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聲】營商宣教不只有咖啡室

 

文◎黃少芬

基督徒透過營商見證基督,或是改變社會,這條路線雖然不如植堂宣教般,得到主流教會的廣泛支持,但只要手法合乎真理,也不會遭反對。然而,將營商宣教如此偉大的使命實踐出來時,方知殊不簡單,宣教向來不易,營商又何曾是簡單之事呢?兩者結合一齊做,碰上的難題自然更多。何況我們有二千年的分離思維,宣教只在宗教世界,營商則只在世俗世界,互不干涉。今年5月底,欣然看見「香港營商宣教高峰會」首次在本港舉行,盼望華人宣教工作從此跨出一大步。

幾年前,我旅遊雲南時,曾到訪一間由西方宣教士開辦的咖啡室,早午都去光顧,任何時候只是小貓三蘋,生意冷清,客源主要是西方遊客。負責人說,他們僱用本地人打工,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即是關懷)向職員見證基督,這就是咖啡室的宣教模式。但為何開咖啡室,而不是招徠更多客人的菜館呢?這大概跟我們華人去外國開中菜館的道理差不多,我們最會做中菜,而自己也愛吃中菜,除非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否則不熟不做。

我又曾到訪廣西一間咖啡室(哈哈,又是咖啡室),一間華人差會在背後支持,由宣教同工打理業務。負責人為收支平衡疲於奔命,交談中隱約感受到他們最大的困擾,可不是宣教問題,而是財務困難,很多時候都在想法子改善收入狀況,起碼不要長期虧損,否則難以向差會交待,資金都是來自弟兄姊妹的奉獻啊,可想而知壓力多大!

另外有一次去新疆,其間參觀一間由東南亞宣教士開辦的咖啡室,客人也是不多,本地人仍未有喝咖啡、吃意大利粉的飲食習慣。城市人不是一下子就會改變口味,鄉間人民的飲食習慣更為保守。很明顯,若不是有豐厚資金在背後支持,恐怕不能長期維持下去。

如果當地沒有傳福音的自由,宣教士可能會選擇營商,而在云云生意類別中,咖啡室好像是他們的偏愛之一。原因不難推想,餐飲是人人的需要,而食肆是與人相遇的理想平台。然而,宣教是花,營商是花瓶,花瓶若破了,花也不會好過,營商宣教不能只考慮宣教目的。

我認識一個在國內穆斯林地區宣教的弟兄,以前開過火鍋店,但生意不好,最終結業,之後做其他生意,繼續留在當地。早前他回港,跟我說︰「做宣教,最好不要做飲食業。」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困身」,這個行業讓你忙過不停,再沒有時間和精力接觸未得之民,更遑論宣教。我相信分心是營商宣教士的致命傷,在掙扎求存中失去了原本的目標。

如果沒有企業家的熱情,對本地人的口味和飲食習慣也不去考察,就不要做飲食行業。但世上真的有很多既有心志於宣教又有營商才幹的人嗎?或許有,但我看到的反而是「奇妙的組合」,神總是喜悅 的兒女們互相配搭、共享恩賜和資源。今期訪問道格.塞貝克(Doug Seebeck),他創辦的「環球夥伴」(Partners Worldwide)提倡外來者提供協助和資源,由本地人經營,看來是最佳營商宣教模式。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敘利亞如同地獄 150萬難民逃亡約旦 約旦牧師看見福音契機

03/06/2014 – 5 西彎月 5774
  彌賽亞猶太信徒領袖科恩(Moti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