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民間高峰會前熱身 反思社企實踐

 
 
 
 

由豐盛社企學會主辦的社企民間高峰會之宗教團體論壇將於11月舉行,實踐反思會率先於10月27日舉行,邀得教會牧者、志願機構人員、政府官員、聖經學家、經濟學家及社會學家等,以信仰為基礎,從多角度探討如何透過社會企業關懷弱勢社群。

社會福利署署長聶德權相信,若政府能夠結合社區不同資源,尤其是教會的經濟及人力資源建立社會資本,便能針對社區需要作出合適的回應。他盼望不同專業的信徒從信仰角度看政府政策和措施,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另一位嘉賓,愛澤基金總幹事陳國芳曾於上市公司擔任財務總監,負責處理收購合併業務。他發現很多公司為了滿足投資者而放棄長遠發展計劃,促使他反思自己的前途,後來放下商界工作,加入愛澤基金,支援海外宣教。愛澤基金透過長遠計劃改變人的生活,包括向人分享營商經驗、管理知識等,務求社關與經濟效益並存。他強調福音是整全的,靈性與關懷實際需要並行。

港大專業進修學院中國商學院客席副教授黃元山,從市場經濟及資本主義解構信仰及經濟的融合與張力。他認為,資本主義並非十惡不赦,市場經濟在營商宣教中不可或缺。他承認機制本身亦有不足之處,但人的問題亦不可忽視。他提倡基督徒應由自己開始改變,將之成為一種運動來改革整個商業社會,使每一個商業機構承擔社會責任。

關懷貧窮學校義務校長葉漢浩反思社會企業所持守的聖經價值。他引羅馬書十二章2節「不要傚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使徒保羅於羅馬書一至十一章為神學作出詮釋,提出放開律法的捆綁,十二章開始教導信徒如何展開基督徒生活的準則。同樣,基督徒應該超越這世界的框架,除了講求盈利跟效率外,還要追求另一些重要卻被世界所忽略的價值。羅馬書中「當作活祭」就是指活出基督的價值觀,當興辦社會企業時,應常常反省自己是否正在持守基督的價值。

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總監鄒崇銘說,香港的一群優勢群體因近年經濟波動及政治不穩而對前景失去信心,故此極力把自己留在舒適範圍之內。正因如此,近年興起一種「狹縫式」的變革,放棄短時間內大規模的改革,改為由細微處開始作試點,倘若可行方慢慢擴大。

宗教團體論壇「創新社關-使命商道」,11月24日於播道會恩福堂舉行,會上教會領袖、宗教志願組織和商界信徒將分享如何帶著信仰使命推行社會企業、社會革新活動和使命商道,講者有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余達心牧師及建道神學院神學系主任郭鴻標牧師。(詳情︰ http://www.social-enterprise.org.hk

(特約記者許麗儀報道,圖片由主辦者提供)

———————————

教會辦社企經驗分享

元朗聖公會聖約瑟堂湯漢森牧師分享教會在錦田興辦社企的經驗。湯牧師於2008年家訪時發現該區婦女日間多賦閒在家,於是在政府資助下,成立了一間為婦女提供工作機會的餐廳。餐廳不但有助社區認識教會,更讓教會對社區瞭解加深。雖然餐廳最後因業主收樓而結業,但新店主卻聘請了原來的員工,間接延續社企的使命。湯牧師認為教會應敏銳留意社會問題,並設法參與策劃,幫助有需要的人。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四百人赤腳步行中環在奢華中體驗貧窮

11/11/2012 – 26 瑪西班月 5773
(圖︰施達基金會)   (施達基金會來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