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救援

 

汶川地震救援
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的中国教会

文/Noumbrella

中国教会主动参与汶川地震的救灾行动,论规模和效率也是前所未有的,职场信徒在其中更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作者居住北京,在中国某著名大学任教职,他是其中一位进入灾区当义工的基督徒。

自从北京申奥成功的那天起,就有很多教会在为2008年的中国祷告,祈求神能借着奥运改变中国,藉奥运使中国人心回转。但是,这些年的经历却让我们看到,更需要被改变的其实不是中国,而是中国教会。面对上帝即将在中国上演的工作,中国教会像约书亚所带领的以色列军队那样准备好了吗?
2008年初,我在读《约书亚记》时心里有个感动,要在教会里培训50名福音战士,成为职场、校园、家庭、社区乃至政府部门当中可以主动出击、用生命和言行来见证福音的人。我痛感基督徒在教会生活以外的见证太过苍白,以至于福音蜕变成为只能用口头宣讲的道理,一旦离开了布道会、福音单张,我们竟不知道应当如何传福音了。保罗却说︰“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这全幅军装,既包括我们所领受的圣经真理,也包括我们言行之间所行出来的义。然而,应该如何改变我们信仰头大身小的状况,又从何着手培训福音战士呢?自己当时还是相当模糊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震醒了我们的心。过去的三个月如同战场,紧急救援、抢运物资、组织志愿者……一批批基督徒志愿者相继进入血肉模糊的地震现场、惊魂未定的安置营和医院,对于中国基督徒来说,这几个月的经历中有着太多的“第一次”︰

汶川地震,让我们第一次站在救灾的最前线,实实在在地成为这场灾难的第一手见证人。

汶川地震,让我们第一次在灾后应急救援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同心合意,从素未谋面到彼此联合,只用几天时间,效率之高让人刮目相看。

汶川地震,让我们第一次公开站出来与政府合作,竭尽全力投入政府主导的救灾事工,中国基督徒第一次把看顾灾难中邻舍的需要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回过头来看,中国基督徒这次被推到救灾第一线,完全不是早有准备的结果。无论是从地震救援的经验、灾难应急机制,还是义工动员体系上来讲,我们都还欠很多的功课。然而,尽管手里只有这可怜的五饼二鱼,神却怜悯 的儿女, 在几个关键点上带领我们突破以往的局限,才让我们得到如今莫大的祝福。下面将这几样神的恩典逐一分享。

1、参与紧急救援,需要争分夺秒和果断的决策。
救灾行动和平日一般的活动不一样,情况和需求每时每刻都在变。再好的行动如果错过时机,一切努力都会白费。要抓住机会,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唯有依靠平时的准备功夫、灾后救援时清晰的自我定位,以及救灾过程中通畅的资讯流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地震发生后,配送救援物资成为最大难题。哪些灾区需要哪些物资,一方面需要前线义工的报告,另一方面更需要有经验的决策者分析来自各方的报告,迅速确定物件安排,并且寻找最合理快捷的物资管道运往当地。要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用平时教会开会解决问题的那套方式根本行不通。需要一个有经验、高效、并且具有高度信任感的小范围团队进行决策。

感谢神!这次 让来自全国各地教会的弟兄姊妹密切合作、互相支援、互相信赖。虽然我们很多人素未谋面,但地震前已经互有所闻,怀着对中国教会参与社会关怀服事的共同异象,大家在这次地震救援行动中通力合作,完全信任,不计代价地彼此支持,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基础。这也使得爱心行动的核心成员在紧急救援阶段可以反应迅速,同心合意,极少因为意见不一而延误战机。

2、统一组织,凝聚分散的力量,成为有力的团队。

到底是要一家教会独立参与救灾,还是彼此配搭组成团队?我个人觉得,无论是从救灾事工的专业性要求,还是教会真正使命的角度来讲,教会都不适宜从头到尾地包揽所有的救灾事工。更合适的方式是由教会提供人员组成机构,直接负责所有救灾事务性工作,而教会则为机构运作提供幕后支援。
具体到救灾过程中,教会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她和机构的关系又应该如何呢?我觉得,机构是一个凝聚异象共识、统一规划、发挥团队合作优势的平台。教会则是以祈祷、传道、敬拜、见证神为使命的超然团体。教会既有参与社会关怀的责任,但又有别于一般的公益慈善机构。因此,顺应救灾事工的客观需求,实行专业分工、各尽其职的搭配方式是最好的。

一方面,由教会提供人选组成专业机构,负责统筹管理救灾事工。教会在事务性的管理上应该顺服于机构的指挥,放手让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达到救灾事工最好的效果。教会不应过多插手机构内部的事务性工作,只需按照机构统一安排提供各种资源即可。

另一方面,机构在负责事务性工作的时候,需要异象的指引、灵性牧养和支持。基督徒机构不应该只是一架不停运转做事情的机器,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落实都需要牧养作为润滑剂,不仅关怀参与其中的每一位义工,也使机构充满圣灵的能力,成就神的计划。

如果机构、教会都能明确自己的角色,那么,机构拥有完全的自主权,能够凝聚起各方资源和力量,而从具体事务中抽出身来的教会也可以全力专注于祈祷、传道和提供资源,帮助机构实现订出的计划。

这次许多参与爱心行动的教会牧者、同工让我非常感动。常常看到他们默默祷告、谦卑顺服、关怀志愿者的身影,有需要的时候就毅然承担责任,而当机构逐渐完善之后就立即退居幕后。有一位温州来的同工说得好︰“我来就是来服侍志愿者的。”许多教会的牧者都抱定“成全圣徒、各尽其职”的想法来到爱心行动,他们愿意看到神得荣耀,自己衰微。

3、清晰的自我定位和目标,避免漫无目的的四处出击,随时多方祷告祈求,保持冷静头脑。

我们是谁?我们是否在帮助最有需要的人?我们是否能持续地帮助他们?这是参与灾难救援行动的每一个人都会问的问题。清晰地定位自己,全力投入自己最合适的角色,是民间救助团体能够参与救灾的关键原因。

在这一点上,我深深地为这次许多第一次参与地震救灾的教会感恩,他们没有因为地震后热血沸腾的场面而盲目参与,而是一直寻求和政府合作,和其他救灾力量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有的基督徒为救灾的士兵做饭,有的看护医院的病人,有的为政府一时无暇顾及的乡村提供支援,有的照顾孩子,有的探访受灾的家庭。比起政府、军队、医疗救援人员,教会的优势不在于财力、设备等方面,而在于源源不绝的人力资源、春风化雨般的细致关怀以及长期稳定、永不止息的爱。只要有心,总可以找到服侍人的地方,只要忍耐等候,总能跟随主触摸到有需要的邻舍。在这次救灾过程中,我们一直坚信一件事情──是神引导我们走进灾区, 一定会给我们开路,让我们能够触摸到受伤的邻舍!参与救灾最重要的不是做一两件轰轰烈烈的事,而是永不放弃,持续地关怀灾区的需要。

我非常认同台湾基督徒在9.21地震后对灾区说出的一句话︰“我们不一定是最早来到这里的,但我们愿意做最后一个走的。”

神看重中国教会,所以 必要造就我们,使我们觉悟到自己在神国计划中的位置。汶川地震发生后,神把中国教会从象牙塔中领出来,忍受过程中许多的历练,直到 的道成为我们活出来的生命。相信中国教会经过这一切,会比以前更加明白福音、宣教的内涵,也会比以前更加懂得如何关怀我们的邻舍。荣耀归于神!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伊斯兰教仍然争取宗教上主导地位

28/09/2008 – 28 以禄月 5768
  【编译Katherine /on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