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推動簡樸生活並慷慨扶貧


(圖︰主辦者)
 

【特約記者許麗儀報道】由建道神學院教牧及專業進修學院(SPPCE)及播道會港福堂主辦,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城市睦福團契協辦的「教會動員︰節約簡樸慷慨扶貧」研討會於10月21日舉行。研討會的目的是探討本港教會及基督徒如何回歸簡樸生活和慷慨扶貧,踐行主耶穌在世對弱勢貧苦大眾的全人關愛。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關愛基金福利小組主席周永新教授剖析本港貧窮問題及提出對教會扶貧策略的建議,施達基金會總幹事陳念聰醫生分享基督徒如何透過另類消費模式實踐扶貧的使命,播道會港福堂主任牧師吳宗文從聖經看扶貧的實踐。

周永新︰對教會的回應感到失望

周永新教授坦言,現時對教會就貧窮問題的回應感到失望,在他認識的人當中,一般覺得有教會背景的學校都是有錢人的學校,而基督教醫院往往收費高昂。他說,教會應以誠實為本,以市民的福祉出發作出批判,為弱者發聲,促進公平公義,不要因為政治因素而閉口不言,應在人群中實踐關愛,彼此幫助。

他鼓勵眾人多親身體驗,便更能明白貧困人士的苦況。他道,70年代的香港以工業為主,大部分人於工廠工作,薪酬相近。但近年以服務行業為主,包括金融及清潔行業等,工種廣泛,薪酬亦有很大差異,導致貧富懸殊加劇。根據過去10年的人口普查,香港的堅尼係數(貧富差距指標)已逾0.5(2001年︰0.525, 2006年︰0.533,2011年︰0.537),高於令人憂慮的0.4,顯示收入相當不平均。他建議發展薪酬較平均的行業以舒緩情況。

現時香港有125萬貧窮人,其中有45萬人領取綜緩,另外80萬人雖然自食其力,但難以維持生計,經常入不敷支。老人約占綜緩人口的一半,這是由於在他們青年時,社會還未有完善的退休保障制度,一般人抱著養兒防老的觀念,或是不認為自己會長壽。而在職貧窮人士多數來自新移民及單親家庭,或只有少數成員有工作的家庭,薪金非常微薄。數據顯示,自最低工資法例實行後,低收入人士薪金有所提升,更多人脫離貧窮行列,使貧窮人數下降。

周教授認為聖經中對貧窮問題的解決辦法,平等是最基本的條件,但要達到公義,則需要向弱者傾斜。詩篇八十五篇帶出一個更重要的概念,公義平安必須與慈愛誠實並行,互相配合。無論分析如何詳盡,若欠缺愛心,教會的參與也屬空談。經文另一節「誠實從地而生,公義從天而現」,公義是屬於神的,基督徒所能作的,就是誠實面對問題,說應說的話,作應作的事,讓神的公義彰顯。

陳念聰︰認清真正需要

陳念聰醫生講解消費模式,他說,由過往按需要的家庭式消費逐漸成為現今的分眾式消費,以提升慾望的滿足為主,而非解決真正需要,更有不良商人,為賺錢而剝削工人,或損害生態環境。

他又說,應該認清自己真正的需要,按實際經濟能力消費,為神做好管家。他提供了一些另類消費的建議,如注重環保的綠色消費,反剝削、反壟斷、支持公平貿易的道德消費等。同時,他亦帶出新的消費概念以善用資源,例如可將少買一對鞋的錢捐助一個雲南中學生接受教育,這已足夠他一年上學的費用,減少外出一頓飯足以幫助貧窮小朋友的基本生活費。

吳宗文︰聖經安息年拉近貧富距離

吳宗文牧師解釋,貧窮問題自聖經時代已經存在,舊約設立安息年,地主於該年不耕種,讓沒有地的人可以藉此由別人的地中獲得供應,作奴僕的在安息年得釋放,債項被銷除,藉此拉近貧富距離。

另外,現今教會可從幾方面著手幫助解決貧窮問題。一方面,他建議教會撥出部分奉獻收入作慈惠之用,亦可與基層社區的機構合作,提供社關服務。另一方面,透過教會的「講壇教育」,讓人認識自己整全的生活方向,鼓勵人努力上進,最終可以站起來,不再過依賴別人的生活,正如聖經中彼得在聖殿門口遇見癱瘓的人,就用神積叫他起來行走,幫助他解決長期依賴別人的生活方式。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上山下海宣告神的名 八百人次參與

26/10/2012 – 10 瑪西班月 5773
早上在太平山頂讀經、禱告及唱詩   在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