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先鋒】黃瑞君細說香港轉化歷史

 

【記者王麗媚報道】天梯使團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黃瑞君牧師,11月15日上午在「轉化先鋒」特會主講「城市轉化」。黃牧師從1950年代起,講述教會對香港的貢獻與祝福,以及當年未有把握的契機,從而察看60年來父神如何塑造香港。

黃牧師將香港分成幾個時期,逐一剖析教會與城市的關係︰

1950至1960年︰大量難民從內地湧到香港,西方教會向香港伸出援手,派宣教士來港進行救濟工作,回應難民的生活基本需要,令當時許多人因麵粉而信教。黃牧師認為,當年的教會不是抽離社會,而是投身社會回應需要,傳揚整全福音︰關顧身心靈需要。她自己當年也是因為教會的幫助,才有受教育機會,她的家庭也得以溫飽。但是當年教會集中為兒童辦學,忽略了每天為口奔馳的成年人。

1960至1970年︰香港由漁港步向輕工業城市,教會走上辦學之路,今日香港有4成學校屬教會學校。黃牧師說,當年教會學生福音工作蓬勃,可是未有把握社會轉型至工業社會的機遇,對工人福音工作反應緩慢。1965至66年,香港出現一波靈恩工作(第二波),但教會對聖靈工作的認識太少。此外,教會開始以基督教立場辦社會服務,但基本上與宣教工作分開,以致今天有社工會認為不該向服務使用者傳福音。

1970至1980年︰在教會成長的青年人開始投入社會工作,令教會更關心社會事務,並重視青年人事工,突破、工業福音團契、互愛團契等也在這個時期誕生。但教會步伐仍然緩慢,未能把握時機進入大豐收。黃牧師勉勵台下與會者,若發現時機已至,但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便要迫切呼求主供應資源。

1980至1990年︰香港教會因面對回歸壓力,所以常常談論教會更新,可是沒有足夠的神學反省與思考,以致只停留在表面的更新,例如教會不面對「宣教多年,成果未如理想」的問題。當年教會學校亦錯誤走向精英主義,將焦點轉移至學生成績,顧此失彼,淡化本來辦學目的──培育敬畏神的人。教會也有類似情況,稍有學識及恩賜的人才都流向經濟富裕的教會,導致很多基層教會變得很荒涼。尤其在85至89年間,香港教會有數以萬計的人移民離港,其中不少是教牧同工及領袖,令教會出現青黃不接的時期。

1990至2000年︰迫切的禱告導致香港出現根本性改變,教會得以扭轉頹勢。黃牧師認為在香港出現的細胞小組教會運動、葡萄園的溫約翰(John Wimber)及韋約翰(John White)推動的聖靈更新運動,以及韓國河用仁宣教士推動的敬拜讚美運動,都促進香港教會的擴展及增長。

2000至2009年︰黃牧師提到在「十八區福音遍傳」的運動開始後,「2009香港教會普查」結果顯示,7成堂會將所屬社區視為首要宣教目標禾場。福音遍傳加上上一階段的聖靈更新、敬拜讚美及細胞小組教會運動,合成一道攪動教會的水流。2009年由學園傳道會及青年使命團在港召開「全民命召」,吸引約4,000人從世界各地匯聚香港,為福音遍傳共商大計,帶來全新的宣教觀念──七座山,可是會後未見展開實際的合一工作和合作。

2010年起︰黃牧師形容香港教會進入了一個新的開始,從多元進到「亞洲天梯」。多元是指香港社會愈來愈多元化,但這考驗人的智慧與包容性,因為在多元文化中容易「溝而不通」,需要迫切求神賜下智慧與啟示的靈。但黃牧師指出,耶穌在世時也是在多元化社會裡,但福音能回應全球每一個人的需要。「亞洲天梯」是引自一名外國牧師對香港城市的領受,如要匯聚列國基督徒一起與神相遇,香港是亞洲最適合的地方,因為香港是一個自由城市,讓各人透過「集體聆聽」聆聽神的聲音,領受城市轉化策略。十八區福音遍傳、回家聚集等等,都是透過集體聆聽而產生的。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台灣「城市甦醒」展開 慕約翰︰轉化過程中有三類教會型態

15/11/2012 – 1 基斯流月 5773
(圖︰全國禱告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