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城地震的省思

 

文◎李家心

2月22日下午接到一則簡訊,說基督城又發生強震,有許多人傷亡……。

緊接著從各種媒體的報導,還有與當地牧者的聯繫中知道災情慘重,一座有電視台和其他教育機構共同使用的六層大樓全垮了,作為基督城地標的那座大教堂也嚴重受創。聽著、看著新聞報導,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去年9月4日這城才遭受7.1級大地震的侵擊,但當時沒有人死亡,舉世驚歎這真是奇跡,不僅紛紛推崇這是拜紐西蘭卓越的公共建設之賜,也覺得這稱為基督教堂的城市有基督保佑真是與眾不同;然而就在各項復原工作順利進行,居民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之際,又發生了6.3級的地震;強度雖不及上次,破壞力卻遠遠超過,建築物倒塌,公共設施損毀,一下子就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人們受到的震撼與驚嚇可想而知!

不少人認為上次地震後至少可以平靜一段日子了,就算有餘震也不會太厲害,為什麼半年不到又遭強震重擊?而且受創最重的地方又是市中心最繁華的商區和大教堂,對此地震專家當然已有合理解釋,但仍有很多人對這樣戲劇化的轉變感到不尋常,好像不只是自然現象或關乎巧合運氣的問題而已,似乎還有更特別的意義隱藏其間。

若歸因於超自然力量,可能又有人向上帝揮拳抗議了︰「崢慈愛的神,為什麼容許這事發生?」「他們有何大罪,要受如此懲罰?」……
對於基督徒來說,你會想到什麼呢?

「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又是一次馬太福音24章的印證?

或是認為基督城已經離基督太遠了,以致失去基督的保護?

「離基督太遠了」的確是許多人共同的感受。在與當地教會的幾位牧者和基督徒電話聯繫時,他們都語重心長的提到,基督城雖以基督為名,但在太多方面都遠離基督了。

一百五十年前,來此拓荒的先驅者幾乎都是敬虔的基督徒,他們的生活凡事都以基督為依歸,連城市規劃也是以大教堂為中心,他們是如此尊崇基督,以致這座城就以這神聖的名字命名(Christchurch,直譯就是基督教會或教堂),這城也非浪得虛名,經過一百多年的悉心建設,還贏得了「上帝的花園」美譽。

但近幾十年來,這座城越來越名不符實了,人們不去教堂聚會了,各種休閒娛樂、運動比賽吸引了大量信徒離開教會,市中心的大教堂雖然很多人進出,卻只是觀光客雲集的景點而已,就連每年聖誕節的遊行也成了聖誕老人和各種宗教大顯身手的機會。這種事實的確難堪,但如果說基督城是因此比其他地方更有罪,那倒未必,有許多國家與城市的吸毒、暴力、賭博、同性戀、放縱情慾…,比基督城嚴重多了。

如同主耶穌論到西羅亞樓倒塌之事︰「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13:4-5)這讓我們看見,不論當時的西羅亞樓或今天的基督城,並不是因為罪惡更多而遭難,因此我們不能以罪有應得來論斷。

然而,這些事情的發生實在具有強烈的警世意義和屬靈提醒︰

一、要住在基督裡
住在名為「基督教堂」的城市,不等於住在基督裡;住在有「上帝花園」美譽之境,不等於住在伊甸園;住在稱為「平安之城」的耶路撒冷,也不見得平安無事。哪裡是美麗家園、平安之境?唯有真實信靠主耶穌,住在 的同在裡!只有在那裡才會擁有地震震不了,恐怖份子炸不垮的真平安。

二、莫忘審判從神的家起首
從寓意的角度來說,Christchurch不正代表著許多教會?這樣的災難豈不提醒我們,在末世,教會將要面臨怎樣的考驗?世人將會面臨怎樣的結局?彼得告訴我們︰「…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彼前4:17)連神的家都要面臨審判,其他遠離神的人怎能逃脫呢?我們怎能不警醒自己,並趕快把福音傳開呢?

三、重建充滿基督榮耀的教會
「大家應該一磚一瓦去重建大教堂…」,當基督城市長宣示將來要重建那座大教堂的時候,那番話頗讓人感動的;然而我們要向主禱告,這城不要只是重建一座美觀或有代表性的建築而已,而是讓那裡的教會都復興起來,充滿聖靈大能,剛強站立,叫一切黑暗的權勢離開這城,使這城名符其實,充滿基督的榮耀。
沒有遭遇這樣的大地震,就不會曉得各類建築的承受力,以及人們面對巨變的應變能力。基督城若受這兩次嚴格考驗還能站起來,他們將會更加強壯,並且擁有光明的未來,當然,前題是要將恢復的基礎,真正立在耶穌基督的磐石上,恢復這城起初對基督的信靠。

四、為苦難中的百姓懇切禱告
在基督城艱難的時刻,相信曾為耶路撒冷哀哭的主耶穌,也必為那裡的災難而流淚。讓我們體會基督的心,不僅與哀哭的人同哭,更為他們懇切禱告,讓基督的平安、安慰、盼望臨到他們。

主能化咒詛為祝福。若這地震能震醒世人轉向不能震動的國(來12:26-28),喚醒教會起來禱告、復興,讓更多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因此改變走向基督。我想,這些百姓的死傷就會成為有價值的犧牲,他們的血也不會白流了。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楊慶球比較基督教與佛教的生命觀

01/03/2011 – 25 亞達月I 5771
  【特約記者慕恩報道】由文化更新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