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启示与人文精神︰水火不容?水乳交融?

 

文◎关启文

不少人认为把启示和人文放在一起是荒谬的,因为启示以神为本,自然是容不下以人为本。我相信两者并非势成水火,然而一些信徒也把人文精神视作大敌,忽略了人文精神不等同世俗人文主义──这是高举人的自主和否定上帝的世界观;但人文精神本身肯定人的尊严,重视人的潜能(理性和创造力),这些却是基督教可以肯定的。

在探索人文精神时要避开两个陷阱︰一是单单高举“启示”,片面理解其内容,忽略基督教的人文精神;二是忘却基督教启示的主体性,对世俗人文主义欠批判性。张毅勤最近在《时代论坛》的〈回应胡志伟牧师,谈“为何基督徒不像样?”〉可反映这两种毛病。

张君对教会的一些批评是应聆听的,例如︰“传福音……功利化,…为了叫人信主搬出……证据,却无视证据的……真确”。面对社会有时“活得不像基督……基督昔日……走入群众,与税吏、妓女……为伍,…对于不公义和伪善……严厉斥责……现今……基督徒却鲜有这种生命特质。”他也投诉“教会”是“封闭体系,…缺乏自我批判。”

张君另些批评却叫我困惑,他谈到这种说法︰“进化论是不成立的,因为我们还未找到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缺环”,说︰“这些论调在……科学家眼中是可笑得不屑回应的,…稍微接触过……遗传学的人也知道这些反驳……完全站不住脚。”令人费解的是遗传学跟缺环有什么关系?相干的应是研究化石的古生物学。我曾多方考虑正反理据,就我所知,若按照正统的渐进式新达尔文主义,曾出现的上千万物种中间所需的过渡物种应以亿计,纵使承认现有数百种过渡物种(都可质疑的),那缺环还是多得很!何况寒武纪大爆炸时很多品种突然出现,到现在谁都不知它们如何从单细胞生物而来。缺环的问题仍是严重,进化论者提出种种自圆其说之法(如软件生物不能形成化石,或间断平衡说),但我看不到提出这问题有什么可笑之处。是否张君对这问题没有深入研究,只是单方面听那些自然主义的进化论者的意见,从不考虑那些严肃批评进化论的学者?

张君又批评那些帮助同性恋者改变性取向的基督教机构,说他们在强加自己的价值,不明白同性恋群体根本不认为自己的性取向有什么问题。这又是建基于政治正确的论述,按他的逻辑,香港的“新造的人”机构应门堪罗雀,但他们的辅导员事实上忙得不亦乐乎。那些求助的人难道都是被人强逼的吗?当然不是,其实同性恋群体并非铁版一块,有些很接受自己的性取向,另一些却有挣扎,甚或坚决不接受──后者的存在却被人抹杀,可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张君的批评再次反映他没有深入研究。这种态度恐怕并不真个符合张君标榜的开放精神吧?

我同意张君的结论,若教会若不提升生命素质,丰富我们的人文精神,恐怕“教会只会更被边缘化,更枉论为主作盐作光。”但在过程中也要重视基督教启示的主体性,并对世俗人文主义的种种“政治正确”有批判性,不然恐怕会堕入怀有“反福音派情意结”的另类封闭系统。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两代同行系列 - 马健明牧师一家

18/08/2010 – 8 以禄月 5770
  遮盖、承传与祝福 马健明牧师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