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褻及不雅的定義包含道德元素

 

近期《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及《家庭暴力條例》引起爭論之處,都在於定義—甚麼是淫褻?甚麼是不雅?甚麼是家庭?

家庭由有親屬關係的人組成
本報出版之時,《家庭暴力條例》仍備受熾熱爭議。這條例引起爭議之處不多,因為阻止家庭暴力是社會共識,但政府卻將「家庭」延伸至涵蓋同性同居人士,這點就惹來極大爭議了。家庭是由有親屬(kinship)關係的人組成,這是最基本及最簡單的定義。換句話說,沒有親屬關係的人,雖住在一起,卻不足以構成家庭。同住宿舍的學生或工友、同住分租柏文(apartment)的朋友,都不能視為是家庭。若把同性同居人士納入「家庭」的定義,等於承認同性戀伴侶是家庭,為同性「婚姻」開了綠燈,這不得不防。政府若想擴大保護範圍,可把條例改名為《居所暴力條例》。這樣做就能涵蓋一切家庭以外同住的室友。

淫管條例猶如防洪堤壩
至於《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的爭論,主要在於「淫褻」及「不雅」的定義,以及管制的範圍。該條例在21年前制定時,並沒有互聯網,但如今互聯網十分普及,色情物品透過互聯網登堂入室,青少年人甚易接觸,已非該條例所能管得到。此條例猶如堤壩,防止色情洪水氾濫。色情物品充斥猶如汛情嚴重,而堤壩日久失修,已出現滲漏情況,須以加高和加固。唯性解放人士認為色情無害,以資訊自由為名主張廢除管制,令堤壩有被拆卸之虞。

隨著時代變遷,社會對「淫褻」及「不雅」的接受程度已有改變,但甚麼是可予接受,甚麼是不可接受,兩者如何界定成為了爭論的焦點。因此為這兩個辭彙下清晰定義,殊非易事。

影像好壞決定於道德內容
多年前在地鐵燈箱見過一個廣告,是一個骨瘦如柴的非洲埃塞俄比亞女人坐在荒野的地上,面帶愁容。她沒有衣服穿,旁邊是個非洲孩子,身體消瘦,但肚腹腫脹。看後第一個印象認定這二人是兩母子,因埃塞俄比亞饑荒而陷入絕望的困境。那是一個呼籲救濟非洲饑荒的公益廣告。

第二個印象是個問題︰為甚麼這個沒穿衣服的女人相片可以呈現在地鐵的公共空間中?路人似乎不介意燈箱中出現一個赤裸上身瘦骨嶙峋的黑人女人,也沒有人駐足觀看。假若燈箱中的影像換了是一個身材豐滿的白人妙齡女郎,同樣沒有衣服,背景換了是海灘或臥房,路人的反應大概會很不一樣。兩個女人同樣沒穿衣服,卻可能引來不同的反應,因為一個是黑人,另一個是白人;一個皮膚粗糙,另一個皮膚嫩白;一個面帶愁容,另一個嫣然一笑;一個瀕臨餓死;另一個如沐春風。

因此,影像的好壞是決定於道德內容,若把道德元素除掉,給「淫褻」及「不雅」下定義就沒有甚麼意義。其實,「淫褻」及「不雅」兩個辭彙本身就具有負面的道德含意。據《辭海》所說,男女不以禮交謂之淫;褻是行動放蕩及不莊重的意思;不雅有庸俗之意。若要給「淫褻」及「不雅」下具體的界線,就要在這兩個辭彙的字義基礎上下功夫。電影《舒特拉名單》有一幕講到德軍要替納粹集中營內的猶太女人消毒,要她們脫掉衣服。這些裸體鏡頭,按其道德內容而言,都與淫褻無關。關於納粹集中營的畫面,必定有赤身露體的鏡頭,有的是活人,有的是屍體,可以說是不雅,但不雅不在於裸體,而在於殺戮的死味。所以遇到裸露的圖像,要追問圖像的道德含意。

社會需道德文化教育
社會常將性教育和色情混為一談,前者是生理課,後者是道德文化。雖說性教育是生理課,也涉及道德文化,因性不只是知識,也是行為。性行為在甚麼情況下可為或不可為,都是道德文化的規範。香港需要道德文化教育,社會若摒棄道德準繩,性教育便是空談,「淫褻」及「不雅」的管制便沒有立足點。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基督徒電影人探索科幻電影

09/01/2009 – 13 提別月 5769
  文/時雨 科幻電影在美國歷久不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