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講座論及重建人文精神

 

【特約記者慕恩報道】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生態失衡和污染加劇等環境問題,香港教會當如何回應?由施達基金會及中國神學院主辦、時代論壇協辦的「我愛天父世界——從關懷創造到踐行公義」講座,5月29日在中國神學院舉行。

會上,中神院長余達心牧師從神學角度分析生態與信仰的關係;施達泰國夥伴湄公少數民族基金會總監Mr.Scott COATS,從社會發展角度闡述了環境問題如何影響少數民族的生活和發展,及倡議項目如何協助他們保護環境,改善生活。基督徒抗暖聯盟代表古斌先生及宣道會油塘堂黃國維傳道則分享其推動教會關注環境與氣候的經驗。最後,基督教環保關注組成員馮思聰博士透過聖經中有關安息日的教導探索關愛創造的神學架構作為回應。

余達心︰生態環境的危機與人文精神的破落

中神院長余達心牧師分析生態環境的嚴峻現實︰人口不斷增長,工業不斷發展,資源過度開發,造成生態環境的危機,而更深層的危機則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由於人們貪圖享樂,以自我為中心,關心的只是個人慾望的滿足,過度的消費助長了市場資本主義的興起。工業的起飛,大商業集團慢慢興起,並介入政府治理的階層影響世界。100個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有一半是大集團,他們對世界的影響不容忽視。

全球經濟趨向一體化,最高的道德即是滿足功能的需要,每個人都從自己的需要出發,追求高回報,企業只對股東負責而不考慮承擔社會責任,造成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轉變。余牧師建議應將一個概念注入我們的生命,就是我們應有義務、道德、感情及對人的悲憫與同情。

投資大師索羅斯說︰「內在邏輯原則上將經濟以外的價值排除,將是今日市場資本主義的最大危機。」1998年金融風暴後,在有限的資源裡,市場不斷在人的生命中製造需求和慾望,並提供各種選擇,並視為「自由」,但卻忽略了怎樣選擇承擔責任這一真正的自由。

最後余牧師一針見血地指出︰環境生態的危機實際上是人文精神的危機。如何解決,他建議要兩條腿走路,一是要提高道德人文精神,二是要限制國際集團在社會上的影響力,這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有社會和經濟的優先次序。

古斌︰環保是對文化的抗衡

基督徒抗暖聯盟代表古斌認為,教會習慣於讀經禱告和敬拜的信仰生活,而更重要的是將信仰踐行出來。他認為環保議題不是高深學問,也不是高喊口號,而是一種對文化的抗衡,是信仰生活一部分。他提到在去年推動「聖誕抗暖行動」時曾遇到阻力,原因是很多教會不認同環保工作也是福音工作,尤其是在福音派教會,但他仍願帶著一顆還福音債的心繼續推動環保事工。

黃國維︰環保也是福音

宣道會油塘堂傳道黃國維認為,教會不易接受環保等於福音的說法,是因為教會普遍接受傳道牧養,社會服務、宣教布道才是教會的使命。他分享油塘堂在3、4年前開始滲入社會關懷的教育工作,也喜見弟兄姊妹漸漸認識到教會也應關注社會議題,並在今年3月27日響應了「熄燈一小時」燭光崇拜活動。

最後基督徒環保關注組成員馮思聰博士在回應中強調,基督徒愛神,也當愛神創造的世界,並要做好大地的管理者和守護者。面對生態危機,他樂觀地說,主必領我們走過死蔭的幽谷。耶穌來到世界,光就進入了世界,他必為我們開一條出路。

會上幾位嘉賓還回答會眾提出的問題,針對「如何提升人文精神,改革消費文化」這一問題時,余牧師說要過儉樸生活,新一代要從小建立過儉樸生活的觀念。消遣娛樂盡可能選擇親近大自然的方式。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近二萬人出席全球禱告日 八十後為七座山代禱

02/06/2010 – 20 西彎月 5770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