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另一世界的你


异族同婚是两个世界在互相碰撞
 

童年的马太没想过将来会与中国女子一同走宣教的路
 

小时候的莎拉
 

莎拉

马太身世之谜
八十年代初的美国,黑白人通婚是不寻常的事,偏偏马可与卡慧堕入爱河,还诞下了马太和他四个兄弟姊妹。马太在童年的时候,就随父母往肯尼亚居住了八年。马可是带职宣教士,以护士的身份见证神,马太因而接触过很多垂死的人和爱滋病患者。肯尼亚的生活是落后且贫穷的,有一次卡慧在厨房的炉中发现了一条大蟒蛇,马太得帮手捉蛇!之后他们又举家往南非宣教,几年后返回美国。马太说自己是游牧民族──没有很深的根,没有很多朋友。他向家人宣告︰我会单身终老,将来也会周游列国辩证真道。

当长发遇上短发
莎拉是地道香港人,有一头清爽的短发。她心里明白,生命中有一部分会将她不喜欢及喜欢的人统统吓走,就是她对非洲的心。2003年八月她刚抵美国读神学时,参加了一个关于伊斯兰教的聚会,在座有个头发又长又曲的人,三番四次向讲员发问,这是她第一次留意马太这个人。之后,他们透过马太的同房相识,南非的话题将两个世界的人连系起来(莎拉曾在南非短宣有十六个月之久)。二人本来各自走宣教的路,但意想不到两条路竟然在某时刻汇合起来。

美丽的误会
他们在小小的校园中常常碰面(马太最终承认他是刻意遇见莎拉的)。马太和同房又跟莎拉学广东话。相处久了,莎拉很欣赏马太,觉得他对非洲和伊斯兰教有深度的认识和洞见,对神对人都有敬重的心,而且孝顺父母,又对真理和公义执著。而马太眼中的莎拉是个爱神的人,待人恩慈,温柔而勇敢。二人互生情愫之时,骇然发现自己原来一直被对方的外表欺骗了!

还以为对方跟自己的年纪差不多,谁知莎拉其实比马太大七年。

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令莎拉决定放下发展的念头,跨越文化、语言、年龄等鸿沟毕竟太难。他们仍然是好朋友,一起返团契、谈天说地、学阿拉伯文……但他们的内心却充满疑惑和挣扎。直至2004年三月,马太鼓起最大的勇气,邀请莎拉成为他的女朋友。他们经过祈祷,考虑了一回,五月就展开恋情!

莎拉寄了他们的合照给香港的妈妈,妈妈开怀大笑,说马太的样子很像耶稣。

相爱难,分开更难
恋爱是甜蜜的,但他们吵闹的时候也甚多,有时是语言引起的误会,有时是文化差异而有的意见分歧,更多时是因为人性的自私。有些时候,他们怀疑是否应该分手。

莎拉的一些华人好友并不接纳马太的“鬼佬”性格,不看好这段关系,莎拉觉得很为难。当莎拉走进马太的朋友圈子时,也感到非常沉闷。“内忧外患”之下,莎拉不时感到茫然、孤立,谁愿意并明白他们的处境呢?

宣教系的教授是少数的鼓励者之一,他认为这两个学生很适合宣教,而这段跨文化的关系可以组成一个很有效的宣教单位。他自己就是娶了另一种族的人,妻子大他十年,但他们快乐地共度了三十个寒璁。

继续爱下去
后来,马太应课程要求往以色列学习旧约圣经的背景近一年,回美后便立即与莎拉寻求专业的婚前辅导。马太是莎拉所认识的其中一个最复杂的人,她看了一本枕头般厚的书,才明白这位宣教士儿子的心理。神也借着辅导员(也是非洲长大的宣教士子女)帮助马太去面对成长的心结。辅导员听了他们同行的困难,认为二人彼此深深相爱,于是祝福他们继续爱下去。他的结论好像为这对有情人注射了一支强心针。

婚前辅导与伊斯兰教课程同时结束,莎拉的学生签证也快要期满,要回香港了。他们在美国签了结婚证书,然后2007年春天在香港举行结婚感恩会。

婚后杂感
莎拉认为择偶是在挑选一个将会最深影响你的人,所以要非常谨慎。马太常纠正莎拉言论不合逻辑的谬误,莎拉也会教他中国人的人情世故,马太劝莎拉多留意世界大事,莎拉迫他注意个人卫生。虽然他们有时觉得对方很麻烦,但渐渐地两人都在改变。

马太︰“你今天完成了什么事?”
莎拉︰“没什么事。”
马太︰“你说你要改变世界啊。”
莎拉︰“我是这样说过──我应该怎样做呢?老公。”
马太︰“要有行动!不如由阅读开始,你每星期读一本书。”
莎拉︰“真是好主意。”

就是因为两星期前一个晚上有这段对话,莎拉已经看了两本好书。单身是自由自在的,但莎拉有倾向纵容自己的弱点,所以实在很珍惜马太对她的提醒,感激他帮助她过一个更合乎神心意的生活。

回想从前,莎拉很感恩进入非洲时,仍然是单身的,这样她可以跟当地人同住,较深入地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而自己也被迫学会独立,因为无人可相依。

莎拉相信无论在单身或已婚的景况,我们都可以感恩。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慕拉第︰为中国饿死的单身女宣教士

19/07/2007 – 4 埃波月 5767
年轻时的慕拉第   穿唐装的慕拉第女宣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