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受难曲》

 
 
 
 

黄濠光

以三千万美元制作的电影《受难曲》,原名是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是由米路吉逊执导,被《时代》周刊形容为“描写得最血肉横飞的故事”。

《受难曲》是演绎,不是复述
据说《受难曲》是忠于圣经记载,把耶稣最后12小时的受苦情境描述出来。看完之后,发觉有些情节是圣经没有的,却是可以接受。这些加进去的东西,有些如画家神来之笔,有些可圈可点,本文尝试讨论一下。电影是一件视觉艺术作品,而圣经是一本文字记录,我们不能期待电影是圣经的翻版。因此观赏电影,要明白导演身为作者,他要透过镜头、对白、图像符号、背景音乐来告诉观众甚乐信息,怎样演绎出来。电影的弁遄A是镜头代表观众的眼睛,由导演教大家去看他传达的信息,不只是耶稣血淋淋的苦况,更是领略基督的passion,就是情、激情、热爱,十字架的大爱。

魔鬼出现加了立体感
导演把魔鬼加进故事中,有了灵界的层次,使我们明白人如何“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弗2:2)。导演这样处理,是告诉观众魔鬼如何不动声色地兴风作浪,把人折磨。它趁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极其伤痛时质疑 。邪灵也骚扰否认主的彼得和出卖主的犹大。当彼拉多在群众面前审问耶稣时,魔鬼在祭司长和百姓中间,他们就喊著除掉耶稣,钉 十字架。但当它以为成弗沪C稣,却不知耶稣一死等于把它击败,导演鲜明地用一个高空俯视镜头,配以音响效果,突显出它那不能逆转的挫败。

圣经记载犹大出去吊死了,但在导演艺术加工之下,观众看见他被鬼孩缠扰,之后是蛆虫腐蚀动物尸体,导演借此来说明死亡的灵驱使他自杀,而他的下场是地狱,因那里的虫是不死的。这样交待犹大的下场,很有气氛。

会激起“反犹主义”吗?
有人担心《受难曲》会激起反犹主义,仇视犹太人。电影描写祭司和百姓用不义的手段除掉耶稣,是如实忠于圣经,并没有半点夸张。观众要留意导演所加插的一些回顾片段,是包括彼此相爱的命令。当耶稣在十字架上祷告,求父赦免那些害 的人,镜头里看见有一个人告诉祭司,说耶稣为他们祷告,祭司错愕地不以为然。所以导演的信息不但没有反犹意图,更是突出彼此相爱和饶恕,若这样会引起反犹浪潮,就是魔鬼在颠倒黑白,嫁祸给这出电影。

母亲马利亚过于常人的镇定
圣经记载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在整个受苦过程中,笔划不多,但在电影中却是主线之一。导演一面追岚耶稣受苦过程,一面平行地交待马利亚由始至终的反应,以及藉回忆镜头衬托出母子之情。许多动作,包括她拿布抹去耶稣留在地上的血,都是调了她的母性,但她却出奇地镇静,大概她知道耶稣为拯救世人,受苦是必须的。但整个过程她只滴下几粒盔],相对于周围的妇女为耶稣号啕痛哭,对比是过份夸张,恐有把她神化之嫌,大概因为米路吉逊是天主教徒吧。

大特写镜头的移情作用
在镜头运用方面,导演用了许多大特写近镜镜头,让观众好像照镜看自己一样,来仔细看见耶稣已驸变形的面孔,并且镜头停留片刻,提供足够时间来使观众移情。也像拿着放大镜,看见粗钉贯穿手心和木头,而血顺势沿着钉尖下滴。再加上表达痛苦的呼喊声音,以及详细交待钉十字架的每一个细节,将痛楚凝聚在观众心中。

导演夫子自道
如此血腥的过程看似夸张,却是合乎历史事实,只是圣经没有这样仔细描绘,因为无此必要。米路吉逊是故意渲染暴力吗?其实他以拍摄记录片的手法来说故事,是耶稣的故事,也是他的故事。原来米路吉逊年青时在澳洲工作,有一晚遭到五个流氓行劫,用靴踢和用棍殴,把他打到破相。眼窝砸破了,头和手脚的骨爆裂了,鼻梁断了,牙齿全都脱落,颌骨松开了。由于面目全非,警察以为他已死亡,在送往殓房途中发现有吸气的声音,才把他转送往急症室。长话短说,米路吉逊出院后,由于不似人形,难以找到工作。后来他信主了,获神父鼓励和介绍整容师,以致他能恢复过来。他能够过正常人生活,有今天的成就,都是神的恩典,因此他心存感恩,制作了这出《受难曲》。

受惊的正面效用
基督受苦的血腥暴力在历史上没有停止过。教会受逼迫等于基督在受苦。在君士坦丁时代召开尼西亚会议之时,与会的代表有不少伤残人士,都是罗马政府虐待信徒所致。曾经听过家庭教会肢体的分享,基督徒因信仰被捕,未审前先遭痛打,打到残缺内伤,甚至死亡。《受难曲》的暴力会令观众受惊,但我们更要受惊于基督的passion,不作反击,反医好向 施暴之人的耳朵,饶恕敌对 的人。让这份受惊,促使我们关怀受逼迫的肢体,感同身受,为他们祷告。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第十届圣经朗诵节完满结束

27/03/2004 – 5 尼散月 5764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