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知識型信徒

 

文◎黃少芬

教會普查結果公佈時,胡志偉牧師以四「中」描繪香港教會的面貌︰中產、中年、中女、中興,即使你沒細閱調查報告,也不難在腦海裡想像到「四中教會」是怎樣的模樣,或會出現這個景象︰衣著光鮮的大齡男女(以女性居多)坐在冷氣過於充足的大堂裡,背靠舒適的椅子,正在享受美好的敬拜;之後跟傳道人、執事開會,討論洗手間維修的開支預算,會議結束後參加組長訓練班;晚上想早些上床睡覺,因為明天又要回到職場打拼天下。

他們是誰?在教會事奉而不收薪水的人,社會稱為義工,由於他們具備專業知識,近年社會給他們一個更準確的名稱──知識型義工。可是在教會內,專業知識通常用不上,屬靈恩賜又不比別人強,許多人依然每個主日只是坐在舒適的椅子裡,享受美好的敬拜,彷彿有一個枷鎖套在腳上,走不出外面把天國帶進社會。

想到這個問題,我決定做個小調查,於是打電話給一個在銀行界工作十多年的姊妹。她說因為喜歡小朋友,所以在教會參與兒童部(幼稚級)的事奉,感到很有意義。但她也曾想過運用專業學識和經驗在事奉上,甚至在自己的人際網絡傳福音,但找不到「接口」,不知道有甚麼可行之路,問過組長的意見,但仍苦無出路。除傳福音外,她可想過改變業界的制度、運作模式,以致更合乎真理?她說也想過,但沒有人教導她可以如何行。

以上是一個普遍的情況。職場事奉不是甚麼新意念,很多人沒行動,因為還未看見有橋已搭起,指的是那姊妹口中的「接口」。但又想想,如果香港教會整體也擁抱職場事奉的想法,而且很火熱,許多座橋會自然地搭上,職場信徒比教牧更勇於創新和踏出第一步。

但一些傳統觀念會阻礙職場事奉的發展。有一種二元觀念主張,世俗社會的知識和技能屬世俗的範疇,與神國無關,職場信徒的事奉只限於教會內,因此不鼓勵信徒將天國帶進職場。另外,有一種屬靈觀念認為超自然凌駕自然世界,因而輕視世界體系的專業知識,舉例說,有些人想營商宣教,只是躲在家裡呼求布道恩膏,卻不去學營商之道,認為這才是倚靠神,單有超自然能力便可以,完全漠視世界的法則,實際上是不願付代價學好營商之道。恩膏是恩典,但卻是那些肯付代價的人才配得的。人是有血有肉的存有,不是超自然的存有,我們應當追求屬靈恩賜,但運用時,不能抽離於現實世界。例如,一個政客面對艱巨的社會問題時,當求從上而來的啟示,但他若不是有政治的學養、才能、人際技巧,如何將啟示應用出來解決當前的社會問題。當聖經作者受聖靈的感動寫書卷時,他已具備了一定的寫作技能。我們一直是活在兩個國度裡,既追求屬天的啟示,又運用人間的智慧。

職場事奉的觀念能否落實,也在乎教會的改變。據不正式的統計,每間教會只有兩成人有事奉崗位,大或小也一樣,在永遠缺人的情況下,領袖們更不願推動職場事奉,誰都不想精英往外面跑!可是愈是想留住人,愈難留住人的心。從一個人的成長、氣質、教育背景、職業生涯,大可看出神如何帶領他進入命定,若然神呼召他在職場發光,卻無奈在教會內擔起不合適的崗位,內心的掙扎終有一日熄滅火熱的事奉烈心。因此,教會要恢復盼望神國的信心,相信神今日召聚人在教會,不只是擴展教會,更大的心意是擴展神的國度,才不會憂慮精英都往外面跑。最基本的信心依然是「先求 的國和 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

牧者與會眾的關係也要更新。過往牧者較重的角色是透過宣講、主日學、栽培課程傳授知識,但今日會眾的知識水平甚高,而且是懂得找草吃的羊,他們晚間在神學院進修,買書自修,在網上收聽教學節目,再加上專業知識,不再像以往只向教會尋求知識。反而,牧者與會眾需要更真實的牧養關係,包括屬靈父母親的遮蓋和保護,牧者成全會眾走上他們的命定,而不是跟隨牧者的個人異象。我發現許多沒有安全感的牧者是不會推動會眾走進職場的,而他們本身經驗不到父神的愛,所以一直活在不安全感裡。我們的神是三位一體的真神,傳統新教偏向注視基督,靈恩教會偏向注視聖靈,有關父神的愛的教導近年才恢復過來。在末後的日子,瑪拉基書最後一章最後一節︰「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是復興更新的鑰匙。早前在一個聚會上,聽見一個大學生的心聲,他說起在校園面對反基督教的思潮時,不敢公開自己的基督徒身份,說時眼泛淚光。大學是面對思想衝擊的地方,我們的青少年不缺知識,但要起來成為有爭戰能力的約書亞,他們需要屬靈父母親的遮蓋和保護。

木匠神學家史蒂文斯6月在港台兩地講學,吸引千人赴會。他的名著《解放平信徒》鼓勵了許多人走進世界,在不同行業中完成神國使命。「解放」是對自由的呼喚,我們當認真去想想今日的枷鎖是甚麼?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和諧頻道」活現聖經講座系列一

07/06/2010 – 25 西彎月 5770
  【和諧頻道新聞稿】h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