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研經培靈會 38教會網路直播


 

新加坡浸神院長孫寶玲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賴中申台北報道】由吳勇長老發起的「台北研經培靈會」,今年是中斷又恢復後第19屆舉辦,10月2至4日於南京東路禮拜堂舉行,全台有多達38個教會網路直播,GOOD TV並全程錄影。今年的主題是「尋求主的面」,分別由中華福音神學院胡維華老師主講西番雅書、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孫寶玲院長主講馬太福音,以及華神周功和院長主講三晚培靈會。

「不要太快因為困難和環境,而自上帝的呼召中退後。」胡維華分析先知西番雅所處的時代背景,並指出其先知事奉,在以色列歷史上「很了不起」,因其信息影響了約西亞王的宗教改革;他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在英國國會中成立的「克拉朋聯盟」為例,為了禁止販奴的法案能通過,努力近18年才成功,法案通過當天,威伯福斯跪在國會殿堂角落禱告說︰「主耶穌!歷史在禰手中,我們不過是器皿而已。」胡維華指出,「聖靈今日仍在尋找那可用的器皿。」

曾在成功大學求學的孫寶玲院長,選取3段馬太福音中較為特別的經文,盼引導與會者「看見耶穌的面容」。他也指出不少傳統解經觀念的不足之處,例如馬太福音十六章19節中的「捆綁」與「釋放」,其實是初世紀拉比的常用語,為的是判別與實踐,以確認何者要做、何者不要做,而耶穌的意思,乃是要人好好使用天國的鑰匙,即「忠心地宣講福音」。

最後一晚,周功和院長引希伯來書四章14-16節,鼓勵基督徒即使在無辜的受苦中,仍對神忠心,「因為將來坐在耶穌左右邊的,可能就是這樣的人,而非大牧師、神學院長,或是大成就者。」他最後帶領會眾,為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或是生活中仍有的惡習,一同求主赦罪並悔改。主辦單位表示,台北研經培靈會所有內容,GOOD TV將擇期播出,明年(2013)則訂於10月1至3日舉辦。

孫寶玲︰關鍵在內室 耶穌是恩主

「我們的生命,並非向律法負責,而是向展示律法又施恩的那一位負責。」新加坡浸神院長孫寶玲,在10月2至4日的「台北研經培靈會」中,藉馬太福音多處經文談及福音信仰核心,指出基督徒的「義」不拘於字面儀文,重點是生命,正如律法的總綱是愛神、愛人如己。

「身為神學院長,我常受邀公開帶領禱告,其實試探也是最大的,因為會受其他人的反應影響。」孫寶玲舉馬太福音六章1-18節為例,指出內室中的禱告才是關鍵,不需理會別人,不需在意詞藻,「因為真正的聽眾是上帝。」

「耶穌這位農夫是否太粗心了?怎麼會撒種在路旁、石頭地、荊棘裡?」談到馬太福音十三章的撒種比喻,孫院長提出「大意農夫」的疑問,隨即指出耶穌其實真是「奇異恩主」,因為在基督裡是「江山易改、本性可移」;人常自以為可以判斷,但耶穌讓麥子、稗子一起長,「或者有一天稗子也會變成麥子」,我們只當忠心傳講、忠心牧養、忠心工作,讓神來修剪、讓神來改變。

從馬太福音十四章耶穌履海的神跡中,也讓我們看見「門徒是誰」;「有正確的信念,不見得能活得很好。」孫院長說,人生就是這樣︰在很高興時,仍會有不確定的憂慮、恐慌和緊張,經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即使門徒小信、懷疑、下沉,猶如落在路旁、荊棘叢的種子,耶穌卻不嫌棄我們,仍然救我們,因為 是奇異恩主, 不是大意的農夫。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李忠民︰精進唱詩 以天籟頌榮上帝

08/10/2012 – 22 提斯利月 5773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林稚雯台中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