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勝於治療 憂鬱也能轉成正向力量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劉以琳報道】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6月1日舉辦「兒童憂鬱症的認識及治療」講座,邀請台安醫院兒童心智科黃國洋醫師主講(見圖,劉以琳攝)。

「兒童的憂鬱症從生活中的言行舉止是可以觀察出來,不一定要爆發出來才需就醫,有時預防勝於治療。」黃醫師說,「佛洛伊德人格理論」將人格分為本我(Id)、自我(Ego)及超我(Super-ego)三部分,「本我」像是孩子般要求的事情需立即被滿足,「超我」則需父母親的肯定與重視,「自我」是自我約束的能力。所以常與超我內在的人格拉扯,或控制自己不要太依賴父母的讚賞來塑造自己的價值,而是透過社會、廣泛的知識瞭解自己的才能。人的情緒發展大致是由這三方面交互作用而形成。

黃醫師表示,「克萊茵的兒童精神分析」提到嬰兒在親密感中、眼神中、也會感受到被拒絕,產生憂鬱的情緒。當幼兒做錯事、尷尬、罪疚感的感覺在內心組織起來,隨著成長,情緒、行為也會更明顯。此外,兒童憂鬱的形成,可能是家庭、人際、環境、錯誤的期待,或先天性的疾病等所導致而成的。

研究中也發現,兒童時期的男、女生憂鬱人數相同,但青少時期女生比男生多,並可能延伸為雙重憂鬱、過度焦慮、對立反抗等症狀,也會透過菸、酒、毒品、藥品及自殘來宣 憂鬱帶來的壓力。通常憂鬱的症狀可從幾方面來發現,例如︰體重減輕或發育不良、食慾減少或增加、睡眠品質異常、動作激動或遲鈍、每天感到疲憊和精力不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感到不當的歉疚感、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一再減退,而且無法做決定、不斷湧現死亡的念頭。

「有些狀況即便透過治療,仍存在很負面的思想,甚至走不出來,基督徒的我們要倚靠上帝,因為人的創造者就是上帝。」黃醫師說,兒童因情緒所帶出的行為,家人可以在生活中發現,並且直接成為他們的心理醫師、陪伴者、安慰者。教導兒童、青少年如何在壓力與錯誤中學習,使孩子的負面情緒能轉成正向的力量。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回家2011︰(6月9日下午聚集)江秀琴︰感受神的心

07/06/2011 – 5 西彎月 5771
  【記者王麗媚報道】6月9日下午,江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