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有道]「假冒為善」的食油

 

文@黃少芬

最近在一個餐會上,同桌的賓客熱烈地討論健康之道,共識是現今食物有太多化學成分和糖分,哀歎病從口入;後來論到食油時說,老一輩的人用豬油抄菜,卻長壽,動物脂油不如傳聞所說的那麼壞,反而現今提倡的「某些植物油」才不健康。聽到這裡,我禁不住加入討論,我平日常常留意食肆所用的食油,發現最多用的是大豆油,其次是芥花籽油,都是「假冒為善」的食油。大家點頭同意,當服務員將油膩的菜餚放到桌上,我們就提筷子夾菜放進嘴裡,毫不留情吞噬這假冒為善的傢伙。

我們單憑感官也能粗略評估食物是否太多糖、太多鹽、太多油,或是用了人工色素、人工香精等等,防守不難,但至於食油,怎能一吃就認出什麼貨色呢?既然顧客不易看出質素,謀利的商家怎麼會用高價的優質食油?難怪黑心食油可以瞞天過海,真是防不勝防。除食肆餐飲外,精製食物也是大量使用假冒為善的植物油,因為成本最低。

「植物」應該是天然的,於是人們以為所有「植物油」都是天然健康,一定比動物脂油好。加州河畔大學今年發表一項老鼠實驗報告,指大豆油比起椰子油和果糖(汽水一般使用的糖分),更容易引致癡肥和糖尿病。過去幾十年,營養學者指飽和脂肪引發心血管病,於是植物油受到追棒,而大豆油更迅速成為大熱。但在2014年時,由英國心臟基金會資助、牛津、劍橋和哈佛等研究員進行的研究,卻沒發現證據顯示飽和脂肪有增加心血管病的風險,反而某類的飽和脂肪能降低有關風險。

大豆確實是天然植物,但問題是怎樣提煉出來。食油廠為增加穩定性和延長保存期,而對大豆油進行氫化程序,而部分氫化大豆油含反式脂肪酸,這才是增加心血管病風險的原因。我的廚房只有牛油、橄欖油、椰子油和核桃油,有一個原則值得大家參考,凡是不容易壓出或萃取油份的原材料,很有可能使用化學溶劑才能產生食油。(順道一提,不含咖啡因的咖啡豆確實是天然咖啡豆,但去除咖啡因所使用的溶劑二氯甲烷,被證實有致癌成分。)

適量攝取脂油,對維持身體健康很重要,脂油並非什麼惡魔,不用排除在日常膳食中。末世的時候,神為全球人類安排了豐富的筵席,表明會用肥甘(fat things)好好款待大家(參賽二十五6),你想赴會嗎?在聖經中,脂油代表神的豐富祝福,吃了身體得滋潤,膏在頭髮和皮膚上也得到滋潤,但人若將脂油包裹自己的心(詩十七10),就有禍了。儘管有好的東西,還得要有正確的方法去使用,才能有所得益。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美校園基督徒團契重返校區 逆流中福音更興旺

17/01/2016 – 7 細罷特月 5776
Photo: www.intervarsity.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