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報仇」變為「保守」


Macau是葡文,Macao才是英文
 

「報仇」變成「保守」
黃濠光

最近在崇拜唱了一首短詩,歌詞來自以賽亞書61:1-2,當唱到「神報仇的日子」時,粵音「報仇」便唱成「保守」。這令我想起,我們經常把「主,我愛?」,唱成「主,我哀 」。廣東話有九個聲調,替歌曲配字填詞,真是很不容易。填得不好卻硬要唱出來,不只令人聽得很不舒服,甚至會令人誤解原來的意思。「報仇」與「保守」的發音與意思,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教會唱的詩歌,從傳統聖詩到現代短詩,大多數是翻譯過來的。在傳統聖詩中,很多用國語或粵語唱起來,都十分順口,可見譯者的國、粵語基礎有很高的水平。反而在現代短詩中,意思譯得準確而又可用粵音唱得悅耳的,實在不多。有的勉強可以過去,但有的真是慘不忍「聽」。看來譯者的語文水準實在良莠不齊,有待改進。

講到「良莠不齊」,就談談粵音問題。筆者過去常把「莠」讀成「秀」,後來得到指正,應該是「友」音。香港電台一向很小心粵語發音,港人過去一般把「轉捩點」的「捩」讀作「淚」,自從港台更正為「列」音後,大家都習慣讀正音了。小時候,筆者有一些粵語發音都跟隨社會大眾習非成是的讀法,母親發現後都給我矯正,如「莖」應讀作「亨」,而非「勁」;「嶼」應讀作「聚」,而非「魚」。香港的教育電視都會教學生正確的粵語發音,但仍有許多人對某些字發音不正。在教會圈子裡,常有人把「國度」念作「角度」,其實「國」與「角」發音是有分別的。請試一試「各國」是怎麼念的!

剛參加完一個聚會,傳譯者把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堡主教屈梭多模(Chrysostom)的「梭」(音梳)讀作「峻」。也有人把剛愎的「愎」(音碧)念作「復」;把「為主發光」念成「為主發江」,其實「光」與「江」發音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還有「左」與「佐」、「畏」與「偎」、「委」與「倭」、「倪」與「魏」、「溥」與「傅」等。還要注意︰仔細的「仔」應念作「子」;忠告的「告」應念作「菊」;「解」用作姓氏時,應念作「械」。筆者的名字叫濠光,請勿讀作「濠江」。

濠江是澳門的別稱,澳門的英文名稱勿以為是Macau,那是葡萄牙文,英文應該是Macao。葡萄牙文是澳門的官方語言,所以到處都用Macau,但坐船去澳門,在出入境表格下底,有一行英文句子,句子裡的澳門是Macao。有些基督徒常把evangelical及evangelistic混淆了,前者解作「福音派」,後者是「布道」,所以evangelical meeting是福音派聚會,而evangelistic meeting就是布道會。

香港是兩文三語社會,書寫的叫「文」,口講的叫「語」,許多人自小學中文,但懂中文的未必諳國語,變成中國人不懂講中國話。香港推行母語教學,所謂母語是指廣東話,而非普通話,結果東不成、西不就,不但英語和國語水準不夠,連廣東話也發音不準。鬧市的廣告太多廣東話,連網上一些新聞也有用廣東話寫成,真是慘不忍睹。在澳門華福會議展覽區中,筆者派發《國度復興報》給一位女士,當她知道是香港報紙,便拒絕接受,說看不懂香港的中文。經筆者解釋《國度復興報》香港版是沒有廣東話的,她才接受。深願我們廣東話講得準確,中文也寫得流暢,好好掌握兩文三語,就是各自表達得流利,而不是三種語文挾雜一起,不倫不類。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年邁葛培理親近神多於關心政治

09/09/2006 – 16 以祿月 5766
  【編譯Rocky Chiu/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