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與教會事奉張力中求平衡

 

「201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反映,信徒由大專到職場首十年,即25至44歲組別,正是教會接班的一代,流失嚴重。究竟青年信徒所面對的生活困難是什麼?有什麼因素能幫助他們繼續留在教會,甚至參與事奉?我們特意走訪了三家教會三對委身年青夫婦,探討當中的奧秘。

教會、家庭、事業的三難

中華基督教會沙田堂哈海山 (哈山)和馮惠茵 (馮小)加入教會快20年,兩人均是少年區區長。哈山和馮小育有兩名小兒子,夫婦每星期牧區、教會社區服事、帶小兒參加兒童崇拜等,平均各花大約8至10小時。

由於時間分配困難,二人都有所犧牲。哈山當老師,而老師要升職必須進修,同期加入的老師已當主任,但他卻選擇兼讀神學多年。馮小是理財顧問,上司認為她有更上一層的實力,但星期六、日卻放棄見客,白白錯失再晉陞的機會,與同期加入公司的同事比較,收入相差一、兩倍。

不過說到種種付出,兩位言談間卻沒半點「犧牲」的味道,只是輕輕帶過,因為在他們眼中,教會、家庭最重要,其次才是事業和進修,甚至可以放棄娛樂、縮短睡眠,來應付教會事奉和照顧家庭。真正讓他們最感為難的,是初為人父母的時候。

帶著孩子來事奉

哈山和馮小是青少區週六崇拜第一對有小朋友的夫婦,當時教會的托兒服務卻在主日崇拜。為了作弟兄姊妹榜樣,他們堅持繼續返教會,帶著嬰孩領小組、負責查經講道、入營、短宣。然而小朋友的出現,打亂了整個生活秩序,對弟兄姊妹的關顧減少,有些年輕組員並不理解,自己也不好受,崇拜聽道亦未能專心,還害怕騷擾別人,十分吃力。直到牧養的年青人也結婚生兒育女,才開始理解他們的難處,學懂欣賞他們的委身事奉。

事實上,哈山的校長和馮小的上司,均明白他們的心志,其他老師和同事,不理解的也會欣賞他們的志向,理解的甚至會讚賞他們能堅持火熱。最多抱怨的是父母和家人,但近年因為他倆的生命見證,家人以至上司改信耶穌。說到這刻,空氣中充滿他們的喜樂心聲。

「我服事的是上帝、是天國,不是教會。」哈山認為,教會如能提供托兒服務,對他們參與事奉確有幫助。不過最重要的,是教牧同工的信任和放權。教會采小組模式,由信徒帶領小組,當他們忙得分身乏術時,最怕教牧同工好心幫手,讓他們給自己藉口偷懶,陷入惡性循環,由傳道人當組長,信徒退下來,變回傳統教會模式。

馮小回想,以前看到有人退下事奉,甚至離開教會,十分傷心,現在明白這很正常,體諒對方內心也不好過,不同人有不同的呼召和事奉。哈山認為,教會事奉只能問心盡力,不能勉強他人。「事奉應該喜樂,大家一起事奉應該開心高興。」

天父帶領的事奉

基督教筲箕灣潮人生命堂李澤沛 (Terence)、徐心言(Ice)大學時信主,2001年受洗。現時Terence為堂議會副主席、敬拜隊隊長、青年牧區區長;Ice是教會執事、敬拜主席和青年牧區副區長,育有兩名女兒。除了小組、崇拜、主日學、教會會議,連週三晚祈禱會、週五晨禱會、敬拜隊聚會和練習,兩人都不缺席,此外還會約見和關顧有需要的弟兄姊妹,平均每星期有18-20小時在教會。

Terence說︰「我也自問,這樣健康嗎?我們是否應退後一步,給機會其他人起來事奉?」只是當兩人細心思考,發現一切都像由恩手拖帶。

Terence和Ice兩人很早便有信徒皆祭師的觀念,願意與傳道人一起建立教會。不過,雖然有傳福音的呼召,卻苦無機會,最初僅在教會負責敬拜崗位。直至兩人結婚,到浸大任教,Terence 擔任心理學學位課程統籌,二人拿出學生名單,私下逐個名字提名代禱。兩年後,有一次處理學生問題,對方忽然主動提出跟他們返教會,從此水到渠成,將年青人一個又一個吸引到小組。

另一方面,兩人婚後一年,Ice母親信主,幫手照顧女兒,願意帶外孫女到教會,方便就近照應,又參加教會讚美操等,給他們很大幫助。由於到教會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無法放下不管,兩人又有牧養的心志,於是便走上牧區事奉的路。

值得事奉

「每次出門時遇到女兒哀怨︰『你們又要返教會呀!』我們都感心酸。假如有天外母不能幫手照顧她們,這絕不是外傭或教會能夠替代的,我們亦不知怎麼辦。只是跟隨主走了這麼多年,我們從不缺乏,唯有走下去,看看主成就奇妙的安排吧?!」

Ice 和 Terence相信,許多教會年青夫婦,都陷於個人家庭與教會大家庭的兩難之中,一方面既想給家人最好的,另一方面又希望能為教會大家庭作出貢獻。他們也時刻陷入這樣的張力,一直學習求取平衡。

正因這樣,當他們忙到連飯也沒時間吃的時候,一個轉身,發現有弟兄姊妹已為他們預備好午餐,便感到分外窩心。有次,母親私下提醒Ice,囡囡長大,要換鞋了。當她準備抽時間帶女兒去買鞋,還未和旁人分享,已有弟兄姊妹細心觀察到,送上小鞋。

弟兄姊妹如此疼愛他們的女兒,他們又怎能不疼愛眾弟兄姊妹呢?每當感到十分吃力,想起這些愛的小故事,也就咬咬牙,繼續拼下去!

承擔責任與回應呼召

龔頌欣(Pance)與楊國偉(Michael)於高中信主,曾參與詩班、團契組長等事奉。大學時,開始疏離教會生活,畢業結婚後更離開教會。這樣過了幾年,發覺生命中不能沒有神,於是再次到不同教會崇拜、觀察,2005年決定留在基督教崇真會救恩堂堅城分堂。

Michael現為醫院醫生,Pance是半職言語治療師,用心培育三名小女兒。Michael是堅城分堂的管委會執事,在家庭小組帶查經,每月花5至6小時開會,更多時間花在Whatsapp關顧,又或與弟兄姊妹栽培、談心。Pance則參與敬拜及琴爐祈禱會服侍,出隊的時候,那星期大約要抽出4至5小時。

由於醫生的工作並非朝九晚五,有時Michael很晚回家,Pance心想明天總算等到家庭日了,但第二天又忽然有事,要返回教會開會,或去關心弟兄姊妹,類似情況,時有發生。在Pance心中,不能為服侍破壞家庭。他們希望每星期僅一晚留在教會,最多兩晚,不過現實往往未盡如意。

聖靈更新激發事奉

那麼,為何仍甘願留在教會,繼續事奉呢?Pance說,年青時擔任團契組長、副組長,只因沒有人承擔,基於責任心起來事奉,事奉並無得著,自己只是位不冷不熱的信徒。直至來到堅城分堂,開始認識聖靈,慢慢生命轉變,被更新,瞭解禱告、敬拜背後的屬靈爭戰,越來越渴慕神。

有天,當她思考人生下半場的問題,開始尋找個人使命,在聖靈引領下一步一步發現恩賜,得著印證,變得渴慕被神使用,期望有機會服侍神。「對今天的我來說,教會事奉有時比工作更重要,實在是從來沒有那麼熱切。未來如神容許,希望能有更多時間投入音樂敬拜。」

那麼,教會如能幫手看管小朋友,會否減輕他們壓力?Pance認為那不太有用,因小朋友未必接受。相反,弟兄姊妹體諒他們要照顧家人,不能時刻留駐教會,參與事奉,甚至在事奉前後自發配合,減省他們的負擔,便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記者即或不然報道)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日本回家】德日立約 共同服侍世界

03/05/2015 – 14 以珥月 5775
    【KRT記者陳淑安神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