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與己相遇自然中

 

何傑

行山漫步,就是放慢步伐,閒遊在此山徑中。漫步默想,需要安靜。

「靜」是默想的基石,「靜」,才能觀、能聽、能嗅,能對物、對己有所發現……基督徒漫步更重要的是──想像你在享受與主同行。

大自然對生命有種特別的召喚能力。投進它的永恆與變幻,一刻間便叫人茫然、頓然開朗。俯仰天地山海的壯闊,靜觀物種的奇趣精緻,使觀看者目不暇給,悠然出神。漫步山溪河畔,坐看海邊日落,便能叫慣於操控、過份安排的都 人心靈閑靜下來,舒展心裡面久被抑壓而疲乏的真我。由此,人才可觸摸自己裡面真正的感受與渴望,整理思緒,重尋意義,調整步伐。他才可以在迫人窘人的生活中不至迷失自己,把持自己的價值與方向。

我們的信念是,宇宙穹蒼都是天父世界,天涯海角都是有情的家,都有天父的臨在。萬物生靈與人類俱是神厚賜的禮物,同唱和歌頌造物主宰。抽離塵囂,投入大自然就是投入父神的懷抱。這種接觸,頓然洗滌 井人多慮的心靈。

人人都愛美,欣賞美,但有人的審美較表面,有人較有深度。較表面的審美只有第一眼的接觸,喜歡與不喜歡,反映個人品味多過對事物本身的瞭解,抱的是一種途人心態,匆忙、自顧不暇、無心細味。有深度的審美要求審美者注目凝視,停頓、放開心懷、用心靈來品味。

睹物思人(神、人、自己)。大自然的林林總總,形狀色彩,足以叫觀賞的人自然而然地浮現出內心不自覺的思緒。在無重量、無壓迫的空間裡,他既可以放下慣以為常的防禦機制,就更多可與流露真情的自我接觸。而若在默想過程中他得著神的啟迪或安慰,那更是恩典中的恩典了。與神、與己相遇自然中,這是上主的匠心設計與我們相遇的平台。我們要好好享用它。

相對於較著重內省的靈修操練來說,大自然默想就是一種相對性的調劑,使人眼目外望而輕省心靈,從對內一己的關注轉向享受四圍的生趣,處處見證造物主的臨在,宣告神的美善和掌權。我們只需如小花綻放,如小鳥翱翔,就能享受天養的樂趣。

種種窘迫的問題雖然沒有因而解決,卻因著忘我倒空而拓闊了承載能力。

放下再提,亦加添了心靈持續的耐力。

抽離再進入,使人思想明悉,更有思考的洞見,並用新角度來看問題。

得著舒展的心靈,回到日常的工作,已經有不同的心理素質。

用小孩子的童真去感觸大自然吧。觸覺除了用手去摸,躺臥在柔軟青草地上、背靠堅實的樹幹、腳浸在清涼的溪水裡,也是很好的觸感。當你用手輕觸花兒,所羅門王極榮華不過如此,自然會從心理讚譽造物主的傑作。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四千基督徒祈求美國從敗壞中回轉

13/05/2007 – 25 以珥月 5767
    【編譯黃約書亞/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