方宣教士。今日中国没有娶妾和其他不合圣经的习俗,过去的许多冲击相对地缓和了。

(三),国家主义
在20世纪初期,中国人视基督教传播为帝国主义和文化的入侵,与爱国精神有冲突,因而引起民间的反对。另一方面,中国人抱持“无事献恩勤,非奸即盗”的心态,对远离舒适生活、深入内地乡间的西方宣教士起疑心,善事也当成阴谋。这种反基督教意识现在已不多见,今日却反之而行,中国正与美国建立友好关系。

虽然历史上基督教与中国有持续的冲突,但邢博士说,历年来也有不少的中国基督徒学者用不同方法尝试让基督教融入中国社会,他们基于对中国的需要有不同的观点,就以不同的方式描绘耶稣基督,例如完美道德典范、社会改革者、社会革命家…。他们力图证明基督教对中国有独特的贡献,以此解决融合的问题。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仍有待探讨,邢博士鼓励有兴趣深入认识有关科题的信徒可报读崇基开办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凭课程”,现已开始招生。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可能思想之父”被赶出水晶大教堂董事会

28/06/2011 – 26 西弯月 5771
萧安珀(左)、萧律柏(右) (网上图片)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