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有道】神賜自由 人卻只要麵包

 

文@黃少芬
前幾期的專欄寫過飲食文化的話題,今期帶大家回到神學的探討,但不要被「神學」這個莊嚴的詞語嚇倒。有傳道人朋友曾跟我說,最好的神學家都是小說家,最好的神學就在小說裡,所以讓我先講一個故事。

俄國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名著《卡拉馬助夫兄弟們》裡,有一個從小說人物口中講出來的寓言,話說耶穌來到十六世紀的西班牙賽維爾,被紅衣主教抓進牢房,並在那裡聆聽這個審判異端的宗教大法官的控訴。他認為耶穌沒有聽從魔鬼的提議將石頭變麵包,本是出於好意,但人類卻不領情。他說,如果耶穌做了,人類就會像奴隸乖乖的跟隨 ,只要以後都有麵包吃,然而耶穌沒這樣做,因為想讓人有自由,愛的回應必須基於自由的意志,可是人類軟弱到一個地步,只要麵包就夠了,自由反而被視為精神上的負擔,帶來極大的痛苦。

自由意志和愛是偉大而深奧的課題,我在初信階段也問過主︰「你一早就知道人有了自由意志後會犯罪,為什麼仍要給人自由意志?」接著經文「受造之物豈能對造他的說︰『你為什麼這樣造我呢?』」出現在我腦海裡,從此我就不敢再問了。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寓言寫得很好,大法官滔滔不絕陳述他的觀點,耶穌卻沒有反駁,到最後他走近宗教大法官親吻他的嘴。在愛裡,很多事情都不必解釋了。

俗語說,麵包和愛情不能同時兼得,麵包和信仰之間的掙扎更大。今日大家耳聞弟兄姊妹的分享,與麵包有關的信仰掙扎佔多少呢?相信是很大的比例。當然今天買一片麵包只是兩三元,何來掙扎呢?但我們都明白那「麵包」是指人賴以存活的東西,食物是其一,還有生活上各方面的需要,而心理上認為沒有了就活不下去的,無論是有形或無形的,都可以是「麵包」。

在五餅和七餅神跡後,門徒還是只想著「餅」,可見對生活需要的過度關注可以俘虜人的心。仇敵使人遠離神的計謀之一,是使生活成為生命的重心,請記在心裡,末後的日子會像挪亞的日子,人們如常吃喝嫁娶。然而沒有好好的生活,單有外表的敬虔,也好不了多少。相反,從信仰角度反思生活,好好的生活,建立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就是將生活放在對的位置上,在生活各方面就能與神親密相連。撒迦利亞書十四章20節預言︰「當那日,馬的鈴鐺上必有『歸耶和華為聖』的這句話。……」在神的大日子,最微小的俗物也聖化了。屬靈不是概念,而是真實經驗,轉化生活就是將生活聖化,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中尊榮神,這就是本專欄的寫作目的。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加拿大與以色列擴大合作協議 維持緊密關係

03/08/2015 – 18 埃波月 5775
(網絡圖片)   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