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虔與宣教 三主題回應當代需要


池金代牧師
 

盧龍光牧師
 

張振忠牧師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傅筱 、尹箴台北報道】衛理公會會祖衛斯理約翰牧師帶動了18世紀英國的宗教復興,推動靈性復興運動及社會改革運動,影響甚鉅。其「全世界為我的牧區」的教會觀歷經數百年而不墜。本屆華人宣教大會分從「衛斯理的傳統」、「中國文化傳統」及「現代處境」,看「敬虔與宣教」在今日華人宣教工場中的突破。三個主題分別邀請三位講員主講︰

從衛斯理約翰傳統看敬虔與宣教
講員︰池金代牧師

敬虔需要重生和成長的恩典途徑,當人重生後,在聖靈帶領下,生命才得以改變。然而「敬虔功夫未做好,怎能談宣教?」因宣教是從敬虔中產生的行動。他從五方面分述︰

一、看重禱告與熱忱傳道︰禱告能帶來熱忱傳道的能力,基督徒所當作的事就是禱告!
二、慇勤讀經與呈現基督︰透過讀經與神連結、改變生命,並將之呈現在世人面前,行出聖經所言,是基督徒最佳講道方式。
三、操練進食與慷慨捐獻︰禁食的目的,在於使被壓制者得自由、貧窮者得憐恤(賽五十八6-9),因此操練禁食外,在金錢使用上也要盡可能賺錢、省錢與給錢。
四、謹守聖餐與實踐信仰︰聖餐幫助基督徒在神面前真誠悔罪、與人和好、立志更新、遵守誡命。
五、信徒團契與彼此監督︰衛斯理約翰強調信徒團契的重要,透過團契彼此認罪、互相代求,屬靈生命成長。

最後池牧師提到︰「合一就是一種宣教、沒有合一免談宣教!」基督徒應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在眾人面前活出基督的愛。

從中國文化傳統看敬虔與宣教
講員︰盧龍光牧師

盧牧師表示,「內聖外王」為整個中國文化的核心,卻和「敬虔與宣教」有著密切的關係。當中有相似處,也有差異性。他引用《大學》八條目將之分為,內聖︰誠意、正心、修身;外王︰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思想中,內聖的要求旨在實現外王的理想。

但個人的道德是否就等同公眾道德?他舉出許多位居高官,卻未有好品德之人說,「道德之人未必能創造道德的生活,內外有關連,卻非必然。」他說,華人要瞭解欣賞中國文化,但也要看見其中的缺乏,就是沒有上帝。內聖外王皆以自我為中心;敬虔與宣教卻是以上帝為核心。內聖是自我內心的道德覺醒;敬虔是蒙上帝呼召的經歷;外王是以自我實現建立事工,宣教卻是蒙上帝差遣的實踐。盧牧師說,個人內在道德修養固然重要,然而「敬虔與宣教」關鍵是與永生上帝連結。

從現代處境看敬虔與宣教
講員︰張振忠牧師

張振忠牧師表示,現代處境最常見的就是在全球化中,洪水般的資訊使人往往忽略與人的真實接觸和交流,其中以夫妻與親子間的疏離尤其嚴重。高科技資訊時代的大量資訊與大眾消費文化互動的結果,產生知識膚淺化的現象,而網路普及也造成人際關係的改變。

此外信仰也呈現兩極化,例如在美國,許多人更虔誠地投入宗教,但也有許多人選擇棄絕信仰,教會須具備勇氣和信心來守護信仰和真理。現代還面臨傳統價值崩解的時代,基督徒面對嚴重的試探引誘;對未來不確定,造成不負責任、不知羞恥的惡行;人口老化的問題則困擾社區,使教會和國家皆憂心忡忡。

針對基督徒信仰的反思,張牧師說,保持敬虔生活的關鍵在於「在基督裡得著能力」。首先,在基督裡得著能力活出敬虔生命,其次,在耶穌基督裡得著應許,第三,憑藉耶穌基督脫離世界的敗壞,第四是在耶穌基督裡活出上帝的性情,唯有「在基督裡」才能產生彼得所提的信心、德行、知識、節制、忍耐、敬虔、愛弟兄的心以及愛眾人的心,這些美德就像階梯一樣,步步高陞,呈現出對外見證以及宣教的力量。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湯清基督教文藝獎接受報名參選

27/06/2012 – 7 搭模斯月 5772
  由信義宗神學院舉辦之第三十四屆湯清基 […]